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节日问候 > 朱熹还写过哪些诗-集锦31句

朱熹还写过哪些诗-集锦31句

时间:2024-09-10 06:44:41

朱熹还写过哪些诗

1、《四书章句集注》

2、水调歌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5、观书有感—朱熹

6、《春日》是朱熹淳熙(1174年-1189年)年间写的。

7、作品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8、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9、宋代:朱熹

10、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11、我来驾长风,绝壑层云许荡胸。

12、浊酒三杯豪气发,朗吟飞下祝融峰。

13、开篇第一句就很有气势,也是写出了新意,我来驾长风,这里的山峰也是层层叠叠,天上的白云悠然自得,看到这一切让我心胸更加宽广。最后两句其实同样很有气势,喝下了三杯浊酒,让我豪气冲天,大声吟诵这优美的诗篇,从这祝融峰飞到了山脚下。短短的几句,却是最能够体现出诗人独特的才情,还有过人的才华,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每一句都别具一格,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

14、观书有感

15、那么我对于朱熹的思想的理解是遵从天意,也就是遵从传统的价值观念,说到底朱熹还是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后人也归纳总结出六个字“存天理灭人欲”,当然笔者今天并不是要与大家来探讨朱熹的“理学”思想,还是继续来读诗,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单纯写一篇文章来讨论。

16、《偶成》一诗没有过多的铺垫,也没有引经据典,完全就是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只是把自己的经验加以总结,从而告诉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所以这首诗每一句都有深意,每一句都充满了哲理。人的生命是有限,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要认真过好每天,毕竟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应该浪费。

17、我觉得朱熹老师的一首诗写得特别好,有点意思:

1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0、、春日—朱熹

21、《醉下祝融峰作》

22、朱熹创立的“理学”一度被人质疑,但是到了明清时期,他的思想却被无数人追捧,成为了主流思想,这也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尽管很多人对于“理学”的持不同的意见,一些过激的人直接否定了朱熹的思想。其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性,我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至少在古代来说,朱熹的“理学”里所提供的观点,还是值得借鉴。

23、比起广阔的天空,那半亩方塘虽然十分渺小,但是因为它的明澈,它可以把天边的流云和光线,收纳到自己的方寸之中。

24、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2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6、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7、笔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荐朱熹这首哲理诗,也是他流传广的《偶成》,这首诗写得很巧妙,诗人把自己的经验,还有对于做学问的态度,通过这首诗告诉了世人;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方式,让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每一句都写得很深刻;朱熹作为一位思想家,他对于生命的感知,对于人生的看法,其实要比别人更加深刻,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那也是与众不同。

28、朱熹的思想也是渗透进了这首诗,从而使得这首诗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从开篇的两句中,我们就感受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还有对于做学问的态度,对于一个少年来说,可能会觉得时间很长,根本就没有长大,其实青春的日子很容易消逝,如果不下一番功夫的话,学问是很难成功,所以要珍惜每一分钟,一寸光阴都不应该放过,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做好学问,将来成为栋梁之才。

29、这是《观书有感》组诗中的第一首诗。这首诗看似写景,实际上是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灵气流动、思路畅达、精神活泼自得自在的读书感受。

30、宋代朱熹告诉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诗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还写过哪些诗

31、宋代文学家朱熹世称朱文公。  朱熹(1130.10.22-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人物生平:  朱熹南宋高宗建炎四年,朱熹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尤溪县),后随母迁居建阳崇安县。晚年定居建阳考亭,故后世有考亭学派之称,其游历甚广。建阳也被誉为“南闽阙里”。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宋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理气一元论的体系。  朱熹为绍兴十八年(1148年)进士,绍兴二十一年授任泉州同安主簿,绍兴二十二年到任。(朱熹任同安主簿前后5年,经常往来于泉属各地访友求贤,寻幽揽胜。同安至泉州相距百余里,安海地处泉同之间,为必经之地,因此,朱熹往返两地,常在安海歇息过夜。每次路过安海,则访问朱松遗迹遗事,招集镇中耆儒名士讲论经学,对安海文风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任满后,请求为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太极”即“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程(指程颢、程颐)朱学派的创始人。  淳熙二年(1175年),与陆九渊为首的另一学派在信州(今上饶)鹅湖寺相聚,就两学派之间的哲学分歧展开辩论。  淳熙五年(1178年),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来到抚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间,他募集钱粮赈济灾民,百姓得以安生。拟调直秘阁,他以捐赈者未得奖赏不就职。宰相王淮以浙东大荒,改荐朱熹为浙东常平提举。待捐赈者得到奖励,他才赴绍兴就职。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绍熙间(1190年~1194年),朱熹应在祥芝芝山讲学的著名学者邱葵的邀请,到芝山游览,与邱葵互相唱和,并留下题咏芝山的诗文,其诗曰:“床头枕是溪中流,井底泉通石下池。宿客不怀过鸟语,独闻山雨对花时。”后人将此诗刻石立碑于芝山上。[1]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朱熹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朱熹还先后到过乐安、金溪、东乡等地。在乐安流坑为村口“状元楼”题写了匾额。应陆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书院讲学,并书“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相赠。在东乡路过润溪(水名)时,留有《过润溪》诗。  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7)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淳熙九年,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特建南湖书院(今富奇汽车厂址),以纪念朱熹。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朱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录。  朱熹作为一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朱子大全》、《朱子语录》等。  他一生虽谈不上富足,但也不是贫困,总体处于小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