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经典文案 > 兵不厌诈优选31句

兵不厌诈优选31句

时间:2023-03-15 14:44:06

兵不厌诈

1、兵不厌诈的意思是用兵打仗不排斥使用阴谋诡计来获取胜利,也用来形容巧妙的手段欺骗人。兵不厌诈出自《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2、兵不厌诈【解释】:诈:蒙骗.用兵作战可以经常使用伪装;以迷惑对方.在兵法中被称作诈.比喻在作战时战胜敌人;要靠谋略.【出处】:《韩非子·难一》:“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3、在兵不厌诈中,“兵”是指用兵打仗,“厌”是排斥、拘泥的意思,“诈”是欺骗、诡计的意思。生活中常用兵不厌诈来形容统帅,对于行军打仗不拘泥于礼节,愿意使用欺诈的计策去对付敌人。

4、商场上竞争激烈,兵不厌诈的招数层出不穷。在我们还无法从中判断真假时,切莫轻举妄动。

5、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6、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计篇》

7、打仗主要是战胜敌人,并不厌诈敌人,越骂我们越狡猾,越说明我们做的对极了。

8、译文:走路要走平坦的康庄大路,作战却不能拒绝诡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才能使敌人疑神疑鬼,防不胜防。智者能使敌暗我明,因此才能我敌死,出奇制胜。变化无穷,使人完全无法掌握,指使为轨道卷。

9、兵智,兵不厌诈。

10、此计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所谓“兵不厌诈”指出了用兵时为了制胜敌人,在策略上使用诡计的必要性。曹操战胜吕布后,即带刘备回到许都。

11、兵:用兵,军事;厌:嫌弃,排斥;诈:诈术,欺骗。在军事战术上指尽量的用欺骗的手段来迷惑对方。也指用巧妙、伪诈的手段蒙骗人。

12、兵不厌诈的意思是用兵打仗常常用诡诈之术,以收到出其不意,克敌制胜的效果。引申为在为人处世方面、做事业方面,也常常采用瞒天过海的招数。

13、《韩非子·难一》:“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14、兵不厌诈,将贵知机。

15、道取其平,兵不厌诈,实虚虚实。疑神疑鬼,彼暗我明,我生彼死。出奇无穷,莫知所以。集诡道。

16、刘备不甘心寄人篱下,就用计迷惑曹操。后来刘备借口截击袁术,逃离许都,打败袁术,杀了曹军将领车胄,夺回了徐州,又策动袁绍起兵伐曹。

17、指的是用兵不嫌弃用期骗诈术的方法,语出战国韩非《韩非子·难一》。比喻打仗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期诈的策略或手段来克敌制胜。

18、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罢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19、【示例】:打仗就是要战胜敌人;~;敌人越骂我们狡猾;越说明我们做得对极了.

20、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21、兵不厌诈为三十六计中的十二计。

22、兵不厌诈,是战场上出奇制胜的权谋,善于用兵者无不深谙此道。

23、兵不厌诈是指用兵时用欺骗的手段骗敌方,从而取得胜利,出自于《韩非子》。

24、兵不厌诈战场上一定要小心谨慎一点。

25、意思是指用巧妙的手段欺骗他人,

26、“兵不厌诈”是一句常见的成语,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故老者不厌其诈。”意思是:兵是奸诈之道,老将士们都不厌其诈。这句话形容军队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诡计,老将士们对此十分了解,所以也就不厌其诈了。也就是说,“兵不厌诈”指的是军队的诡计,比喻在必要的时候,无论多么诡计、多么狡诈,都可以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27、解释:带兵打仗虚虚实实,多用假象隐瞒真相。将帅可贵之处在于把握时机,洞察敌方意图。

28、是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

29、兵不厌诈是用兵理念,不是具体计策,不在《三十六计》中。

30、兵不厌诈是出自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娇之;失而劳之,亲而离之。

兵不厌诈

31、是的,孙子兵法自从问世以来,便让许多军事家加以研究和运用,研究熟悉者大都运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人依据孙子兵法又制作了“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