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代:宋作者:朱熹。
2、(盛唐·李白)
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4、诗人在作品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引人共鸣。
5、(五)爱国诗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状元及第。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9、(三)秋景诗
10、(1)直抒豪情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11、咏物言志诗:古人很喜欢咏物,寄托自己的感情,比如《咏柳》
1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3、【一年级下册】
1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5、咏物诗——托物言志——情在物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16、梅五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畿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1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8、词牌名是指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有固定的格式和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中旋律和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则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2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诗人的心志。如清代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21、(一)春景诗
22、【一年级上册】
23、小学词牌名的诗有《渔歌子》、《忆江南》、《长相思》、《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曲牌名)、《浣溪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24、①了解诗人写的是什么事。感怀诗往往是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如苏轼的《定风坡•沙湖道中遇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
25、(二)夏景诗
26、赠友送别诗: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比如《别董大》
27、《独坐敬亭山》
2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9、画(盛唐·王维)
30、(4)直抒欢快喜悦之情:“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无名氏《四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3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32、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视听结合、多感官结合。
3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4、③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在赏析感怀诗“抒怀”的特点时,不仅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更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不像有些诗作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名家却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鉴赏时要细细体会。
35、#(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未曾入仕。著作有《孟浩然集》
3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3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38、①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弄清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如阿鲁威的散曲《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39、②体味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感怀诗重点在于其“抒怀”的性质,也就是诗中作者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的叙述,而是比较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4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1、(四)冬景诗
42、借景——写景抒情诗——情景交融——情在景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4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44、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牧
4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46、回乡偶书(盛唐·贺知章)
47、#(1127年—1206年),号诚斋。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或“中兴四大诗人”)。一生作诗两万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48、不借助外物(直写情怀)——直抒胸臆——情在直接抒发的语句中。
49、所见(清·袁枚)
50、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1、杜诗中认为项羽如能忍辱负重,再回江东招兵买马,东山再起尚未可知,惜叹之意溢于言表。在政治家王安石眼里,理智战胜了情感,王安石客观地指出了项羽大势已去。李清照则是背负着亡国之恨、丧宝之痛,对金人入侵和一味求安、东渡保全自己的南宋政府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于是这位表弱骨刚的女子就借项羽当年垓下战败,不肯回到江东的事,讽刺南宋政府。
52、【二年级上册】
53、春晓(盛唐·孟浩然)
54、诗田园四时杂兴歌按题材内容可分为:
55、小池(南宋·杨万里)
56、#(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
57、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58、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5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6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61、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2、③推敲作者对待这件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诗人们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我们要仔细推敲诗人的态度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的《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及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感情不同,看待历史事件的态度也就不同。
6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4、即事感怀——叙事与议论或抒情结合——先叙事再抒情议论。鉴赏即事感怀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65、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6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7、草(中唐·白居易)
68、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9、(5)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明•文嘉《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流东,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70、山水田园诗: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比如《田园四时杂兴》。
7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7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73、村居(晚清·高鼎)
74、④分析作者咏史抒情时的写法。咏史诗的写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7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7、《春日》
7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9、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80、咏史诗——怀古咏史——借古讽今——情在古事与诗人所处环境的相通处。
81、下面分述其基本特征:
82、静夜思(盛唐·李白)
83、#(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84、(2)掌握诗词中主要的五种景与情的关系——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显景隐情和显情隐景(直抒胸臆),其中,情景交融有三种形式——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并茂。
85、在构思上,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有以议论引发的,如清•刘献庭的《王昭君》:“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
8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88、#(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有《李太白集》
89、咏史诗借古事古迹抒怀,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易逝,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诗人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概言之,借古讽今就是借用古代的事迹,从正面或反面讽喻诗人所处时代现实中的事,达到借古说今的目的。借古讽今,起到的效果是:委婉含蓄,富有说服力。
90、(3)直抒悲思愁绪:“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晚唐•罗隐《自遣》)
91、年代:唐作者:李白。
9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93、古诗中常见的五种题材类型:写情、咏物、叙事、怀古、写景。其对应的表现手法类型: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叙议抒情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94、(2)直抒愤世嫉俗之情:“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未休。”(清•诗丐《绝命诗》)
95、鉴赏咏史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96、山行(晚唐·杜牧)
9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9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00、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0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0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0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5、#(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著有《樊川文集》。
10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0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08、咏史怀古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比如《泊秦徽》
109、别塞战争诗: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比如《使至塞上》
110、③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111、②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位古人的意图所在。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看到赤壁,想起赤壁之战,自然想到了指挥这场战争并且以少胜多的周瑜,周瑜少年有为,而自己年过不惑却一事无成。
112、④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绘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11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11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1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17、①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11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119、【二年级下册】
120、小学古诗分类
121、赠刘景文(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苏轼)
1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
1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24、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
125、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厉声教《西溪小令二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