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经典说说 > 完溪沙古诗《浣溪沙》94句

完溪沙古诗《浣溪沙》94句

时间:2023-04-27 10:16:45

完溪沙古诗《浣溪沙》

1、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2、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变体四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仄韵;下片三句,两仄韵。以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为代表。此调全押仄韵者,止此一词,无别首可校。

4、因为《浣溪沙》的起源与女性有关,所以以《浣溪沙》为词牌的文人词大都趋向于言情、相思、闺愁等,风格比较宛转含蓄。

5、变体三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以五代顾敻《浣溪沙·红藕香寒翠渚平》为代表。此词前后结皆三字三句。按《花间集》本,前后两结仍作七字一句,今从《花草粹编》,以备一体。

6、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7、译文  去游览蕲水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  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里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布谷鸟在傍晚的细雨中悲伤地啼叫。(然而)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8、上阙首句即押韵,具体为:中仄平平仄仄

9、《浣溪沙》是宋代词人晏殊

10、西施浣纱的典故,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所以后人在作词的时候就想出了《浣溪沙》的词牌名,也叫《浣溪纱》或《浣沙溪》。

11、格律对照例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

12、格律对照例词:《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13、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14、中仄中平中仄平,

15、风撼芳菲满院香,四帘慵卷日初长,鬓云垂枕响微锽。

16、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以韩偓《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代表。前段第二句,韦庄词“孤灯照壁背窗纱”,“孤”字平声,“照”字仄声。后段第二句,欧阳炯词“园中缓步折花枝”,“缓”字仄声。第三句,李煜词“登临不惜更沾衣”,“登”字平声,“不”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馀悉参后词。至《花草粹编》所载李氏一词,前段第三句“流水飘香乳燕啼”,历查唐宋元诸家平韵词,此句从无第二第六字用仄、第四字用平者,李词误填,不可从。

1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8、《摊破浣溪沙·⼿卷真珠上⽟钩》是五代⼗国时期南唐中主李璟的作品,不是李商隐作的。

19、浣溪沙(清)屈大均

20、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21、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此体为平韵体。另有仄韵体,始于南唐后主李煜。此体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就现存《浣溪沙》文本作品来看,直接咏其调名的并不存在,这就涉及到乐府曲调在“调”不在“题”音乐性本质。作为唐代教坊曲,唐五代时期的《浣溪沙》具有乐器演奏、歌唱、舞蹈这几种不同的音乐形态。唐五代《浣溪沙》民间曲辞主题丰富,如女性、隐逸、羁旅、爱国等主题,其语言俚俗,风格质朴;文人词则主题趋向统一,多言闺情、相思,用语绮艳,风格婉转含蓄。宋代《浣溪沙》相较于唐五代时期的继承与发展情况。音乐形式上,词牌“浣溪沙”这一固定写作格式的确立,使得歌辞与音乐曲调有机结合起来。为了适合于表达不同情调,还出现了“摊破”、“减字”等变化形式,并有词人创制了《浣溪沙慢》。曲辞方面,宋代文人创作更为繁盛,且大大拓展了取材范围,题材广博而宽泛,风格则突出体现了低回婉转与欢快灵动之两端。在金元明清时期,除了词这一形式外,《浣溪沙》还以散曲、南戏中曲牌的形式留存,直至清代仍然长盛不衰,在乐府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2、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23、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24、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25、小园香径独徘徊。

26、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27、词作原文

28、格式特征

29、格律对照例词:《浣溪沙·红藕香寒翠渚平》

30、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

完溪沙古诗《浣溪沙》

31、青鸟不传云外信,丁⾹空结⾬中愁。回⾸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32、双片四十二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后片前二句多用对仗.

33、本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34、红藕香寒翠渚平,月笼虚阁夜蛩清。天际鸿,枕上梦,两牵情。

35、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残,西风从绿波之间吹起,使人愁绪满怀。美好的景致与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哪里还忍心再看。

36、白话译文:

37、不语含颦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38、《浣溪沙》为双调同部平韵小词,上阙三

39、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40、基本信息

41、唐教坊曲有《浣溪沙》曲名,与此调稍异。唐声诗(唐代配乐的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指洗涤、漂洗;“沙”,古通“纱”。因此,“浣”的对象只能是“纱”。敦煌出土的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后蜀赵崇祚集录的《花间集》所录毛文锡、阎选、毛熙震、李珣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再看“浣纱”一词的典故: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苎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羲之所书“浣纱”二字,相传这里是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的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溪水。又: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甫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甫的《绝句三首》诗有“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无浣纱溪,况且梁启勋所引诗句,其中的“生”、“纱”二字尚有异文。因此,梁说仅备参考。

42、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43、原文  浣溪沙  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4、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45、式词谱。上阙后两句与下阙后两句平仄押

46、原文如下:

47、《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梦游旧地而没有与情人相见

48、变体一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以唐末五代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为代表。此词首句不起韵。薛词别首“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摇云鬓佩鸣珰”,正与此同。

49、词牌沿革

50、格律对照例词:《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51、变体二双调,四十四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五句,两平韵。以五代宋初孙光宪《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为代表。此词后结作三字三句,唐宋元词,仅见此作。

52、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

53、张泌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淲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54、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55、词牌为《浣溪沙》的诗词格式与韵脚有什么要求?

56、平韵格词牌浣溪沙

57、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58、《浣溪沙》是一首词牌名,双调。上片三句,每句七字,共二十一字;下片也是三句,每句七字,共二十一字,一共四十二字。

59、【宋代】晏殊《浣溪沙》

60、【古诗词鉴赏】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完溪沙古诗《浣溪沙》

61、夕阳西下几时回?

62、诗歌赏析

63、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太平御览》卷31引《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亦名“端午”、“重五”、“重午”。民间有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吊屈原等风俗。

64、宝帐玉炉残麝冷,罗衣金缕暗尘生。小窗凉,孤烛背,泪纵横。

65、韵完全相同,为: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66、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一作:潇潇)

67、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8、《浣溪沙》的词牌名来源于

69、这首词通篇为七字句。词平仄要求有律句和非律句之分。

70、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71、平韵,下阙二平韵。全词为六句七言律句

72、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吹到最后一曲,寒笙呜咽之声久久回荡在小楼中。想起故人旧事,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73、古诗没有浣溪水,只有浣溪沙

74、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75、平(韵);下阙首句不入韵,平仄为:中仄

76、上片三平韵。

77、⼿卷真珠上⽟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78、中平平仄仄。上下阙前两句构成一整句,

79、词用律句往往比近体诗还要严格。诗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词往往要论。平仄格式为:

80、浣溪沙[huànxīshā](词牌)

81、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随江水不东。飞飞长傍景阳楼。六代只余芳草在,三园空有乳鸾留。白门容易白人头。

82、《浣溪沙》格律:

83、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

84、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85、摊破浣溪沙·⼿卷真珠上⽟钩

86、这首怀人感梦的词,借梦写情,更见情痴,写得不落俗套。

87、春梦未成愁寂寂,佳期难会信茫茫。万般心,千点泪,泣兰堂。

88、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

89、诗歌赏析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太平御览》卷31引《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亦名“端午”、“重五”、“重午”。民间有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吊屈原等风俗。  本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词作原文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浣溪沙・端午》为北宋词人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的一首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弟苏辙(1039~1112)和其父苏洵(1009~1066)合称为“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且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90、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完溪沙古诗《浣溪沙》

9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92、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93、晏殊没有摊破浣溪沙的诗词,有名的有五代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全诗是:

94、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