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制陶瓷的过程分为哪几步
1、练泥:采取瓷石,用铁锤敲碎到鸡蛋大小的块状,再用水碓舂打成粉状,经过淘洗,去除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
2、晒坯:把加工成型的坯,摆放在木架上进行晾晒。
3、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4、瓷器都是以瓷石和瓷土(高岭土)为基本原料烧制而成的。先人们最初是在生活中发现经火烧过的泥土会变得十分坚硬,并在千百次实践后发明了陶,在烧制陶器原料选择中发现了瓷石瓷土并烧制成了瓷,瓷石瓷土具有烧成瓷器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和特性。将采集到的瓷石瓷土利用专门工具进行粉碎磨细。例如在古代用巨碾或巨石锤在石臼内把原料舂细。
5、三、拉坯
6、二,氧化分解阶段,温度大约在300到950℃,主要进行的是陶瓷胚釉的物理化学变化,包括质量减轻、强度降低、结晶水排除、有机物与硫化物氧化、碳酸盐分解、石英晶型转变等。
7、十、成瓷
8、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9、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10、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11、你好,陶瓷是一种通过高温烧制粘土制成的材料。其制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2、将装饰绘画好的器坯上釉之后装入匣钵就可入窑烧制。一件完美的瓷器烧制成功与窑的形状,装瓷匣钵入窑后的摆放位置、烧成温度的高低、窑内火焰燃烧的化学变量等都有极大关系。不同时期,不同瓷质的瓷器烧成温度是有差异的,其平均烧成温度在1100℃-1300℃之间。因此,必须将瓷坯按窑内前后左右、上中下的不同温度位置码放,才能烧成各具特色的瓷器。
13、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具精雕细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
14、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
15、★素烧法:表面不上釉的作品,直接烧成称为素烧。素烧可以保留陶瓷作品上的手工痕迹,显现材质的自然和本质的美。陶的素烧温度为900~1150℃。瓷的素烧温度为1100~1310℃。
16、步骤是:采集瓷石瓷土;粉碎磨细瓷石瓷土,将采集到的瓷石瓷土利用专门工具进行粉碎磨细;陶洗澄淀细瓷粉;制作瓷坯,将坯泥放在制坯工具上;装饰绘画;均匀上釉,将装饰完毕的坯胎上釉;入窑烧成。
17、烧制瓷器的过程:
18、一、淘泥
19、成型:将泥状物制成所需形状,可以使用手工或者机器成型。
20、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21、(六)入窑烧成:
22、九、烧窑
23、施釉:普通圆器一般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是用吹釉。
24、三,高温阶段,温度大约在950到最高烧成温度,此时胚体开始出现液相,釉层开始熔融。
25、★乐烧法:乐烧采用二次烧成的工艺技术。第一次素烧,温度为700~900℃。再上釉,用低温二次烧成。
26、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27、一,预热阶段,温度大约在300℃以下,主要进行的是胚体的预热和胚体残余水分的排除。
28、坯胎成型后,匠师们据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物的审美需要进行装饰绘纹,方法多种多样,如刻、划、印、绘画、雕塑等。刻划纹饰需在坯胎将干未干时用竹刀等特殊工具进行,印花或雕塑需在坯泥较湿时进行制作,而绘画则是在胎体凉干后进行,根据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原料绘制,如釉下青花用钴料,釉里红用铜料,五彩、粉彩等釉上彩则是用不同彩料在烧成的瓷器素面上再行绘画,然后经低温反复烧而成。
29、(三)制作瓷坯:
30、(二)陶洗澄淀细瓷粉:
烧制陶瓷的过程分为哪几步
31、★氧化焰法:调整烟道阀门,保证窑内空气充足,定时添加燃料,使燃料在空气中彻底烧尽,由于窑炉氧气充足,则形成氧化焰气氛。
32、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33、陶瓷的九种烧成方法
34、将装饰完毕的坯胎上釉。在不同时期所用的釉料不同,上釉的方法也不同。例如拓(涂)釉法,用笔或刷子蘸釉浆后涂于素胎之上;吹釉法,用管筒据需要,一端蒙细纱,蘸釉浆后吹于胎体之上,多次反复至均匀乃成;浸釉法,一般用于胎体外部施釉时,手持器坯浸入釉浆中轻轻上下拉动或左右转动,借坯体的吸水性让釉着附在胎坏上;荡釉法,把釉浆注入器坯内,上下左右旋荡胎体,使釉浆均匀附上器坯内壁,壶瓶、罐类容器常用此法;此外还可将坯体放在旋轮上施釉,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釉浆散甩到器坯内壁上,故称之为轮釉法。
35、★柴烧法:一种用木柴直接烧陶的方法。因柴火直接在体坯上留下自然的“火痕”和木柴燃烧后的灰烬落在作品表面形成的“落灰釉”,使得作品色泽温润且有变化。
36、二、摞泥
37、将坯泥放在制坯工具上,一般是转轮,也有模框等,由已熟能生巧的工匠们妙手做成各种器物晾干。当然制作的方式方法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如由先古时期的泥土涂抹,泥条盘(圈)筑到利用慢轮进而快轮旋制,如果是大件器,则需分上下两截分别拉坯,然后用胎浆或胎泥连接成整器。
38、利坯:把坯覆放在辘轳车的利桶上,边转动车盘,边用刀旋削,当坯体的厚度适当即可。
39、五、修坯
40、拉坯:把泥团摔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顺着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基本模样。
41、★釉烧法:釉烧分两次烧成,陶瓷坯体经过一次素烧后再上釉,用低温二次烧成,使釉完全融化,烧成温度为900~1000℃。
42、准备原料:将粘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水,搅拌成泥状物。
43、★熏烧法:熏烧采用素烧和烟熏二次完成的工艺技术。在素烧完成后再选用木屑、树枝、报纸等作燃料产生浓烟,通过坯体表面的缝隙使碳素附着于作品表面,形成自然的斑迹效果。
44、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45、★本烧法:陶瓷作品坯体表面上釉后,用高温一次性烧成,使坯体完全烧结,釉料完全融化,称为本烧。烧成温度为1100~1350℃。
46、刻花:使用竹子、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干坯体上刻画花纹。
47、烧制:将干燥的陶瓷放入窑中进行烧制,烧制温度根据陶瓷的种类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为1000-1400摄氏度。在高温下,粘土中的有机物质被烧掉,水分被蒸发,使得陶瓷变得坚硬、不易破裂。
48、(五)均匀上釉:
49、四、印坯
50、把加工成极细碎的石土瓷料倒入或方或圆的陶洗池内进行陶洗。具体作法是依山就势,利用斜坡,从高而下建三、四个池子(多至五、六个),将细碎瓷料倒入池子化成泥浆,水浆经不同池子顺势流向低池子中,粗大的瓷料先沉淀,最细的瓷料沉淀在最低的池子内,蒸发水分后成泥块状,也就是制瓷坯泥。多次揉和后即可用来制作瓷坯了。
51、四,高火保温阶段,主要作用是减少制品不同部分、同一部分表层及内部的温差。五,冷却阶段,降温过程中液相凝固、石英晶型转化、胚体逐渐固化。
52、干燥:将成型好的陶瓷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让其自然晾干,以去除水分。
53、一)采集、粉碎瓷石瓷土:
54、以上是最基本的流程,每个流程中间还有许多小工序,自己做的话,可能选泥画坯上釉等步骤就可以省了。
55、八、上釉
56、(四)装饰绘画:
57、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58、★还原焰法:当温度加速升温至高温阶段,放低烟道阀门,使窑炉供养不足,炉内碳素增加,形成还原焰气氛。
59、烧窑:先把陶瓷制品装进匣钵里,烧窑时间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还要测看火候,由此决定停火时间。
60、七、画坯
烧制陶瓷的过程分为哪几步
61、六、捺水
62、冷却:烧制完毕后,窑内的温度需要逐步降低,以免陶瓷因为温度变化过快而破裂。通常需要等到窑冷却到室温后才能取出烧制好的陶瓷。
63、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64、印坯:印模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把晾到半干的坯,覆盖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再脱模即可。
65、★盐烧法:坯体在高温时,将氯化钠直接撒入在燃烧的窑炉中,氯化钠开始挥发,产生纳蒸气,这种纳蒸汽同陶瓷坯体表面的铝与硅产生反应,熔融成釉形成带有肌理的透明釉。
66、准确的说有五个阶段:
67、一般来说,烧制之前要先拉坯,作出形状,为了瓷器可以致密不漏水,需要进行施釉的行为,然后放入窑内,经过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煅烧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