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方案
1、第十七条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营造全社会崇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良好氛围。
2、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采取分类保护、分区管控的措施,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3、文明施工的措施有
4、说文明话以“诚”为尺,做文明事以“法”为度!
5、二是扎实做好文明城市。
6、“两烧”问题治理行动。加大露天烧烤整治力度,重点整治规范沿街固定门店露天烧烤行为和流动烧烤摊点,有效治理公共场所露天烧烤行为。加强祭祀日烧纸行为治理,查处制造、运输、销售纸钱以及纸扎实物等祭祀用品行为。建立祭祀日期间城市“禁烧”包保责任制,引导市民文明环保祭祀。
7、需要资料包括:
8、社会秩序良好。坚持依法治市,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公共场所和社会生活管理有序,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9、加强森林、草原和农业有害生物检疫管理,摸清野生动植物资源底数,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状况调查、监测和评估,加强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建立健全外来入侵物种、重要有害物种调查监测预警响应机制,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强化野生动植物疫源疫情监控。开展重大工程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监测。
10、:增设公厕,方便市民,減少污染,从而改善环境。
11、深入贯彻落实《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大力宣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持续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和改善环境卫生义务,形成绿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12、交通秩序治理行动。治理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等交通乱象。查处摩托车、电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违规载人、不佩戴头盔等行为。整治机动车不遵守交通信号、不礼让斑马线、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问题。治理机动车乱停乱放、侵占盲道和圈占公共停车位等行为。整治快递、外卖车辆闯红灯、走机动车道、逆向行驶和超速行驶等问题。
13、环境整洁优美。城市布局合理,市容市貌整洁美观,城市绿化水平较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无重大污染事故发生。
14、文明单位建设要坚持勤俭节约、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让群众受益,不搞形式主义。
15、第十九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推动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发展绿色金融业务。
16、按照中央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明确省以下提供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方式,落实州、市、县、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领域支出责任。
17、第八条加强对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的综合防治,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强化工业企业排放管控,推进钢铁、化工、焦化、有色金属、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升级和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
18、加强湿地保护,提高湿地保护率。开展退化湿地修复,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加强湿地资源监测、监管和考核评估。加强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19、第六条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创建活动,实行两个文明建设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使之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20、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算体系,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和考核奖惩机制,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地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21、五是精心组织道德模评选表彰、学习宣传。
22、开展灌溉试验研究,定期修订主要作物节水灌溉定额标准,实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加强农业用水效率监管,建设高效节水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实用节水技术研发与推广。
23、(一)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执行的基本路线,贯彻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4、携手奉献爱心,共铸南昌文明!
25、第十三条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深入推进地级市及州府所在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重点区域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夯实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基础,建立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投放站(点)和与前端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设施。
26、第十一条加强节能、节水管理,鼓励开展节能节水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7、第二十一条加强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28、强化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和损害赔偿司法保障,加大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查处侦办力度。全面履行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责,做好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配合衔接。
29、科教文卫发达。科教兴市政策完善,措施落实,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30、第六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合力。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方案
31、七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32、第十八条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33、以环境公共服务、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工业园区集中治污、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领域为重点,以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健全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
34、第九条文明单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35、(三)有计划地开展经常性的创建活动,领导得力,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富有实效。
36、第二十四条本实施细则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37、六是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工作。
38、加强节水型企业标准、取水定额标准的实施,鼓励企业、单位、小区开展节水对标、水效领跑活动,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增强企业、单位、小区节水能力。推进节水服务企业提供用水审计、节水改造等技术服务。推广节水先进经验,带动用水效率整体提升。
39、(6)要有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严禁损坏污染成品,堵塞管道。
40、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近年来,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社会转型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个别农民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淡化,与家人感情淡漠,家庭观念淡化,不养父母、不管子女、不守婚则、不睦邻里的现象时有发生,家庭的稳定性不断被削弱。为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深入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思想领域进行观念更新,帮助农民理解、掌握的方针、政策,激发起他们振兴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宣传和引导,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充分宣传农村道德榜样与典型,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规则意识、主人翁意识,让广大农民知道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让思想道德建设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
41、第五条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在委和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工作由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按照齐抓共管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必须互相支持,密切配合。
42、推广清洁养殖工艺和实用技术,推进畜禽粪污、秸秆资源化利用。推广地膜减量增效技术,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推进水产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
43、三是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软实力,有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重要作用,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要。2017年2月,中央办公厅、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的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此,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采取活态保护的方式,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等的合理适度利用,运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支持农村地区传承发展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工艺等。
44、一、领导的汇报材料二、文明工作宣传片三、基础资料(自然概况、规划计划、制度措施、工会文件、廉政建设、工作、安全工作、服务公约、文明创建、民主管理等越全越好)。四、文明单位宣传册
45、第十二条建立共同监管责任机制,严格落实矿业权联勘联审和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制度,加强矿业权审批事前规划控制、事中联合审查、事后有效监管。建立健全矿业权退出补偿机制,依法有序做好自然保护地矿业权退出工作。监督矿业权人依法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义务,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推进全省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加强矿产资源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实施绿色勘查,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46、(3)现场施工临时水电要有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长明灯。
47、文明单位的升级由下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报经同级委和审批同意后,向上一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由上一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组织考核、验收,合格者,报请同级委和审批、命名。
48、第十四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发展。
49、科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优良生态产品和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0、(七)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经常组织丰富多采的文娱体育活动。
51、一是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52、加快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全面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预警机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严格规划管控,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53、(六)重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极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群众科学文化素质逐步提高。
54、近两年创建活动总结;
55、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
56、乡村文明建设包括农村思想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乡村文明建设是相对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来讲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发展而发展的。
57、第十五条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科学制定补偿标准,逐步实行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
58、第五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59、建立森林督查、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年度更新3项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覆盖全省、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常态化森林资源管理机制。
60、“小广告”治理行动。落实《丹东市治理城区小张贴、小广告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治理居民小区楼道内和小区外立面“小广告”乱贴问题。集中整治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景区景点等场所和沿街公共设施上的“小广告”乱贴问题。治理临街单位和沿街商铺门面橱窗广告、围墙喷涂“小广告”问题。科学设置小区便民宣传栏,规范便民“小广告”有序张贴。持续加大“小广告”乱贴惩治力度,建立市区上下联动、部门横向互动的常态长效治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依法打击惩治,防止出现反弹。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方案
61、(五)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扎实有效,群众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行业风气端正。
62、第二条本细则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目标,以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
63、第十条依托云南省丰富的水能、太阳能、风能资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天然气推广使用。推进大江干流水电项目前期研究与开发建设工作。开工建设一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抓紧推动“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建设。
64、(2)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有排水措施,基础、地下管道施工完后要及时回填平整,清除积土。
65、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是一种具体明显价值导向的文化形态,包含着一定的伦理规范和价值诉求。公共文化服务除了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外,还存在农民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文化活动供需不匹配,活动文化层次较低等问题。为此,必须明确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是农民群众;建设目标是满足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共享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具体路径是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和资金保障,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按照有标准、有、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村民学堂、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阵地建设为重点,加强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并且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开展积极健康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活动,推进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送书下基层等流动服务,激活农村文化市场活力;加强基层文化资源整合,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实现县级书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资源共享;加快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形成以农民群众为核心、广泛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66、:市容管理,禁止小商小贩在马路上随意摆摊设点,规范行为,文明执法。
67、第九条深入推进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强化重点单位监管,督导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依法履行土壤污染防治义务。全面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管控工作。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依法动态更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68、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实现生产发展,要实现生活富裕,要实现生态良好,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69、和谐、平安小区或社区创建情况。大概是这些,因为各个企事业单位、各个行业、各个地区情况不一,你应该根据所在省市文明办创建活动的文件要求进行准备。
70、(11)施工现场严禁居住家属,严禁居民、家属、小孩在施工现场穿行、玩耍。
71、(4)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办公、生活用房、仓库、料场、临时上下水管道以及照明、动力线路,要严格按施工组织确定的施工平面布置、搭设或埋设整齐。
72、道路重复开挖治理行动。认真贯彻《城市道路管理条例》,控制新建、改建或维修道路的开挖审批,加大对违规掘路行为处罚力度和社会监督力度。协调各类管线单位统一规划施工,限期高质量恢复。制定完善城区市政建设规划,及时公开公布,便于管线单位制定针对性、长效性建划,提前预留接口。
73、以六大水系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修复为重点,坚持“退、减、调、治、管”综合治理,科学划定保护边界,严格约束开发建设活动,切实减少生产生活对江河湖泊生态环境的干扰破坏。
74、第四条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提高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
75、班子建设(团结、民主、科学等几个方面)
76、开展高等院校生态学等有关学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培养和引进生态领域高层次人才,在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等人才项目中予以重点支持,培养一批生态文明建设领军人才。在生态领域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
77、(1)施工现场要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负责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78、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简单说就是成立领导小组文件、领导小组会议纪录、创建办法、措施及相关考核细则)
79、(10)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表扬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
80、(九)重视环境的综合治理,卫生面貌良好,积极发展公益事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81、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内容编入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融入日常教学。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环保科普教育实践学习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82、实行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猎捕(采集)、出售、购买、运输和人工繁育等环节全过程监管。依法查处非法交易、、利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行为。
83、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改造和技术研发,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加强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推广,征集发布应用案例、推广目录。
84、共享车辆治理行动。重点治理公共场所和主次干道共享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督促投放企业承担规范引导用户使用行为的主体责任,加大对违规用户惩戒力度。学习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共享车辆电子围栏规划设置,统一划设集中停放区,完善自行车道规划建设。
85、建立健全流域生态环境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公开重要水功能区达标状况、跨界断面水质状况、重要饮用水水源水质、重要湖库营养状况与水质等信息。强化河湖长制,加强环境联合监测和区域环境风险防控,完善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严格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
86、四是扎实做好文明单创建。
87、第十条创建文明单位要突出行业特点,加强文明职工、文明户、文明班组、文明科室等基础建设。
88、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推进草原生态补偿,探索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健全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耕地保护补偿,推动重点流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及其他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89、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完善自然资源分类标准和调查监测规范,加强各类遥感数据获取与应用,开展自然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程度及潜力分析,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支撑。
90、第十一条大型企事业文明单位,除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标准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所属单位80%以上必须达到文明单往的标准,其它所属单位一般也是比较好的。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方案
91、其中,安全方面包括防火、防毒、防爆、防雷等措施;文明方面包括施工噪声控制、尘土治理、围挡美化、保洁等措施;环境保护方面包括节能减排、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措施。
92、(12)施工现场应建立不扰民措施,针对施工特点设置防尘和防噪声设施,夜间施工必须有当地主管部门的批准。
93、(八)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无计划外生育,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秩序良好。
94、第十二条文明单位要积极参与当地文明建设活动,并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95、创建全国文明城市8句话是:
96、一方面,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思想观念的解放,开拓了视野,渴求建设新生活。
97、鼓励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才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大气污染成因与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化学品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和防控、生态修复技术攻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噪声污染防治、核辐射安全等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98、第一章总则
99、第四条凡本省境内的政机关、人民团体、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均属创建文明单位的范围。
100、:环境卫生,市民要树立不乱扔,乱放垃圾,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101、第七条加强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系统保护修复,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102、:下水道要畅通,提前做好清理疏通工作,做好下水道夏天应急排水措施,防患于未然。
103、加强草原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监管,严厉打击破坏草原行为。加大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治理力度,努力改善草原生态结构。
104、(8)施工现场不准乱堆垃圾及余物。应在适当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清运垃圾及流体物品,要采取遮盖防漏措施,运送途中不得遗撒。
105、各类服务优质。各级政机关服务优质高效,行业服务规范文明,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社区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
106、:绿化面积,多种树,种花美化环境,使城市空气更清晰。
107、(9)根据工程性质和所在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必要的围护和遮挡措施,并保持外观整洁。
108、第二条文明单位是以开展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为基本特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成绩突出,经社会认可和有关部门严格评选,由县以上委和批准、命名的两个文明建设中的荣誉称号。
109、:交通安全,每个市民要有安全意识,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道,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生命至上。
110、(二)领导班子团结,勇于改革,廉洁勤政,作风民主,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111、创建文明城市的八项任务包括:1、市民言行文明。文明普遍开展,社会风气良好,文明用语大力推广,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112、三是扎实做好文明村镇。
113、环境卫生治理行动。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和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大力整治城区违法建筑。加大城区保洁力度,提升保洁标准和机械化水平。集中治理街路两侧和集贸市场周边背街小巷乱停乱放、乱堆乱占、乱涂乱画等问题。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果。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解决临街“脏乱差”问题。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清除卫生死角,消除保洁盲区。
114、(十)坚持科学管理,实行文明生产(工作)、优质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115、人人动手参与创建,个个争当文明市民!
116、(四)经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民主法制以及形势政策教育,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117、第十五条市(州)、省两级文明单位的产生一般实行“升级制”。市(州)级文明单位从县(市、区)级文明单位中产生,省级文明单位从市(州)级文明单位中产生。对创建活动成效特别显著的单位,经同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同意,可以破格申报。
118、推广绿色信贷,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发放力度。支持绿色环保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对绿色信贷资产实行证券化。支持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完善对节能低碳、生态环保项目的担保机制,加大风险补偿力度。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119、第十三条凡属创建范围内的单位,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一年以上,取得明显成绩,经过认真自评,均可在所在地申报文明单位。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对申报单位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考核,广泛征求群众和有关部门的意见,报委、审定,同时提出拟命名为上一级文明单位的推荐意见。
120、(5)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丢洒在楼梯、楼板上的杂物和垃圾要及时清除。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方案
121、第十六条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加强绿色产品认证监督管理。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应用替代产品。贯彻落实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开展过度包装商品监督检查工作。
122、(7)建筑物内清除的垃圾渣土,要通过临时搭设的竖井或利用电梯井或采取其他措施稳妥下卸,严禁从门窗口向外抛掷。
123、加大生态文明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在主流媒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开设专题专栏,制作刊播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广告。广泛开展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
124、《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125、企业文化建设资料(企业精神、职工文体活动、工团组织建设、相关荣誉证书);
126、另一方面,物质文化建设的发展,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断提出新任务和要求。二者之间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127、第二十条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参与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128、第十六条省级文明单位必须是被命名为市(州)级文明单位二届以上,在当地两个文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的单位。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二届以上,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单位可申报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129、落实国家支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金融扶持长效机制,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引导信贷资金流向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进一步理顺资金投入机制,规范推广运用PPP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造有利条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130、占道经营治理行动。以主次干道、景区景点和学校周边为重点,大力整治占道经营行为,治理未经允许擅自占道摆摊设点以及从事生产、销售、修理、加工等影响市容环境的经营活动。加强对经允许设置的摊点(位)经营时间和限定范围经营行为日常监管。注重疏堵结合,推进便民餐车和早夜市等规范经营,积极引导占道商贩进入合法市场有序经营。
131、第二十二条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集体和个人的关爱,激励全省上下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132、第二十三条省直有关部门按照本部门职责,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项规划实施,将《条例》和本细则确定的任务优先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项目资金计划。各州、市人民应当结合实际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133、四是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不良的陋习旧俗,不仅腐蚀社会风气,还会腐蚀文化根基。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婚丧陋习、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孝道式微、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影响了人际关系,分散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力,大家苦不堪言,为此,中央农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农业农村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为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措施。俗话说:“移山易,移风难。”婚丧嫁娶等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有些风俗已经传承多年,根深蒂固不易变革,不是发一个文件就能实现移风易俗的目标。移风易俗既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要通过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强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强化群众自我教育管理,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形成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
134、第一条为了加强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文明单位的质量,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135、第十四条县(市、区)级文明单位产生的一般程序是:有创建规划,经常开展创建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可向乡(镇、街)申请参加文明单位的评比;经乡(镇、街)委、推荐,由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组织考核、验收,合格者,报请县(市、区)委和审批、命名。
136、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压实各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加强能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环境污染防治、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审计监督。
137、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包括建设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安排和措施,旨在保障施工工作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性。
138、第七条各级委、和各单位要为文明单位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要把开展创建活动纳入本地本单位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139、文明创建重在行动,树立新风贵在坚持!
140、第八条文明单位分为省、市(州)、县(市、区),分别设文明单位和最佳文明单位两个档次,由县(市、区)以上委和审批、命名。
141、第三条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联席会议具体工作。
142、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持续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143、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文明施工方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保障工人安全,还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44、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企业循环式生产,在冶金、化工、石化、建材等行业间实现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建立跨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145、第三条文明单位建设活动必须坚持以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大精神,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充分发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46、企业生产经营业绩(总结和荣誉证书)
147、营运秩序治理行动。治理出租车拒载、强行拼客宰客、绕路、不开发票等不文明行为。整治“黑车”在火车站、客运站、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滨江路、宾馆酒店门口等重要点位非法揽客行为。查处残代车、电动代步车、三轮自行车在景区景点、火车站、客运站喊客拉客等非法经营行为。
148、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完善省级以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垂直管理改革,理顺各级生态环境监测组织架构,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效率。
149、探索开展用能权、排污权交易,积极主动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与发展,鼓励开展水权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
150、第三章命名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方案
151、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152、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推进全省废钢铁加工、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等行业规范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153、第十七条县(市、区)、市(州)、省直属机关,分别向县(市、区)、市(州)、省直机关的工作委员会申请参加文明单位的评比,经该委员会推荐,由同级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