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经典文案 > 离骚的名言名句62句

离骚的名言名句62句

时间:2023-06-14 15:07:49

离骚的名言名句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2、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耆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4、闺中既已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此终古。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司马迁

7、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8、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司马迁

9、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10、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司马迁

11、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2、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1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4、表现其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6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1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

17、《屈原列传》中点明《离骚》内容的句子是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1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9、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21、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2、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2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2《离骚》中的名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3《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

24、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司马迁

25、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司马迁

2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7、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28、很多,关于香草美人的意象,关于爱国、民生等都可以看作是美政有关的句子吧

29、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马迁

30、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离骚的名言名句

31、《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33、《离骚》诗中最能表现“忧愁幽思”的感情的诗句

34、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司马迁

35、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3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37、《离骚》中表现屈原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中表现屈原坚持真理、现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8、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39、“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40、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1、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司马迁

42、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司马迁

43、“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4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5、离骚重点句子如下:

46、不知其人,视其友。——司马迁

47、不吾知其亦已矣,宾语前置句.“不吾知”即“不知吾”.

48、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49、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50、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51、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5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3、“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4、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55、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司马迁

5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57、【倒装句】

58、表现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59、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60、“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离骚的名言名句

6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2、我长叹一声啊,止不住那眼泪流了下来,我是在哀叹那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显然,我们可从这里发现,虽然屈原是楚国贵族,是个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间对劳动人民的深入接触,他深深的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