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彝族:招待客人以酒为上品,凡有客人到家,都要热情劝酒,倾心相谈,有“无酒不成敬意”之说。如果主人敬酒不喝,则会被认为看不起主人。每逢过年过节,彝家的姑娘、妇女就把“杆杆酒”(在酒坛里插入用细竹子做成的吸杆,通过吸杆饮用)放在家门口,热情劝过往行人吸饮,因而人们常说:“甜不过彝家杆杆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
2、婚姻方面,主张男女“婚姻无贫富,必择善良”,不重门第、富贵,而注重双方的品德和才貌。举办婚礼时要请阿訇念“尼卡哈”(阿拉伯语,意为结合),写“依扎布”(证婚书)。
3、锡伯族: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分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4、清真寺内严禁穿鞋进入。
5、入席,谦让年长者如坐上席。上饭菜之前,主人首先要上盖碗茶。倒茶水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这样做,一方面表示这盅茶不是别人喝过的余茶,另一方面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要起立,双手接茶盅。进餐时,上席长者先动筷子,其他人才能进食。
6、回族是一个非常好客而热情的民族,有着"持家从俭,待客要丰"的优良传统,重视待客礼节。当家里来了客人,主人立即起身相迎让座,献上香茶。当南主人与客人愉快交谈时,女主人则到厨房准备丰盛饭菜款待客人。就餐前,要先洗手。
7、有时候主人为表示亲切,会用左手拉着对方右手边走边说。
8、忌送带妇女图片及妇女形象的雕塑品。
9、塞尔维亚,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塞尔维亚国土总面积为88361平方公里(含科索沃),首都贝尔格莱德。与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北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经其境内。
10、不戴面纱的妇女忌进清真寺,忌男女当众拥抱接吻,妇女在陌生人面前要戴面纱。
11、丧葬方面,称死亡为“无常”或“归真”,称尸体为“埋体”,普遍实行土葬。提倡速葬、薄葬,没有随葬品,禁用棺椁。人死后用清水洗净尸体,穿“克凡”(
12、不能单独给女主人送礼,也别送什么东西给已婚的女子。
13、回族:在日常生活中,见面都要问安,穆斯林之间的问候,问者要说“色俩目尔来孔”,答者要说:“安色俩目”,也可简化为只说“色俩目”。在宗教场合或晚辈见到长辈,在问“色俩目”的同时,还要右手平放胸前鞠躬。客人来访,要先沏茶,还要端上瓜果点心或自制面点招待,而且所有家庭成员都要来与客人见面、问好。若遇上老年客人,还要烧热炕请老人坐,并敬“五香茶”或“八宝茶”。送客时,全家人都要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对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才分手。
14、一般选择“禽食谷、兽食草”,且貌不丑陋、性不贪婪懒惰、偶蹄反刍的牛、羊、驼、兔、鹿、獐、鸡、鸭、鹅、麻雀和鱼、虾等为食,并且除水产物外,须念“台思米”,断喉宰杀方可食用。狼虫虎豹熊、驴马骡猪狗、狐猫鼠蟒蛇、鹰鹞鸷鲨鲸及动物之血、自死动物属禁食之列,尤其禁食猪肉,一般也不饮酒。
15、全国多数居民信奉东正教,少部分人口信仰罗马天主教或伊斯兰教,个别人不信教,属无神论者。教徒恪守教规,信奉神灵,习惯佩挂如“十字架”项链等饰物。绝大数塞尔维亚人将东正教圣诞节和东正教新年列为最重要、最喜爱的节日。
16、回族婚姻习俗
17、在沙特阿拉伯,一般人在外多以握手问候为礼。如果双方(指男子)信仰一致或热情友好则以左手搭在对方右肩上,然后左右贴面三次。
18、塞尔维亚人见面的称谓与问候比较讲究,要在姓氏前冠以先生、夫人、小姐和头衔等尊称。只有在家人之间、亲密朋友之间才称呼其名。
19、不同民族的礼仪的特点:
20、音标可以写成/sala:m/后一个元音a:的发音类似于英文的“all”伊朗官方语言波斯语,你好跟不少伊斯兰教国家的问候比较接近
21、回族自形成以来,把讲礼貌作为共高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礼俗方面,回族人民热情好客,重视礼节。亲友、熟人相见,要互道“色俩目”(祝福和问候之词)。路人相遇,总是谦恭礼让,请老年人、长辈先行。
22、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严格的一神教,故其风俗习惯大都与此密切相关。
23、阿拉伯人很讲究礼尚往来。由于他们很富有,送礼时显得慷慨。他们喜欢金色,喜欢用钢笔作为礼物。去阿拉伯人家做客时,可以带些受欢迎的美国和德国制品。
24、交换礼物时,用右手或双手,忌用左手。
25、苗族: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鹅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候。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级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如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
26、与阿拉伯人初次见面就送礼,可能会被认为是行贿。
27、阿昌族:讲究礼貌,尤其对老年人非常尊敬,人们无论集会或在家里,只要有老年人走过来,都要站起来让座,表示尊敬和欢迎。客人来访,必以家中最好饮食热情款待。
28、不要送带有动物形象的东西,他们认为动物会给人带来厄运。
29、切勿把用旧的东西送给他们。
30、饮食生活方面,主食米、面。主要食物有蒸馍、烙饼、馕、包子、饺子、汤面等。逢年过节,喜食油香、馓子等油炸食物。肉食方面,受伊斯兰教及中国传统文化中“食可养性”观念影响,通过“审物之形象,察物之义理”,
31、回族丧礼习俗
32、热情好客的`回族人
33、塞尔维亚宗教与习俗
34、由于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与习俗存在着差异,各地区,各民族的礼仪因而也存在各自的特色,具有民族地域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仪文化,我国疆土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其风俗习惯,礼仪文化各有千秋,比如见面问候的行驶就不大一样。有脱毛点图治愈的,有拥抱的,有双手合十的,有手捂胸口的,更多的还是握手致意,这些礼仪形式的差别均是由不同地方风俗文化所决定的。
35、当客人道别时,回族总是满脸笑容,并一再挽留,一直将客人送出自家大门。在回族村寨,当别人请你作客时,要答应他,不能随便谢绝。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应邀,要讲清原因,表示谢意。
36、回族餐桌礼仪
37、应邀到主人家做客时可以带些小礼品,如糖果、工艺品等。
38、藏族:十分重视馈赠,凡遇喜庆,必互相送礼致贺。哈达是必备的高贵礼物,多为丝织品,白色居多,也有淡黄色和浅蓝色的。在相互交往中,必热情款待,送别亲友,常敬青稞酒,唱酒歌,把哈达挂在亲友的脖子上,然后相互亲切的碰额、亲脸,以示热情致意良好祝愿。说话很讲礼节,用语分普通语、敬语和最敬语。为尊重对方,一般都用敬语、最敬语,如有疏忽,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39、回族饮食礼仪
40、塞尔维亚人饮食习惯上以塞尔维亚民族特色的西餐为主,也非常喜欢中餐。
41、塞尔维亚人喜欢邀请熟悉的客人或朋友到郊外或旅游胜地进行游览、休闲活动,促进交流,增进相互感情。期间,一定举行宴请,无论在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宴请上,主人都要盛情邀请客人品尝当地酿造的烈性果酒,并相互祝酒。
42、塞尔维亚人喜欢送花,送礼之花有玫瑰、百合等。菊花为“墓地用花”。
43、在塞尔维亚约会,一般须事先约定,贸然到访属于不礼貌行为,拜访相互递交名片。到家里拜访,一般习惯送实物礼品或鲜花。重要节日习惯相互送礼,礼品一般为酒类、鲜花及经典套装系列办公文具等,递交礼品时,要当面拆掉包装纸,展示并介绍礼品内容。
44、塞尔维亚民族主要信仰东正教
45、席间,不说污言秽语,不挑剔食物,不要向碗里吹气,也不要用筷子在碗乱搅动,要小口进食。饮水时,不连接吞咽,不能对着杯盏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
46、塞尔维亚人热情、豪爽、喜欢交友,在社交场合衣着整齐、得体。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要与被介绍过的客人一一握手,并报出自己的姓名。在亲朋好友之间相见时,习惯施拥抱礼,相互亲吻脸颊。
47、中国各个民族礼仪习俗
48、蒙古族: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让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是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捧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火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49、按穆斯林的习俗,该国忌食猪肉、有贝壳的海鲜和无鳞鱼,肉食不带血。
50、别送酒类礼品。
51、阿拉伯人喜怒莫测,性情暴烈,容易冲动,固执己见。为了使对方高兴,阿拉伯人常许诺自己办不到的事,而外来人在不了解情况时也常信以为真。
52、普米族:普米族热情好客,客人若在盛夏来访,主人当着客人的'面宰杀猪、羊、鸡、鸭、以示诚心;客人离去时,主人要送客人一块猪腿肉,称为“散份子”;在婚丧和集会时,要用牛角杯盛酒敬客,并以客醉为体面。盖新房时,亲友邻里前往帮忙,主人只待以酒饭,不给报酬。
53、你好,塞尔维亚全国多数居民信奉东正教,少部分人信奉罗马天主教或伊斯兰教,个别人不信教,希望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