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对仗句大全
1、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2、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4、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5、(李商隐《无题》)
6、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7、"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8、儒林孟子先生是,墨者夷之后代传。
9、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10、古典诗词,在对仗上要求严格,主要有字数相等、字意相对、词性相同、节奏相应、结构相称和内容相关等六个要求。
11、《千丈岩瀑布》
12、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例如: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4、七律的对仗有个口诀: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有无与虚实,死活并轻重。上去入声皆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虚对实,实对虚。七律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相同,句法结构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15、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16、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例如:
17、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18、此外,除四联平仄对仗外,七律二三联的词性必须对偶,即同词性对偶,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水对大渡桥,拍对横,云崖对铁索,暖对寒,对偶工整。
19、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20、《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21、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例如:
22、(皇甫冉《婕妤怨》)
23、诗词对账口诀: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2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25、(杜甫《八阵图》)(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26、七律对仗有两个方面,一是七律的八句四联,每联的声调平仄必须对仗,这个对仗有宽有严,宽的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论,但二四六必论。
27、玉虬垂处雪花翻,四季雷声六月寒。
28、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29、凭槛未穷千丈势,请从岩下举头看。
30、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例如:
诗词对仗句大全
31、古诗词对仗的形式
32、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33、七言老意苍松蟠,百金古字青霞镌。
34、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3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6、(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3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38、"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39、答:诗词的对仗如下:
4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42、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43、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44、(孟浩然《宿建德江》)
45、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46、月明如昼露叶浓,锦帐名郎笑语同。
47、红云灯火浮沧海,碧水楼台浸远空。
48、白发蹉跎欢意少,强颜犹入少年丛。
49、(王之涣《登鹳雀楼》)
5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1、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52、(王维《送别》)
53、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5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55、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少。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作者自便,并无定规。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
56、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57、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58、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59、《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慧觉方丈》
6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