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经典文案 > 曾国藩家训全文和译文精选216句

曾国藩家训全文和译文精选216句

时间:2023-06-05 18:23:40

曾国藩家训全文和译文

1、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曾国藩

3、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5、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6、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7、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8、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

9、其意为:一个家庭只有保持俭朴的传统才会兴旺,人只有保持勤快身体才会更加健康;既俭朴又勤快的人,生活上便永远不会贫贱。

10、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2、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13、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曾国藩"

14、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

15、(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16、“静”也是曾国藩家训的核心思想,他认为人要常静,因此提出常“静坐”,先让自己的身体宁静下来,再带动自己的内心去宁静。

17、(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18、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19、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0、(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1、②嗜:喜爱,爱好。

22、)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23、勤能补拙,省能补贫。勤俭之人,定会有所出息。

24、⑧极言:把话说到深处。

25、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

26、《曾国藩家训》是根据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家书、家训等史料整理而成,分为悔弟篇、戒傲篇、谕儿篇;体现了曾国藩在修身治学、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等方面的过人之处,书信文字朴实,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27、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28、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29、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曾国藩

30、曾国藩之所以做到了兄弟之间相亲相爱,原因其一,他以儒家的规范要求自己,尽“悌”的责任,对兄弟尽心尽力培养。

曾国藩家训全文和译文

31、寻求学业之精深,没有别的办法,说的是一个“专”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并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计”,说的就是技艺要专的道理。我掘井很多却没有水可以喝,是不专的过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无论如何都应当致力于专深一门学业,如九弟立志练书法,也不必完全抛弃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练习字帖之时,决不可不提精神,随时随事,均可接触体会。至于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究竟有专一门学业的'爱好没有。如有志于探寻古代经典之学,就必须专守一经;如有志于作八股文,就必须专读一个人的文稿;如有志于作古文,就必须阅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种体裁的诗词也是如此,作应付科举考试中的试帖诗也是如此。千万不可以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心志不专,如果各门学问同时进行,则必定一无所成。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你们写信给我,对于各人专守之学业,务必详细写明;而且须向我详细询问到深处,文字多篇幅长也不要紧。以使我读了你们的信后,就可以知道你们的志向见识如何。凡是专攻一门学业的人,必定有所心得体会,也必定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各位弟弟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告诉我,让我与你们共同欣赏;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们共同分析……

32、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

33、滑: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

34、专: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35、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36、俭:俭以养德,贫而自强;物欲丧志,侈以败业;

37、在曾国藩家书里,他写给弟弟的信最多,可见他对兄弟之间关系的重视。

38、①谚:长期流传下来文词固定的常言。

39、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40、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曾国藩

41、(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4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43、在俭朴上,曾国藩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可谓是淋漓尽致。按理来说,曾国藩作为清朝大臣,位居高官,财富应该是十分优渥,可曾国藩却是“穷的叮当响”。

44、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45、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46、)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4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48、曾国藩以此为家训,经常要求自己和家人,以俭持家,勤于治学。

49、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50、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见。

51、圆: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52、)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53、根据本人搜索文献资料,得出以下答案,曾国藩家训原文为:

54、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55、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曾国藩

56、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57、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58、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59、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60、人生莫惧少时贫。——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全文和译文

61、③穷:推究到极点。

62、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

6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64、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65、)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66、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

67、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68、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曾国藩《致吴竹书》

69、重:心胸宽博,举止端庄;步履稳重,字墨刚劲;

70、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71、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72、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73、⑥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诗歌体裁。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74、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75、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76、明: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

77、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曾国藩

78、一、曾国藩家训语录30条

79、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80、浑: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

81、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82、)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83、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

84、二、曾国藩《三十六字诀》

85、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86、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87、实: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88、“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曾国藩对待自己优厚的家境也有着自己的担忧。

89、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曾国藩

90、“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曾国藩家训全文和译文

91、廉: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

92、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93、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94、《曾国藩家训》中的名言名句:

95、⑦鹜(w`u):乱跑,心志不专一。

96、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97、辣: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

98、)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99、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100、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101、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02、“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103、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104、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如有不同意见,请咨询专业人士

105、(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106、内容太多,不一一列举!

107、缓: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

108、展: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

109、“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句话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十六字家训。

110、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11、兄弟之间的和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特难。现实社会中,兄弟为了家产,大打出手的事件屡见不鲜,让人寒心。

112、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曾国藩

113、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114、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115、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②?若志在穷经③,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④。则须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⑥。

116、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117、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

118、退: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119、(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120、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曾国藩家训全文和译文

121、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曾国藩

122、)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

123、(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4、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25、)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126、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27、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28、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29、曾国藩认为重要的是孝悌原则。孝是对父母感恩与赡养。悌是指兄弟之间和睦友爱,也就是同辈之间的融洽与和谐。

130、硬: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

131、勤: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

132、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曾国藩

133、恕: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

134、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135、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36、以上可见曾国藩十分的俭朴了,而他的子女也一并保持着这种俭朴的家风,个个混的十分有出息,跟那些吊儿郎当的富二代十分不同。

137、)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138、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139、学无止境,家风家训也是如此,要随着时代的更迭不断更新、发展。

140、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141、曾国藩经常在信中教育兄弟,对诸弟们的倾轧,曾国藩回道:“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142、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曾国藩

143、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

144、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145、诚: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

146、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的。——曾国藩

147、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148、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该时刻教育子女,以俭朴为得,不可铺张浪费;如在金钱上,合理消费,合理理财;在物资上,珍惜资源。

14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曾国藩

150、万不可以兼营并鹜⑦,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⑧,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

曾国藩家训全文和译文

151、暇: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152、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153、人生莫惧少年贫。——曾国藩

154、(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155、忍: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

156、)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157、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58、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59、(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

160、这样的情况很多,养出一身懒病的孩子,必定不能适应这个社会。

161、——节录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162、(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16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64、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

16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166、(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167、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

168、而在现如今,很多子女娇生惯养,这也不愿做那也不愿做,十分懒惰,养了一身懒病。之前看过一篇报道,一个学生上了大学,连袜子都不会洗,自理能力十分差,读到一半退学了;经了解,原来孩子在家时十分懒惰,什么都不做,全由父母包办。

169、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170、丈夫当死中求生,祸中求福;古人因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171、他曾留下十六个字的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对家人的教育与训诫让他的家族受益匪浅,后人也十分赞赏他的治家方略,直到现在,众多家庭仍然在学习与践行他的家训。

172、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曾国藩

17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

174、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175、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之学,此有志者万不可易者也。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然此亦仅为有大志者言之。

176、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

177、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78、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179、只有俭朴之人,才会懂得珍惜;当然,过度的俭朴也会适得其反,成了吝啬,这其中的度也要把持好。

180、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曾国藩家训全文和译文

181、悔: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182、忠: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

183、【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曾国藩

184、修身十二款:

185、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186、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

187、谦: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

188、一个家要想兴旺要想发达,就必须牢记曾国藩的这三条家训。

189、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90、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191、在穿着上,曾国藩和他的家人穿着平常老百姓一样的粗布衣服,只有一件天青缎马褂在新年和重大庆典上穿上;在饮食上,曾国藩不像其他当官的那样,满桌子山珍海味,而是每顿饭只有一个菜,这怕是搁在寻常百姓家也十分难得;在居住上,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出钱让曾国藩把旧宅翻修一下,被曾国藩霸气拒绝。

192、曾国藩认为,读经典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且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193、二、静:时常冷静,时常思考

194、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诫子书》

195、耐: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

196、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曾国藩

197、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

198、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99、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00、一、学:多读经典,治心治身

201、仁: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

202、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203、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204、慎: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

205、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06、)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07、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

208、曾国藩始终坚信:一勤天下无难事。从小时候的勤奋好学一直到在军营中,要求着自己不管是什么样的恶劣天气和环境,都一定要早起,“闻鸡起舞”;曾国藩将勤发挥到极致,真不愧为“千古第一完人”。

20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210、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全文和译文

211、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

212、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213、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214、和: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

215、三、勤:戒懒戒堕,以勤克惰

216、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