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5回:只听得山门里有人叫道:“唐僧,你自东土来拜见我佛,怎么还这等怠慢?”三藏闻言即便下拜……原来是三藏声音,哭道:“悟空啊!我——自恨当时不听伊,致令今日受灾危。金铙之内伤了你,麻绳捆我有谁知。四人遭逢缘命苦,三千功行尽倾颓。何由解得哈屮难,坦荡西方去复归!
2、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
3、他固然有着他的优点:他懂礼仪,有才华,存慈心,明目标……可是,他也有着不能掩饰的缺陷:不识人才、愚昧无知、固执耳软……
4、猪八戒最喜欢说的一句经典开头禅就是,师傅,我的肚子又饿了。而西游记的沙僧最喜欢说的是,就是唐僧被妖怪捉走了的一句话,师傅被妖怪捉走了,快去救师傅。
5、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西游记》
6、孙悟空火眼金睛,爱憎分明猪八戒好色,好吃懒做沙悟净任劳任怨唐僧不明是非
7、读完西游记才明白,唐僧是朝中有人,八戒是八面玲珑,孙悟空是业务精英,白龙马是唐僧的坐骑,最可有可无的是沙和尚。
8、初登上界,乍入天堂。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
9、《西游记》中对猪八戒的描写:
10、山不碍路,路自通山。(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
11、其实很多妖怪下凡无非就是他们的靠山在刷存在感。
12、西游记中人物的特点,最典型的就是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猪八戒,好吃懒做,贪吃悍睡。
13、西天取经路漫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智斗黄袍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14、沙僧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15、唐僧,千个人对于他就有千种看法。有人认为他有胆识,认为他有才华,认为他很勇敢,认为他很虔诚;也有人认为他很胆小,很怯弱,很愚蠢。但是现在,我要说的只是我心目中的唐朝圣僧唐三藏。
16、“八戒真个把头摇上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耳,扭动莲蓬吊搭唇,发一声喊,把那些妇女们唬得跌跌爬爬。猪八戒的丈人高老头说的是:'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
17、还有,在阅读西游记的许多时候,我们都发现唐僧对于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人是奈何不了的。特别是孙悟空,唐僧除了使用紧箍咒以外很难使他听从自己的话。或者说惩罚行者唐僧除了用紧箍咒之外救没有别的办法了。虽然悟空的确是不服管教,但是这也看出了唐僧的无能:他除了依靠外力完全没有办法使得他的徒弟服从。况且在遭遇灾难的时候他除了怪罪他的徒弟就是在那里哭诉,完全没有想过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不也说明了他的无能吗?
18、“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秋波湛湛妖娆态,春笋纤纤娇媚姿。斜軃红绡飘彩艳,高簪珠翠显光辉。说甚么昭君美貌,果然是赛过西施。柳腰微展鸣金佩,莲步轻移动玉肢。月里嫦娥难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宫妆巧样非凡类,诚然王母降瑶池。”
19、看完《西游记》感悟,有背景的妖怪下凡做了坏事,靠山来了都可以平安回去。没有背景的妖怪孙悟空一金箍棒就把他搞定。《西游记》中大部分妖怪抓了唐僧都不马上吃,为什么?其实他们真的不敢吃,特别是那些有背景的妖怪,他们跟着靠山就已经可以做到长生不老了,而且是正规体制。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20、第27回: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
21、孙悟空嫉恶如仇,具有浪漫主义。
22、俗话说过一过二不过三,你说唐僧被白骨精唬了三次了,看见那尸体吓了三次,他该相信孙悟空了吧?可不!第三次,他看见了那堆白骨,被行者一说总算是确信那是妖怪,又经不得八戒的一派胡言,再顽固地念起了紧箍咒。他还给自己的愚昧无知愚蠢的加上了“帽子”,说悟空是无心向善。最后,他索性舍弃了悟空。后来,在介绍自己的徒弟是悟能成了大徒弟,悟净成了二徒弟。而悟空呢?一直保护三藏的行者被固执的唐僧愚蠢的舍弃了。
2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
24、碗子铁盔火漆光,乌金铠甲亮辉煌。皂罗袍罩风兜袖,黑绿丝绦軃穗长。手执黑缨枪一杆,足踏乌皮靴一双。眼幌金睛如掣电,正是山中黑风王。
25、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真谛少人知。圆明镜里原无像,体得玄功自合奇。
26、被吾几句言语相难,他不识我是个好人,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送我归西。
27、再后来,他遇红孩儿,遇后来的等等想要吃了他的变换过的妖怪时,那次不是愚蠢的善心大发,好心的悟空去除妖还被他固执的想法所训斥。这,难道不能令人看出他的愚昧和固执么?
28、在第24回中明月清风为他献上了观内异宝人参果,但固执的唐僧不论明月和清风如何解释,坚持认为树上是接不出“人”的,这个是不满三天的小儿,出于出家人的“不杀生”和“慈悲”,他坚持不去食用。他又是不识珍宝又是愚昧可笑。
29、第24回: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明月上前道:“老师,此物叫做‘人参果’,吃一个儿不妨。”三藏道:“胡说,胡说!他那父母怀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么就把他拿来当果子?”清风道:“实是树上结的。”长老道:“乱谈,乱谈!树上又会结出人来?拿过去,不当人子!”
30、“佛天大小列高低,星象尊卑分左右。玄奘法师大有缘,现前此物堪承受。浑如极乐活罗汉,赛过西方真觉秀。锡杖叮当斗九环,毗卢帽映多丰厚。诚为佛子不虚传,胜似菩提无诈谬。”
31、《西游记》中对女儿国国王的描写:
32、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熬煎,反成祸。(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
33、猪八戒有着小聪明,爱占小便宜。反映出小市民的形象,同时也给人一种可爱的形象。
34、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
35、《西游记》中对唐僧的描写:
36、“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朗朗明珠上下排,层层金线穿前后。兜罗四面锦沿边,万样稀奇铺绮绣。八宝妆花缚钮丝,金环束领攀绒扣。”
37、大圣三条如意棒,前遮后挡运计谋。苦争数合无高下,太子心中不肯休。
38、第40回:长老大惊道:“徒弟呀,这半山中,是那里甚么人叫?”……长老道:“徒弟,这个叫声,不是鬼魅妖邪;若是鬼魅妖邪,但有出声,无有回声。你听他叫一声,又叫一声,想必是个有难之人,我们可去救他一救。”……长老又怀怒道:“这个泼猴,十分弄我!正当有妖魔处,却说无事;似这般清平之所,却又恐吓我,不时的嚷道有甚妖精。虚多实少,不管轻重,将我搊着脚,捽下马来,如今却解说甚么过路的妖精。假若跌伤了我,却也过意不去!这等,这等!”……三藏大怒,哏哏的,要念紧箍儿咒,却是沙僧苦劝,只得上马又行。还未曾坐得稳,只听又叫“师父救人啊!”长老抬头看时,原来是个小孩童,赤条条的,吊在那树上,兜住缰,便骂行者道:“这泼猴多大惫懒!全无有一些儿善良之意,心心只是要撒泼行凶哩!我那般说叫唤的是个人声,他就千言万语只嚷是妖怪!你看那树上吊的不是个人么?”
39、第27回,他肉眼凡胎,不辨妖怪。明显是孙悟空救了他,他却愚蠢的认为行者是滥杀无辜。看见那妖怪的假尸首,他又被吓的战战兢兢。好容易相信了悟空的话,却被八戒的蠢话唬的耳软,念起了紧箍咒。最后,他还固执的说什么我要死就一定会死,你要救也救不得。明明从话中已经听出来他知道悟空救了他,还顽固的这么说。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40、《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描写:
41、“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尖嘴咨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42、唐僧性格具有中国古代的封建特点,善恶不分。
43、第27回: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唐僧闻说,倒也信了……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44、答,你不知道,当初这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作一凡僧问他化些斋贡。
45、西游记告诉我们: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没有后台的全被一棒子打死了。
46、天无二日,人无二理。(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
47、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第八十回姹女育阳求配偶心猿护主识妖邪)
48、然而,我们并不能就这样给唐三藏定义为愚昧固执无能。毕竟,所有人都不是一面的。纵观全书,关于他的种种优点也是不可磨灭的。他对佛家的虔诚对世人的慈悲和对于取经的目标还不动摇也是我们所称赞的。于是乎,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唐僧便从纸上跃然而起活在了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