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顿开的用法
1、回答问题: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2、二、用法不同
3、首先,豁然开朗的主语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而茅塞顿开的主语是人。其次,虽然这两个词都可以做谓语和定语,但豁然开朗还可以在句子里做宾语;而茅塞顿开可以在句子里做状语。另外,豁然开朗比茅塞顿开更偏正式,而茅塞顿开含有褒义。
4、“茅”,普通话读音为máo。“茅”的基本含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引申含义为姓。
5、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6、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某事突然明白
7、【成语辨析】:“茅塞顿开”与“恍然大悟”有别,“茅塞顿开”一般用于经别人点拨而猛然理解;“恍然大悟”则可用于经过自己学习思索而突然明白。
8、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9、这几个词语的意思都是表示突然一下子明白过来了
10、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11、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12、茅塞顿开的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13、亦作“茆社”。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
14、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
15、【近义词】:恍然大悟
16、【灯谜】:恍然大悟
17、【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18、豁然开朗原来是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它主要强调领悟道理后的感觉,同时也有开阔明朗的意思。
19、茅塞顿开
20、【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21、【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22、醍醐灌顶
23、(5)他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6)在读大学的四年中,姐姐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24、[语出]《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25、【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26、【成语注音】:ㄇㄠˊㄙㄜˋㄉㄨㄣˋㄎㄞ
27、【拼音代码】:msdk
28、醍醐灌顶,拨云见日如梦初醒
29、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30、【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茅塞顿开的用法
31、【使用举例】:袁太守和庄太守听了,方才~,彼此相视而笑。(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
32、【成语辨形】:茅,不能写作“矛”。
33、[近义]茅塞顿开
34、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35、一、古今意不同
36、组词造句:前茅(4)王敏学习很卖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37、[例句]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38、茅塞顿开原来是指一下子打开了被茅草阻塞的路,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它主要强调疑惑被解开了,思路通了。
39、成语解释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40、这一般指的是刘备见到了诸葛亮后,与之进行了著名的隆中对后,所引起的剧烈的心理波动的情景,由此可以有很多成语可以联想到,如三顾茅庐,指点江山,鞠躬尽瘁,三生有幸,有凤来仪,三分天下,逐鹿中原,鼎足而立,顾此失彼,呕心沥血,棋逢对手等等
41、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42、成语解释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43、【举例造句】: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44、【反义词组】:如坐云雾、大惑不解
45、在日常使用中,“茅”也常做名词,表示茅屋,简陋的居住,如茅轩(茅舍)。
46、【英文】:suddenlyseethe
47、茅屋、茅草、茅店、茅棚、茅房、茅厕、白茅、茅庐、茅坑、茅舍、
48、【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对某事突然明白
49、组词,茅塞顿开
50、这两个成语,它们的意思是比较接近的了,不过使用它们的时侯代表的意思则会有着许多的不同了;豁然开朗主要指的是:在做某件特定的事情的时侯,由于多种多样的因素造成了经历了曲曲折折的路程之后在突然之间发现了最后的出路;茅塞顿开茅塞则更多指的是:某个人的心里面有着一个特定的事情在反反复复的思考的时侯,在猛一瞬间得到了解决办法或者是答案了。
51、扩展资料:
52、恍然大悟
53、[máoshè]
54、组词,茅草屋
55、【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56、【歇后语】:麻黄汤发汗
57、豁然开朗出自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的意思是:洞口钻进去。开始很窄,勉强可以走一个人,又走几十步,就开阔明亮起来。豁然,也形容学习上有所领悟,例如《大学》:“一旦豁然贯通。”开朗,也形容性格乐观向上,如《晋书·胡奋传》:“性开朗,有筹略。”豁然开朗,也用来比喻经过学习、思考或别人的帮助,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58、【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59、你对我的指教真的是令我茅塞顿开,这一刻我真的是让自己痛彻心扉,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一定会让自己认真改正起来
60、máosèdùnkāi
茅塞顿开的用法
61、茅塞顿开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后来,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也用到了茅塞顿开: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道天下大势,谋划三国鼎立。刘备听完后便谢道:“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于是,茅塞顿开便用于形容思路受到启发而想通了。
62、亦作'茆社'。
63、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使我想到了成语恍然大悟。
64、【近义词组】:豁然开朗、如梦初醒、茅塞顿开
65、【拼音读法】:huǎngrándàwù
66、【成语正音】:塞,不能读作“sài”。
67、详细解释
68、恍然大悟:【基本解释】: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69、《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孔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燾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洁,黄取王者覆四方。”《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功臣无立锥之地,子弟君不使之人。徒分茅社,实传虚爵。”宋苏轼《皇叔皇兄追封制》:“没享茆社,所以宠绥其子孙。”参见“茅土”。
70、豁然开朗和茅塞顿开在古今意和用法上存在区别,具体区别见下:
71、我的家庭特别的贫穷,我住在一间茅草屋里,但是我觉得贫穷不能够限制我的想象,也不能够限制我人生当中学习的机会,我的人生一直都在努力奋斗着。
72、【成语繁体】:
73、huǎngrándàwù
74、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75、【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76、【拼音】:máosèdùnkāi
77、【反义词】:冥顽不灵
78、[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79、基本解释
80、茅堂、茅赋、茅塞、琼茅、青茅、前茅、茅盈、茅檐、茅旌、茅草、茅门、茅山、茅棚、茅鸱、茅椽、茅社、茅君、茅坤、茅扉、茅斋、茅栋、茅屋、茅柴、茅庐、茅寮、茅房、茅盾、茅厕、茅搜、茅庵、苴茅、藉茅、焦茅、菁茅、菅茅、结茅、茨茅、独茅、衡茅、缚茅、草茅、屮茅、白茅、包茅、苞茅、仙茅、香茅、鸭茅、隐茅、瘴茅、田茅、诛茅、茅缩、茅蒲。
81、【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忽然开窍
82、tíhúguàndǐng
83、成语解释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84、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85、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86、[释义]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87、组词造句,茅屋、茅草、茅店、23、远琴近到似曾相识,窑上之人不由挺身凝听,那茅屋之中晚炊忙碌的主妇,也个吸引出门来探,由此感怀而神伤,想那大姑之瑶琴,已然地下埋葬有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