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2、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3、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4、男儿本自重横行,
5、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6、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7、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9、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0、⑵张公:指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735)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11、燕歌行(并序)
12、⒀边庭飘飖(yáo):指形势动荡、险恶。一作“边风飘飘”。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一作“无所有”。
13、山川萧条极边土,
14、⒂李将军:指李广。善用兵,爱惜士卒,守右北平,匈奴畏之不敢南侵,称为飞将军。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15、死节原句,例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1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17、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18、出自:燕歌行
19、⑷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20、汉家烟尘在东北,
21、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⑦空回首。
22、边庭飘飖那可度,
23、①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24、⑺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此指敌酋。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25、旌旆逶迤碣石间。
26、寒声一夜传刁斗。
27、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8、⑿城南:长安住宅区在城南,故云。沈佺期《独不见》:“丹凤城南秋夜长。”蓟北:蓟州、幽州一带,今河北省北部地区。此泛指东北战场。
29、死节从来岂顾勋。
30、胡骑凭陵杂风雨。
31、出自唐代高适的《燕歌行并序》
32、校尉羽书飞瀚海,
33、⑶汉家:借指唐朝。烟尘:战地的烽烟和飞尘,此指战争警报。开元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残贼:凶残的敌人。
34、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35、⑻凭陵:逼压。凭信威力,侵凌别人。
36、汉将辞家破残贼。
37、死节原句,例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38、摐金伐鼓下榆关,
39、单于猎火照狼山。
4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698—757)《出塞》【释义】……假若飞将军李广还在,胡人哪能度过阴山?
41、绝域苍茫更何有。
42、白话译文
43、⑹尉:武官,官阶次于将军。羽书: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
44、“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726—756)《军城早秋》【释义】多么希望飞将军李广在呀,杀得那些胡人匹马不留……
45、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46、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47、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48、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常轻敌一作:恒轻敌)
49、出自:燕歌行唐代·高适
50、⒁三时:早晨、午间、傍晚,代表一整天。阵云:战云。刁斗: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夜间可用来敲打巡逻。
51、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52、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53、⑼穷秋:深秋。腓(féi):病,枯萎。一作“衰”。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54、征人蓟北空回首。
55、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56、意思是: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57、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58、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59、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60、这句诗出自唐代高适《燕歌行》。全诗: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61、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62、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63、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64、词句注释
65、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66、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67、⑾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玉箸:玉筋、玉筷,此借喻眼泪。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
68、校尉羽书④飞瀚海,单于⑤猎火照狼山⑥。
69、美人帐下犹歌舞。
70、至今犹忆李将军⒂。
71、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72、⑽“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常:一作“恒”。
73、相看白刃血纷纷,
74、少妇城南欲断肠,
75、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7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⑧。
77、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78、摐②金伐鼓下榆关③,旌旆逶迤碣石间,
79、玉箸应啼别离后。
80、战士军前半死生,
81、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82、天子非常赐颜色。
83、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84、杀气三时作阵云,
85、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飘飖一作:飘摇;无所一作:更何)
86、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87、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8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89、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90、燕歌行唐代·高适
9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朝诗人卢纶(748—798或799)写《塞下曲》【释义】这首诗写得如此有英武之气。可是这首诗写得不是唐朝的将军而是赞美汉朝的飞将军李广的诗篇。
92、作者:【唐代】高适
93、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94、⑸摐(chuāng)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摐金,敲锣。榆关:山海关。旌旆:旗帜。一作“旌旗”。逶迤:曲折行进貌。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95、大漠穷秋塞草腓,
96、力尽关山未解围。
97、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98、孤城落日斗兵稀。
99、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100、身当恩遇常轻敌,
101、杀气早中晚三时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102、“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702—765)《燕歌行》【释义】如果当年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将士们哪能征战那么艰苦?
103、该诗是一首边塞送别诗,该诗描绘了边塞凄凉之景,写出了从军的艰苦生活,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同时诗人送别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04、铁衣远戍辛勤久,
105、⑴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106、“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释义】不止是他怀念李广,还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怀念飞将军李广。
107、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
108、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109、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110、唐代·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