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掩耳盗铃原文
1、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2、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3、【汉语释义】: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遮蔽,遮盖。
4、古时候有一个贼,去盗窃别人的响铃,但是这个贼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自己堵住耳朵去偷人家的响铃,这是一个多么愚蠢的动作,由此,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一句成语,叫做掩耳盗铃。
5、掩耳盗铃打一数字?我猜应该是数字“152”!即掩耳盗铃,要捂耳朵。即代谐音“152”!
6、答:我猜应该是数字“152”!即掩耳盗铃,要捂耳朵。即代谐音“152”!,掩对应数字0,耳对应数字2,也可以是5,铃对应数字0,盗就不知道是什么了。我是这样理解的。
7、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8、【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9、掩耳盗铃打一数字是2
10、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自知》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11、因为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耳朵就像2的形状
12、掩耳盗铃打一数字,可以是2,也可以是52。掩耳盗铃原文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走之,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遂掩其耳。现用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13、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14、【辨形】铃;不能写作“玲”。
15、【结构】偏正式。
16、【用法】含贬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17、故事寓意
18、【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反义词】开诚布公【辨析】~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但~专指“自己欺骗自己”;而“自欺欺人”除了“自己欺骗自己”以外;还有“欺骗别人”的意思。
19、掩耳盗铃打一数字——答案:2。掩耳盗铃yǎněrdàolíng【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20、【正音】耳;不能读作“ér”。
21、这个数字是20。耳,读(er)有点谐音就是2啦。0的话就简单啦。铃,就读(ling),(ling)就是0了
22、耳谐音为“2”,故掩耳盗铃打一数字可以是2。这里是指捂住耳朵,可以谐音为“5”,耳朵谐音为“2”,故掩耳盗铃打一数字可以是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