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节日问候 > 关于题材的古诗词汇总62句

关于题材的古诗词汇总62句

时间:2024-09-07 07:04:00

关于题材的古诗词

1、古诗中常见的五种题材类型:写情、咏物、叙事、怀古、写景。其对应的表现手法类型: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叙议抒情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2、(1)直抒豪情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3、咏物言志诗:古人很喜欢咏物,寄托自己的感情,比如《咏柳》

4、②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位古人的意所在。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看到赤壁,想起赤壁之战,自然想到了指挥这场战争并且以少胜多的周瑜,周瑜少年有为,而自己年过不惑却一事无成。

5、千年老干屈如铁,一夜东风都作花。张庸《梅》

6、别塞战争诗: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比如《使至塞上》

7、“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是形容桂林山水。

8、(3)直抒悲思愁绪:“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晚唐•罗隐《自遣》)

9、咏史诗——怀古咏史——借古讽今——情在古事与诗人所处环境的相通处。

10、鉴赏咏史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1、③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在赏析感怀诗“抒怀”的特点时,不仅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更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不像有些诗作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名家却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鉴赏时要细细体会。

12、(4)直抒欢快喜悦之情:“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无名氏《四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3、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视听结合、多感官结合。

14、①了解诗人写的是什么事。感怀诗往往是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如苏轼的《定风坡•沙湖道中遇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

15、古诗的题材是指诗歌作品描绘的社会生活的领域,即现实生活的某一面,如山水名胜题材、历史题材等等。古诗的题材分类:

16、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诗人的心志。如清代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7、③推敲作者对待这件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诗人们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我们要仔细推敲诗人的态度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的《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及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感情不同,看待历史事件的态度也就不同。

18、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19、①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弄清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如阿鲁威的散曲《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20、(2)掌握诗词中主要的五种景与情的关系——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显景隐情和显情隐景(直抒胸臆),其中,情景交融有三种形式——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并茂。

21、“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中游。

22、咏物诗——托物言志——情在物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23、可怜一炬成焦土,留与东京说梦华。黄遵宪《京师》

24、借景——写景抒情诗——情景交融——情在景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2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去的河套平原。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10、“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横断山的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

26、下面分述其基本特征:

2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28、山水田园诗: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比如《田园四时杂兴》。

29、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3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关于题材的古诗词

31、不借助外物(直写情怀)——直抒胸臆——情在直接抒发的语句中。

32、“坐地日行八,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赤道地区。

3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34、咏史诗借古事古迹抒怀,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易逝,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诗人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概言之,借古讽今就是借用古代的事迹,从正面或反面讽喻诗人所处时代现实中的事,达到借古说今的目的。借古讽今,起到的效果是:委婉含蓄,富有说服力。

3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描写的是我国春未夏初的梅雨天气。

36、③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37、诗田园四时杂兴歌按题材内容可分为:

3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9、(5)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明•文嘉《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流东,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40、即事感怀——叙事与议论或抒情结合——先叙事再抒情议论。鉴赏即事感怀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41、咏史怀古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比如《泊秦徽》

4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3、诗人在作品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引人共鸣。

4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45、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

46、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47、(2)直抒愤世嫉俗之情:“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未休。”(清•诗丐《绝命诗》)

48、④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绘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49、②体味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感怀诗重点在于其“抒怀”的性质,也就是诗中作者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的叙述,而是比较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50、植物相关的诗歌有很多,比如说青松翠竹,白梅兰。青山有幸埋忠骨。

5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垂直地带性。

52、在构思上,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有以议论引发的,如清•刘献庭的《王昭君》:“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

53、①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54、杜诗中认为项羽如能忍辱负重,再回江东招兵买马,东山再起尚未可知,惜叹之意溢于言表。在政治家王安石眼里,理智战胜了情感,王安石客观地指出了项羽大势已去。李清照则是背负着亡国之恨、丧宝之痛,对金人入侵和一味求安、东渡保全自己的南宋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于是这位表弱骨刚的女子就借项羽当年垓下战败,不肯回到江东的事,讽刺南宋。

5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57、赠友送别诗: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比如《别董大》

58、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王令《渰渰》

59、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60、④分析作者咏史抒情时的写法。咏史诗的写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关于题材的古诗词

6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指暖锋天气。

62、待月西厢下,迎风户斗开。元稹《西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