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1、勤于思考:只有勤学善问,才能得到知识。
2、在教学实践中,他重视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强,要多听多看,有怀疑的地方不轻易下判断,要迟存疑的态度。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孔子积极地提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子贡求问孔子道:“孔文子凭什么得到‘文’这个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灵活,爱好学习,谦虚下问,又不以为耻,所以用‘文’这个字作为他的谥号。又一次,冉求对孔子说:自己并非是不喜欢老师说的道理,只是自己的力量达不到那样的高度,所以做不了。孔子对他说:如果真的是自己的力量不够,那么是在去做的途中才感受到的,可是你现在都没有开始去做,怎么可以说力不足呢,那只是你自已不愿去做罢了。孔子在此所说的实际上是强调学习的主动态度的重要性。
5、《论语》中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乐趣,对优秀者给予表扬,对怠惰者给予批评。
6、五、学思并重。
7、二、孔子教育思想之二:勤奋好学、讲究方法、注重实效。
8、孔子在教育门下弟子时,注重启发学生善于思考,要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先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篇》)即“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至此,孔子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将“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即让其获得知识,又让其有所感悟。另外,孔子还很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正如其所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与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即“教导学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时,不要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启发他。举出一个问题他不能因此而推举出其它三个问题,那就不要再教他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促进。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说明孔子注意到知识的积累和认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须一定的火候,须恰到好处的点拨。孔子对弟子是持一种民主平等,鼓励欣赏的态度。
9、“因材施教”
10、孔子办学是面向全社会的,属于开放办学。在面对如何选择学生这一问题上,孔子采用“有教无类”的仁爱教育理念。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自行束脩以上,无未尝无悔焉”。(《论语*学而》)。即“自己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没有不教他的”。也就是说,孔子选择弟子不分贫富,不论门第高低,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便教授与你。同时无论你品德优劣与否,只要拜在我的门下,我便以“仁”、“爱’启发引导你。因此,在孔子的弟子中,有的小于他几十岁,有的如子路仅小于他九岁。
11、即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他们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差异,来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12、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很多解读角度和理解,不一一赘述了。我认为,遇到问题最好从根本上找门径。纵观两千五百年对孔子的研究,归纳起来就一点,孔子教人们怎么做人!这一点,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他的《论六家旨要》中就有涉及。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就容易理解孔子的绝大多数言行啦!
13、四、因材施教。
14、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精湛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论,收集在记录其言行的《论语》一书中。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反三”“学思习结合”等诸多非常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意义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观点,这对当今的教育来说不啻于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5、孔子同时还很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16、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所体现:
17、在培养目标方面,孔子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就打破了商周以来选材任官上的贵族性、宗法性,为广大学有专长的下层人士参与国家管理开辟了道路。
18、最后,国家的出现,对专门教育机构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提出了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创建学校,输送人才。所以,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出现,教育制度便也随之逐步产生了。
19、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20、因材施教,指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个人情况,进行有差别的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获得最好的发展。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论语·先进第十一》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对于“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这一同样的问题,孔子对子路和冉有两个不同的提问者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子路性情豪放,行事鲁莽,所以孔子要约束他,冉有则在做事的时候总是退缩,所以孔子要鼓励他。这是因材施教的一个典例。
21、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23、一、有教无类。
24、“学、思、习结合”
25、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注意到了人的智商的差别,人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后天用知识熏陶感化。教育者不能漠视人天资禀赋的客观区别而任意行事,否则事倍功半。孔子能充分细致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顺其自然使之体现个性化成长。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即为“天赋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天赋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可他谈论高深的学问。”在实际教学中,孔子便遵循这一教育理念,对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26、《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体现出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也表现出以学为乐的精神。孔子非常看重学习的兴趣,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并且他自身就是一个极其热爱学习的人,曾自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儒家的理想是“修齐治平”,“学而时习之”正是提高人的能力、雕刻人的性情的有效手段,也是一个人能够实现“修齐治平”理想的基础。“学”在儒家看来是很重要的,孔子认为人确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性情趣向是很重要的,因此《论语》将这句话放在首章之首,也充分表明了儒家对它的重视。
27、当社会由原始时代逐步过渡到奴隶制时代的时候,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逐渐从社会生产与其他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这种分化的直接结果,便是学校的产生。据文献记载,在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代就已有了正式的学校,这是教育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不过,学校作为一种专门教育,还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
28、在孔子看来,教育内容应广而全,不能约束在一个方面,要让学生广泛而全面地学习各种内容。孔子说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学而》)即“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知识和德行。”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又要塑造高尚的品德。对于知识的学习,孔子教授学生礼、乐、射、御、书、数,此六者谓之“六艺”。而对于品德的塑造,则孔子更是极为看重,他说“志于道,据于德。”即做人要立志于求道,要立足于德行。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包。如果将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拿到当今来看,即为现在实施的“素质教育”。“六艺”即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内容。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0、“有教无类”一语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曰:‘有教无类。”这句话表达的是在教育面前人人都有权利,而不涉及个人的贫富、阶层等各种差别,体现的是教育平等的思想。《论语·述而第七》记载孔子的话:“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其含义是:只要是有一点礼物送给我,哪怕是很微薄,我也从来没有不教诲他的。所谓束脩,就是一束干肉的意思,拜师求问的时候要送礼物是古代的一种严格的礼节。束脩是一种最为微薄的礼物,孔子不嫌其微,而是一视同仁地给予教诲,体现的正是有教无类的精神,但是更进了一层,因为这还显示出孔子坚持教育平等这句话。但是更进了一层,因为这还显示出孔子坚持教育平等的理念是不以自身所得利益的多寡而有所改变的,这对当时教育尚未普及而为贵族阶层所垄断的情况而言尤其具有重大的意义,也正是从孔子开始,教育才从贵族社会走向了民间。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31、孔子一生为培养治国人才而进行贤能教育。在“德、才”两方面,把“德”放在第一位,以“仁”为出发点,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他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3、将学习、思考与实践相结合,是孔子所明确主张而反复强调的教育思想。《论语·子张第十九》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就是广泛地学习,“笃志”就是坚持自己的志向,“切问”就是恳切地求问,“近思”就是认真地思考当前的问题,做到了这四点,也就会掌握仁德之义了。这句话虽然是子夏说的,但也体现出孔子的观点,这里提到了四点,实际也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就是学和思,而笃志可以看作是学习的态度,切问可以看作为思考的表现。《论语·为政第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意为,只是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迷惘而无所知;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而不得解。这就是说,将读书与思考割裂开来单独进行都不会得到好的学习效果。《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表达的也是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孔子不仅认为学习与思考应当很好地结合,也强调应当将学习与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论语·学而第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达的意思也就是提倡不能仅仅关注于书面的学习,还要把学到的知识时时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34、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学记》
35、扩展知识:
36、“有教无类”
37、三、全面教育。
38、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教育。不应按照贫富贵贱、门第高低来区分对待,应一律平等。同时,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对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
39、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40、首先,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其物质产生水平已足以供养一批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与学的活动。
41、中国最早的教育思想是由孔子提出的。
42、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43、再次,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提供了教育内容与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需要。文字的创造是一个民族文化发达的主要标志之一。文字产生以后,为了了解文字记载的往事贤行,必须专门学习文字,这对学校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44、在孔子看来,“学”与“教”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和老师,不能有任何的松懈。正如他所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即“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的怎么样呢?”这是孔子在进行自我反思。作为教育者而言,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提高。在学习方面:第一,孔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学到的知识今天都掌握了吗?第二,孔子拥有勤奋学习的意念。即“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即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典籍,并且勤奋敏捷地去探求的人。”在教学方面,孔子也是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地去教授学生知识。
45、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他在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精湛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论,收集在记录其言行的《论语》一书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诸多非常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意义的教育理念和学习观点,这对当今的教育来说不啻于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4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擅于启发引导。
47、孔子的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3三人行,必有吾师焉4勤于思考5温故而知新6不耻下问7知之为知之,不知不为不知.主要的是因材施教。
48、此外,孔子还擅长因材施教,在教育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是以不同的教育。
49、在教学方法上面,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学与思结合求得知识的必要方法;此外,他还强调温故而知新,知识的获得建立于经常的练习与复习,这是正确的。
50、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5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应。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君子”。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52、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3、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他推广私人讲学,对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是有贡献的,他在实践中破除了等级地域和种族的界限,接收农家的子弟入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54、“不愤不启”是孔子的一种教学方法,语出《论语·述而第七》:“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知识,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同一范畴的其他各方面,那就不再教他去点拨。孔子提倡的是启发式的教学,认为教育不应当面面俱到地把知识的所有细节全部传授给学生,而是提纲挈领,将知识中基本的一面传授给学生,之后便主要靠学生自己去进行领悟。孔子看重的是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教师不应当越俎代疱,剥夺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应该在学生经过认真思考之后为问题的疑难之处所困扰的时候再去点拨,这样学生会取得显著的进步。
55、即孔子注重启发学生先自我思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与“思”结合起来。
56、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孔子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材。孔子把六经当作从教治国的重要工具。
57、一、孔子教育思想之一:德育----素质教育的重点。
5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
59、其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具有推动文化教育与社会进步的作用,并且是学校产生的必要条件。
60、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向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生产手段日益更新,生产工具日益进步,生活方式也不断变革。为了延续整个群体的存在,使在长期生产劳动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不致中断,就要将这些经验及时地传授给下一代,达就产生了最早的教育。承担这一教育任务的一般是群体中的长者。不过,由于原始社会时期文字尚未产生,所以教育还不可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当然也不可能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相应的制度,那时的教育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是一种口耳相传的白发活动。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61、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62、即现在的“素质教育”。孔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全方位的来塑造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行,而不是让其单方面发展。也不能只学习一技之长。
63、论语核心的教育是反求诸己!从自己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提升自己。
64、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65、中国的教育制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原始社会后期就已有教育的萌芽,经夏商周形成比较定型的学校,并建立了初步的学校教育制度,至秦汉时期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制度
66、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7、“不愤不启”
68、孔子在大半生的时间里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在《论语》中,主要内容是:
69、即对于教育者而言,一要永不满足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认真教诲,使受教育者能顺利地接受知识。
70、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71、(一)勤奋好学----治学的重要条件。
72、由此可以看出,正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到奴隶制国家建立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教育制度经历了从萌芽到产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