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团结的诗词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宋·陆游
4、雄鸡一唱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6、《出塞》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8、出自宋代蔡伸的《苏武慢·雁落平沙》
9、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1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1、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2、《过零丁洋》
1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4、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7、释义:二人同心,其锋利足断坚硬的金属。同心的意思,是说二人精诚团结,心意齐同,其气味的相投。
18、唐·杜甫
19、及至当今,环顾世界,种族纷争各不容。
20、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2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2、宋·岳飞
23、宋·辛弃疾
24、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5、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2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7、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8、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未没,黯黯见临洮。
2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示团结的诗词
31、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32、《题西安邸》
33、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34、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35、《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6、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合交融。
37、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38、它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是团结的象征和标志。
39、平沙日有关爱国的古诗
40、民族大团结的诗词有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诗句“万方乐奏有于阗”描写民族大团结,共和国庆的热闹场景。
41、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42、出自唐代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
43、清·丘逢甲
44、五十六个民族,携手共创盛世繁荣。
45、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46、团结才有太平音。
47、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4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9、《己亥杂诗》
50、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5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54、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
55、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56、团团和气皆群友
57、《春愁》
58、出自唐代韦应物的《新秋夜寄诸弟》
59、追秦皇汉武,团结稍逊;唐宋明清,进步难同。
60、二、《沁园春·民族团结进步》——付正江
表示团结的诗词
6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62、全词如下:
6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6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6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6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6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68、乐而欲歌已忘忧
69、结识相知解我愁
70、《夏日绝句》
71、诗句:同舟共济解释:这句诗句表达了大家在同一条船上,面对同一个困境时,必须相互合作,携手共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共同目标的精神。
72、这一切,唯党的领导,方得始终。
73、各族儿女,团结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
7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5、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76、清·龚自珍
77、宋·文天祥
78、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79、看中国,民族大家庭,手足与共。
80、有关爱国的古诗
81、唐·王翰
82、快意花间一壶酒
8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4、一、《七绝·题民族团结柱》
85、宋·林生
86、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87、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88、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铁航天,入地升空。
89、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90、出自:西周的周文王姬昌所作的《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表示团结的诗词
9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92、各个族人都盼望,
9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94、宋·李清照
95、《满江红》
96、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97、《从军行》
98、《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99、《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0、《凉州词》
101、《示儿》
102、保家卫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3、连起长龙连起心。
10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05、根根相望敬如宾,
10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07、《塞下曲》
10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9、唐·王昌龄
11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1、内以保家族,外以扬名誉,高山在所仰,今人岂殊古。——怂·李觏《名男曰参鲁以时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