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年读书经久不忘。<水浒传>我是小学四年级时读的,我今年七十挂零了,可对水浒中一百单八将的每个人的浑号随口就能说出。因为当年既无手机亦无电视,我们小伙伴就常以猜水浒人名对浑号取乐。
2、一、关于读书的古诗:
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4、少年,读书多少?未来几何?
5、《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它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几何,行事匆匆,因此每个阶段都应有它本身该做的事,正处于少年时期的我们,读书则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比如名家散文。古代诗词等等。这些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到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让我们的大脑能够全方面的拓展。
7、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
8、全⽂开头起得妙,“⼈⽣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凭据,费尽⼼情,总把流光误。”⼀段话道尽官场沉浮,笔下有着⾃⾝对功名的怨恨后变成释然。以王冕为⾸,将⼼中美好愿望寄之,奇⼈开篇,结尾亦讲述了另外⼏位奇⼈异事。
9、“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
10、"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可以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11、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
12、利用科举制度腐败这一中心思想将各个人物与自成段落的故事串接起来,构成了一幅有内在关联的民间士林百态图。
13、少年正当读书时,萌萌渐开,对新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吸收力,此时读书,兴趣浓,收获高,成就感强。
14、《儒林外史》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反腐反俗,提倡理想社会,保持优秀的道德品质。我国近几年的反腐活动提倡“老虎苍蝇一起打”也是为了抵制某些人为了功名富贵而做出有损他人利益的行为。
15、书中的《范进中举》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主要讲述了范进在自己的持续努力和周进的帮助下,相继中了相公与老爷的故事。54岁的范进在考相公时巧遇学识渊博并且富有同情心的学道周进。他一看范进的考卷非常生气;二看,觉得还有玩味之处;三看,不禁拍案赞叹“真乃千古至文也”。于是周进将范进录为第一名,范进在54岁终于进学,做了相公!后来,他又瞒着老丈人胡屠户去考乡试,结果又高中举人,但是出人意料的结果却让他喜极而疯……
16、“范进中举”这篇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八股科举制度对古代文人的摧残,《儒林外史》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当时残酷的法律和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与虚伪。
17、《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一部讽刺性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辛辣的笔法,风刺性语言,形象里再现了官场上的众生相,他们个个道貌岸然,满口的仁义道德,却是满腹的男盗女娼、阳奉阴违,道德文章挂口上,鱼肉百姓在事上,以此看出封建士大夫的暮落,也是封建王朝走向衰败的一个缩影。
18、全书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这样的思想内容,在当时无疑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上它那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优美细腻的景物描写,出色的讽刺手法,艺术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20、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21、《儒林外史》中最令人叹息的人物是匡超人(匡迥),他本是一个事亲孝顺、勤奋好学的人,马二先生也尽心尽力地帮助他,而匡超人却掉进了世俗的漩涡,又结识了潘三这样的坏人,他还帮着潘三干了两件坏事,当潘三被抓时,他马上和潘三断了联系,害怕官府查出自己来,这也是不正义之举。之后,他不但不学好,反而变得爱吹牛,对事不懂装懂,匡超人最终得到的是名士牛布衣歧视的一笑。匡超人本来很好,可深受八股文的毒害,又交了坏朋友,落得如此下场。令人感到可惜!
22、古人曾说: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不信你出去看看,有多少人因为没好好读书而后悔。
23、在五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少年王冕”,它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是一本古典长篇讽刺小说,正是我喜欢的书型之一,所以,我立即买了一本。果然名不虚传,刚读完两三篇就让我爱不释手了。
24、先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体会,满纸荒唐文,一把辛酸泪,很讽刺也很现实。
25、现今众多的“拜金族”都以“金钱至上”为原则,用物质享受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里。有的明星也是为了提高知名度,恶意炒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风气。这些人,他们在物质上是得到了满足,可精神生活却如此的迂腐,这些令人嘲讽的行为不应该早日杜绝吗?
26、少年正是读书时,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
27、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孙敬从小勤奋学习,不仅白天好学不倦,晚上也常常读书到深夜,但是孙敬仍然觉得自己没有充分利用时间,有时候晚上不知不觉就趴着桌子睡着了,醒来之后,后悔不已,为了利用更多的时间,孙敬想起了一个头悬梁的办法,由于古代男人有留长发的习惯,他就把自己的头发一端系在房梁上,这样一低头打瞌睡就会挣得头皮发痛,困意就消失了,然后他就继续读书。
28、如果自己的孩子在一年级读书的时候成绩不好,排在班级的后面几名家长写评语,应该这样写,我的孩子最近这段时间学习不好,我们也都知道了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后呢将会督促他学习,使得他的成绩能够迎头赶上,争取在下学期呢考到班级的前30名。
29、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30、所以,趁着你正青春年少,有着大把大把的时间,静下来好好读书吧。
3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这部讽刺小说,书中介绍了王冕、范进、杜少卿、周进、沈琼枝等人物形象,同时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黑暗与腐朽。
32、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3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青春期也正是对我们的一个巨大考验,有毅力的人则可以坚持下去,有着美好的未来,获得更多发现自己,挖掘自己的能力的机会。反之,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学习知识没有勇气的人。则会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原因,由此自甘堕落下去。
34、《儒林外史》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奇女子沈琼枝,她被宋盐商骗去当妾,自己用了妙计出逃了。在当时的传统观念中,女子始终与“弱”子联系在一起,但沈琼枝却恰恰相反,她不畏权贵,出逃后,她凭自己的满腹才情,写诗文出售,最终讨回了自己的清白,和宋家解除了婚约。
35、吴敬梓老先生把自己所经历的所思所想都深深刻画在他的作品里,吴老先生通过一桩桩的士人的故事,活灵灵展现了明朝士大夫们的真实现状,辛辣地嘲讽着士大夫们的虚伪、迂腐、道貌岸然,正好应证了那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儒林外史》跟薄伽丘的《十日谈》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小见大,借事抒情。
36、《儒林外史》中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郭孝子,他不怕艰苦,历尽重重困难千里寻找被迫出家的父亲,可父亲却不认他,而他却默默无闻的供养着父亲,最终拿到了父亲的遗骨,完成了自己应该做的一桩心事。
37、《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在文中借一些追求功名、思想迂腐的文人儒士,极力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昏暗及大批读书人灵魂的玷污、人格的堕落。
38、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39、断断续续看完《儒林外史》,想是功⼒尚浅,不⾜以看透作者之思,只随⽂中描绘⽽爱、恶、敬、厌⼀番,作者⼗⼏年功夫,精雕细琢,慢慢读来——除恨透科举制度外,还展现了世⼈百态。
40、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41、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42、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人,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43、郭孝子是天下难得的孝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44、《儒林外史》中描写了很多人物,读了之后,我感触万千,知道了什么是近墨者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孝子,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45、几百年后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4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47、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48、少年读书好处多,影响日久深远。书读的多,则见多识广,心胸和眼界在同辈中居于竞争有利位置。读书多的,在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力同样优势地位。
49、这个时期好比一个寒冷冰天雪地的冬天。那些有着梅花精神的人,在这段时间中越寒冷。便会更加的坚强,坚持不懈。在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刻,绽放自己的光彩,争夺属于自己的那边那片光辉,找回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