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
1、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2、(3)第④段除了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请任选这两种说明方法中的一种,说说有什么作用?
3、②艾,是端午节的主角,端午节的别名“艾节”,就是以艾命名的。端午,又称端阳,其时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一并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自古至今,艾在端午中受到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
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6、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
7、端午佳节粽飘香,午赛龙舟神飞扬。安祭前贤屈原日,康殒垂泪汨罗江。
8、⑤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作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9、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10、又是一年端阳到,龙舟竞渡粽叶飘。
11、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2、(1)文章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用?
13、《节令门·端阳》
14、《端午日赐衣》杜甫
15、艾在端午①《诗经•采葛》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其中的“萧”与“艾”都是现在的艾。艾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
16、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最准确的是“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出自宋代苏轼《浣溪沙•端午》。把端午节妇女按民间习俗过节刻画得十分精准。
17、诗经中没有关于端午节的句子。因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是在战国时期。而诗经是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产生的诗歌总集。所以时间出现的时间要比端午节出现的时间更早,因此诗经中没有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18、④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的药用价值。
19、清·李静山
20、行人面带三春色,负者语含五福兆。
2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22、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3、(2)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常”能否去掉,为什么?
24、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25、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26、③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每年端午节之际,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27、回首汨罗屈子处,千载谁人与寂寥。
28、高门处处垂青蒲,晧腕盈盈绾丝绦。
29、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