1、对比,在不同的文章体裁中,有不同的称谓,也有不同的作用,答题格式也不相同。
2、例子1: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篇》
3、“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受。
4、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等。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在文章的构思阶段,你就可以考虑起来了。
5、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6、例子4: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7、人物形象的塑造,要以相反的色彩衬托人物形象,在对比中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8、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而且事物往往是在对比中表现得更加鲜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曾经指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9、反物对比。
10、“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作用是突出强调事物的某种特征。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使用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11、设计人物时,想一想,可否塑造在性格等方面有反差、可进行对比的不同人物形象?
12、比如在《红楼梦》中,作者将林黛玉辞世的事件同薛宝钗成婚的事件对比起来叙述,以乐衬哀,更显出作者对林黛玉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憎恨。
13、叙述事件时,想一想,可否编排能用来进行对比的不同的情节、细节?
14、黑的形象放在白的背景上,形象的轮廓就会突现出来,就会给人留下极为鲜明的印象。
15、反面对比;
16、在议论文中,它被称为对比论证的方法,其作用是,有力地证明xx观点,进而证明中心论点。
17、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18、例子3:失败乃成功之母。
19、反衬表现法的运用,主次是极为分明的。应该把相反的艺术形象合写在一起,以次要的形象、陪衬的形象衬托主要的人物形象,让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光彩照人。
20、在写作中,对比是一种运用得最广泛的手法。
21、例子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诸葛亮。
22、对比的作用答题模式作用是形成强烈的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强烈的感受。答题的模式:强调了…突出了…
23、描写环境时,想一想,可否设计不同的有对比性的场面?
24、在记叙性文章中,就全篇而言,它被称为对比衬托,是一种表现手法,就一句话而言,它是修辞手法,二者的作用是突出人物(事物)的某种性格品质(某种特点);
25、通过对比的描写来塑造典型,是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6、当一件事物与其他事物有了差别时,就容易引起注意。所谓对比,就是一种差别,不过不是一般的差别,而是对立。
27、从构成的方式看,对比有两种情形。
28、运用环境的反差作对比描写,也能给人们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29、不但在构思阶段,就是在着手写作的整个过程中,你也要能经常注意到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对比,能给读者带来格外深刻的印象。参考资料: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XX/XXYW/ZW/YBGXZJQ/s001c074ZW_0039.htm
30、在说明文中,它被称为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不说明对象与xx对比,强调突出说明对象xxx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1、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32、光明与黑暗,美与丑,喜悦与悲痛的对比,之所以会引起人们深切的注意,就是因为它们的差异达到了截然对立的地步。
33、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将事物放在背景之上来观察、来认识,黑的形象放在灰的背景上,形象会显得轮廓模糊,难以留下清晰的印象。
34、对比还有反差的意思,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