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经典文案 > 谓的意思-集锦124个

谓的意思-集锦124个

时间:2023-03-30 14:00:20

谓的意思

1、◎告诉:人谓予曰。

2、一之谓甚[yīzhīwèishèn]

3、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4、回:回环,曲折环绕。

5、莫:不。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6、称呼;叫做:称~。何~宏观世界?

7、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8、壑:山谷。

9、出处:《宋书·五行志二》:“义熙三年中,小儿相逢于道,辄举其两手曰‘卢健健’,次曰‘斗叹斗叹’,末复曰‘翁年老,翁年老’。当时莫知所谓。”

10、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11、环:环绕。

12、渔:捕鱼。

13、称呼,叫作:称谓。何谓人工呼吸?

14、解释如下:

15、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

16、谓指的是表示“说”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说”或“称”。

17、乎:相当于“于”。

18、预:预先。指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19、谓予不信[wèiyúbùxìn]

20、莫知所谓[mòzhīsuǒwèi]

21、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22、②说。《石钟山记》:“因得观所谓石钟山者。”

23、芳:香花。

24、出处:《诗经·王风·采葛》:“谓予不信,有如日。”

25、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一经觉察,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26、酣:尽情地喝酒。

27、称谓[chēngwèi]

28、说的。如“此其谓也。”即“说的就是这。”

29、译文: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30、勿谓言之不预[wùwèiyánzhībùyù]

谓的意思

31、称呼,叫作。

32、于:在。

33、”这句话的意思是“鲁国的人听到消息,说齐国的军队快要到了,都非常害怕不安。

34、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35、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的句子成分。

36、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37、“谓”在古文中最常见的用法有:

38、谓-释义:说。

39、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40、陈:摆放,摆设。

41、⑤是;说的是。《醉翁亭记》:“太守谓谁?”

42、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43、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稀疏的绿荫。

44、晦:阴暗。

45、③叫做;称为。《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46、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47、皆:副词,都。

48、自谓意思是自己认为。

49、伛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50、潺潺:流水声。

51、寓:寄托。

52、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53、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54、谓(謂)wèi

55、①告诉;对……说。《鸿门宴》:“请往谓项王,言沛公不敢项王也。”

56、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57、年又比较高:年纪又是的。

58、叫做;称为。《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59、例如:“鲁人闻讯,谓齐师将至,皆惊恐不安。

60、是;说的是。《醉翁亭记》:“太守谓谁?”

谓的意思

61、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62、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说,“我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醉翁’,并且用这个号给亭子命名。”

63、秀:茂盛,繁茂。

64、作:建造。

65、滁:滁州,即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66、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重新命名。

67、而:表承接。

68、然:的样子。

69、另外《自谓》是宋朝诗人白玉蟾所作诗词。

70、“谓”的古义有多种,最常用的的意思就是“告诉,对……说”,有时也解释成“说”。叫做,称为;以为,认为;是,说的是等。

7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72、此外,还有“意料”、“以为”的用法。

73、自谓中自是自已,谓指称呼。自谓是指自已的称呼。自:第一人称代词,指自己。自又有开始的意思,又由此虚化为介词,表示由、从等。

74、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75、说;告诉:勿~言之不预也。

76、洌:水(酒)清。

77、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78、发:开放。

79、开:消散,散开。

80、尤:格外,特别。

81、山肴:野味。

82、说:所谓。无谓。可谓神速。

83、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分、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母亲、老师、首长等;称呼;述说;陈述。

84、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85、造句:先学好称谓是最重要的。

86、以为;认为。《赤壁之战》:“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87、此句意思就是:(其他学生问道:)“为什么这么说呢?”

88、谓基本解释

89、翼然:像鸟伸直翅膀一样。

90、说。《石钟山记》:“因得观所谓石钟山者。”

谓的意思

91、得:领会。

92、太守自谓也”的“谓”意思是称作、命名。这句话意思是太守(欧阳修)用自己的号来命名这个亭子(醉翁亭)。这句话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93、〔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的句子成分。

94、告诉;对……说。《鸿门宴》:“请往谓项王,言沛公不敢项王也。”

95、《醉翁亭记》注释

96、◎说:所谓。无谓。可谓神速。

97、归:聚拢。

98、野蔌:野菜。蔌,菜蔬。

99、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100、◎〔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的句子成分。

101、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无法提供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102、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

103、谓是问的意思。出自《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比较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104、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105、◎称呼,叫作:称谓。何谓人工呼吸?

106、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107、叫做、称为。如“皆谓之天门。”即“都管它叫天门。”或“都称它为天门。”

108、④以为;认为。《赤壁之战》:“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109、告诉。如“文谓礼曰”,意思是:张文告诉郭礼说。这种情况也可解释为“对……说。”如“谓之曰”即“对他说”。

110、太守自谓也的谓是什么意思

111、酿泉:一座泉水的名字,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

112、出自《论语》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13、暝:昏暗。

114、在古代文言文中,谓还可以用作“是”、“乃是”、“就是”等意思。

115、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这里名词作动词,形成一片浓密的绿树。

116、曰:叫做。

117、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18、文言文中“谓”的意思是:告诉;对……说谓拼音:wèi释义:

119、整句话是:有什么意义?所以谓指意义,含义,意思

120、告诉:人谓予曰。

谓的意思

121、辄:就。

122、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123、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

124、注意:“谓”不能简单解释为“说(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