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经典文案 > 听雨声睡觉的诗句-摘抄97句

听雨声睡觉的诗句-摘抄97句

时间:2023-03-13 11:37:20

听雨声睡觉的诗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

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4、拟叩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5、阴连荷气润梦坠叶声凉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李清照〔宋代〕

8、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9、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10、一声声,一更更。

11、雨溅衣衫,轻抚脸庞,独立山巅,为谁不知,已泪千行,或泪或雨,无意在意,只愿远方,听闻他心。

12、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13、临安春雨初霁唐代陆游

14、雨点,有时轻盈,有时沉重,柔柔的飘过发丝却浑然不知,或者屋顶上的青瓦敲击出清脆的音符。

15、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玉嫌弃大观园中的荷叶已经残败,随口叨叨说破荷叶可恨,要遣人拔去。黛玉却偏偏和他争论,说平时并不喜欢李义山(李商隐)的诗,独爱这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于是宝玉听到黛玉的话便是圣旨一般,立刻诺诺连声说,果然是好诗句,留着破荷叶不用拔去了。  2、原诗是“留得枯荷听雨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字义山)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诗歌的意境比较委婉,用笔简练,以竹坞、亭槛、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

16、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17、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18、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19、这首苏东坡的词广为人知,首句便是“莫听”雨打树叶的声音,雨再大又有何惧?外物不足萦怀,在雨中一边徐行,一边吟啸,何等潇洒,何等无畏,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即便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依然可以我行我素、不畏坎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20、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21、忽听春雨忆江南。

2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3、万俟咏听雨时,感伤羁旅,思念家乡。诗人屡试不第,羁旅异乡时,适逢阴雨,一夜难眠,窗外的雨可不管忧愁的人喜不喜欢听,仍是不停地下着,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来。而诗人的愁绪如这不停歇的雨声一样,一夜不绝。

24、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

2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6、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27、巫山顶,有一亭,名曰听雨轩。脚下有湖,谓之听雨湖,历代名人游览于此,遗诗文若干,有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为证。山行崎岖而婉转,景色突兀而现,柳暗花明。暮色尤甚。惊之,异之。见者,流连忘返,未见,朝思暮想。多有惊叹大地造化,不知归途者。暮至黄昏,山下赏荷。风起,雨点点。沿路上。览美景,雨洗尘积,心旷而神怡。登顶入轩,薄雨蒙蒙。而后止,云骤去,满天星光,塘水汪汪。始觉,登高境,近则远,远则近。

28、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9、夜阑卧听风吹雨,偷得浮生半日闲

30、屏风围坐鬓毵毵,

听雨声睡觉的诗句

31、元·虞集

32、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雨轩原意指雨中的轩馆、雨中的轩辕、下雨时用于躲雨的亭廊;听雨轩指可以听雨、观雨的凉亭或茶馆。现多用于网名、博客名、网站名等。

33、芙蕖今自可怜尔阅秋霜

34、《次韵公实雷雨》

35、《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36、梦难成,恨难平。

37、诗句、古文相关:

38、译文: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的滋润着春天万物。

39、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唐代李商隐

40、《虞美人·听雨》蒋捷

41、这首词写出了少年、壮年以及晚年面对听雨的特殊感受,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雨声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作者的亡国愁情。

42、文簟泛清光柔飚引玉塘

43、添字采桑子宋代李清照

44、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姜夔

4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淅淅沥沥的夜雨,滴答出一个寒秋,也恰好将深深的思念,洒上我心头。

46、卧雨听轩是指封建历史朝代的文人名士对庭院某处建筑的命名。通常会用轩、斋、庐、居、阁、榭等表达建筑的制式称谓,前面加上雅号,形成完整的建筑体名称。

47、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48、出自:唐·杜甫《春夜喜雨》。

49、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50、宋·万俟咏

51、这首诗不同于陆游的其他诗作,没有豪唱,也没有悲鸣,没有愤愤之诗,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淡然的一声轻叹,悲叹世情浅薄。“小楼一夜听春雨”,单单看这句,是多么的充满意境和生活情趣。

52、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隔着窗户知道下起了夜雨,因为窗外芭蕉叶上响起了雨点声。

53、《听雨轩》

5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5、虞美人·听雨宋代蒋捷

56、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57、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58、现代意义

59、《红楼梦》中林黛玉曾说自己比较喜欢李商隐的这句“留得枯荷听雨声”,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韵别有一种美的情趣,而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的价值,但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蕴涵有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诗人“听”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常人难解其中滋味。

60、应该是卧轩听雨,躺在小亭子里,听雨落下的声音。

听雨声睡觉的诗句

61、雨轩的原意是下雨是用于多雨的亭廊。新时代赋予了听雨轩新的含义:

6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3、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64、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65、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66、惊雷势欲拨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67、诗句赏析此诗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全诗以景寄情,寓情于景,用笔极为简练,以竹坞、亭槛、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并且把作者对崔雍、崔衮两兄弟丧父之悲的同情以及诗人自己的寂寥之感含蓄地传递出来。

68、《秋寄从兄贾岛》唐无可

69、绛蜡摇光照暮酣。

70、雅之意:现在有听雨轩服饰,听雨轩饭馆等,借古诗句中浪漫幽雅来商化。

71、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72、不雅之意:现在经常有人将“听雨轩”用作“女厕所”的比喻意思,同样“男厕所”称为“观瀑亭”。有的谐称为"山水间"。这说明大家对于卫生间的重视程度。

73、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74、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75、我喜欢下雨。喜欢站在雨里淋湿了自己,因为这样就算你哭了也没人知道。

76、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7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8、定风波宋代苏轼

79、像卧雨听轩,就是卧听雨的轩廊这样的地方,表示风花雨雪的文雅之事。再如像:倚竹庐、藕香榭、霜菊斋等等,都是代表这样的古意建筑名号。

80、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81、《长相思·雨》

8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83、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84、以下为译文: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85、京国多年情尽改,

8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87、虞集听雨时,想起江南。虞集是元代的大学者,在京城为官多年,宦海沉浮后,性情尽改,忽然听到春雨淋淋的声响,忽然想念江南。江南春雨,是那么纯净美好,这是诗人的向往。

8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8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0、晚照多为影闲庭过一香

听雨声睡觉的诗句

91、《听雨》

92、《听雨轩坐秋》邓辅纶

93、空山新雨后

94、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95、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96、以下为全诗:《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97、这首词写于词人南渡之后,芭蕉已满中庭,叶叶舒卷,雨打芭蕉,声声入耳,也是很美妙的情景,奈何在伤心人听起来却“不惯”,只因心里的愁,只因心中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