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节日问候 > 朱熹 小学【48句文案】

朱熹 小学【48句文案】

时间:2024-09-10 06:34:23

朱熹 小学

1、其次,要求形氛生动,能激发兴趣。朱熹接受程颐等前辈学者的思想,认为在对小学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力求形象、生动,以激发其兴趣,使之乐于接受。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教育用书,广为流传,产生了重要影响。

2、朱熹是一个理学家,继承了程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并有极大发展,成为宋学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据统治地位。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元朝规定科举考试以此为标准,从此构成了科举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的必读教科书,影响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3、宋朱熹撰,明陈选、清高愈分别集注。原本作《小学句读》,未知何据或云:“始于陈恭愍。”又有作《小学书题》《小学题序》者,皆后人以意名之

4、朱熹重视教育,强调儿童人格的塑造乃是针对南宋教育的种种弊端。朱熹崇尚“圣贤”人格,提出了“全人”的人格塑造目标。

5、小学集注

6、③大学的教学内容是在小学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其基本教材。

7、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小学儿童“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而一旦接受了某种“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就会遇到抵触。

8、)大学:

9、)循序渐进:一书有首尾次第,读书有先后难易,需打好基础,先易后难、自小到大、由近及远。

10、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是他的按年龄分段教育的思想,8岁以下是小学段,8-15岁是大学段,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行其事,大学学习内在道理,明其理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公养公育制度,教育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学习生活规范和生活经验

11、)居敬持志:即读书时“收敛此心”,精神状态高度集中,并通过静坐来调节意念,持之以恒。但他所提倡的书,主要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圣贤之书,此外,他主要强调如何学习书本知识,未涉及实际知识。

12、④在教育方法上,重视自学;主要是以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并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13、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人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具体论述如下:

14、)小学:

15、朱熹认为,尽管小学和大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阶段,具体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所做的教育阶段的划分。

16、⑤在道德行为习惯的行成上,朱熹一方面主张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自成方圆。另一方面,他又重视《须知》《学则》的作用,认为可以使儿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17、)熟读精思:重视思考,欲精思需先记得。思随读起,初读时无疑,继读而生疑,终读而疑解。

18、朱熹强育目的、作用,是要适应宋代以来调整和强化封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朱熹用理学思想论述教育目的、作用,就是为了论证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又把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成天理必须遵守;又把违背或反抗封建道德的言行统归于人欲,必须禁止和根除,因此“存天理、灭人欲”不仅是朱熹教育目的、作用的表述,而且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19、古代蒙学著作

20、②教育的任务就是以小学学习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去推测未知的事物,培养学生分析任务和解决任务的能力,即“读书穷理”,

21、继承前人思想,他提出这一看法,即以道德伦理纲常克除私欲为教育的最终追求。认为人有得之于“天理”的纯善的“天地之性”,也有善恶混杂各不相同的“气质之性”,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

22、因而,必须先入为主,及早进行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扦格不胜之患也”。

23、)切己体察:读书不可只在纸上求功夫,“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身体力行。

24、《小学》完全是选录现成的文献编成的。全书6卷,凡分内外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稽古》,以选录儒家经书为主,“萃十三经之精华”。

25、(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的作用、目的:

26、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一代儒学大师。其为学,格物致知,博学笃行。

27、所编《小学》一书既介绍了孩童的日常行为规范,又着重强调封建伦理纲常。形成从胎教起步,在儿童成长中,既要抓“五伦”的行为规范,同时注重内在气质的提升之“内外兼修”儿童人格塑造模式。《小学》在封建社会有很强的影响力,堪称蒙学经典教材。对于今天的儿童教育来说,其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仍有值得我们借鉴的积极因素

28、当时的宋代的“崇文抑武”政策促成宋代教育事业的兴盛,宋代社会重视儿童教育蔚然成风。此为朱熹编撰儿童启蒙教材《小学》的大背景。

29、《小学句读》。

30、)虚心涵泳:即虚怀若谷、平心静气的体会,反复咀嚼、细细玩味揣摩。

朱熹 小学

31、(4)朱子读书法:

32、《小学》是一部传统的启蒙教材,一般认为朱熹编写。实际上,这部书是朱熹指导他的学生刘子澄编成的。不过,在编辑过程中,朱熹作了具体切实的指导。

33、①他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上至王公子弟,下至庶民子弟皆可入学。

34、刘清之(1134—1190),朱熹弟子,南宋临江(今江西清江西南)人,字子澄,世称静春先生。

35、展示了我国古代小学教育的部分面貌、理念,也为朱熹及宋学思想的研究者提供了一部参考文献。

36、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

37、②小学是打基础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柸璞”。他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38、)着紧用力:即时间上抓紧,精神上振作,有一股顽强刻苦、锲而不舍的狠劲,积极奋发。

39、朱熹认为,与重在“教事”的小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对于大学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教育的见解,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鲜的内容。

40、讲文明,懂礼貌,尊老者,爱幼小。讲卫生,也重要,吃饭前,要洗手,勤洗澡,勤更衣,指甲长,需要修,头发长,就要剪。

41、)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

42、①朱烹认为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入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也有少数“凡民俊秀”。

43、(3)论大学和小学:

44、朱熹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45、④在教育方法上,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46、③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打好根基。他专门编著《小学》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教材。

47、朱子读书法是把读书治学、修养德性融为一炉。朱熹认为“穷理之要,必在读书”,因而深喑读书之道,其后学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48、两宋时期的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算是理学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是二程唯心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认识论方面,朱熹论述了知行之间的关系,相互依赖的知行观也是唯心主义的,总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过去在学习时,常对其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比较反感。总之,还是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