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名言精选 > 司马迁的散文名篇【74句精选】

司马迁的散文名篇【74句精选】

时间:2024-05-10 06:45:23

司马迁的散文名篇

1、《国语》: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齐、晋、郑、楚、吴、越等8个国家的史事。

2、名句: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4、《曹刿论战》:又名《齐鲁长勺之战》。它叙述了春秋时代齐鲁两国在长勺的一次战争,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歌颂了曹刿的政治军事才能。长勺之战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艺术上,精心剪裁,重点突出"论战"主题,行文跌宕多姿,语言精炼。

5、“国别”有《国语》《战国策》,“编年”有《春秋》与《左传》、《资治通鉴》,“纪传”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6、坊额则由韩城籍书法家强汉山在1944年题写

7、重点问题

8、《秦晋?之战》:记述了战国时代秦晋间争夺霸权的一次大战的前后经过,通过蹇叔哭师和秦师骄纵轻狂的描写,指出了秦军失败的必然性。人物形象鲜明,从人物言行中写出了生动的个性,精心构思,结构浑然一体,外交辞令巧妙精美,隽永含蕴。

9、《易经》卦、爻辞:《易经》是巫卜之类编著起来的卜筮书。其中的卦、爻辞,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记事文字比甲骨文卜辞更完整,有更多的文学色彩,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萌芽发展阶段。

10、代表作品

11、《国语》

12、历史作用

13、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思想倾向的写作方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表现出修辞学的发展,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所谓"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字,也称之为春秋笔法。

14、有谁能像司马迁那样有着广博的学识、深刻的眼光、丰富的体验、雄伟的气魄的呢?试问又有谁像司马迁那样具有大量的同情,却又有那样有力的讽刺,以压抑的情感的洪流,而使用着最造型的史诗性的笔锋,出之以唱叹的抒情诗的旋律的呢?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再没有第二人!

15、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16、《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说明要广泛听取意见,修明政治,才能称雄诸侯的道理。文章具有笔调轻灵,语言精炼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生动的心理描写,比喻贴切的艺术特点。

17、《战国策》的史学价值

18、简要介绍

19、甲骨卜辞:殷商时期的记事文辞,记事虽简短,但文句已形成初步的语言规律,是记叙散文的雏形。

20、甲骨卜辞: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记言、记事的简短文字,是殷商时代进行占卜时在龟甲兽骨上的简短记录。文句虽简短,却形成了初步的语言规律,可以说是记事散文的萌芽。

21、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2、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是所有有成就的人最真实的写照。这个单元中,我们学到的四位名人,也都是靠着这句话,经过自身的努力,才有所成就的。

23、《战国策》作为一部史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叙事不记年月。《战国策》反映的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思想,它真实记载并颂扬了游说之士的活动以及他们的奇谋异策,对当时统治阶级和政客们的权谋、狡诈、角逐作了客观的暴露;也记载和歌颂了某些有政治远见、坚持正义、不畏的人物和他们的生动事迹。

24、《冯谖客孟尝君》:通过士人冯谖为孟尝君营造"三窟",使孟尝君相位稳固的事迹,颂扬了"士"的智谋及其在战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颂扬了冯谖争取民心的政治卓见。这段文字的艺术特点是:情节曲折、细致,富有故事性;运用烘托手法,刻划了一个有胆识的策士形象,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安排情节结构。

25、名称:历史散文

26、《左传》的文学成就:①善于叙事,精于剪裁,叙事方法多种多样。叙述历史事件富有故事性。②长于叙写战争,往往围绕战争背景、战前准备、战略战术运用等方面展开叙写,如秦晋?之战、晋楚?之战、齐鲁长勺之战(曹刿论战)。③善于在叙事中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具体手法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通过补叙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对比描写、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④《左传》语言的主要特点是洗炼、简洁、准确、流畅,极富表现力。

27、有志者,事竟成,他经过了13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52万多字的巨著,他也名垂青史。

28、他继承父亲遗志,编写《史记》。

29、国语》、《战国策》、《晏子春秋》等,对后世》极似《左传》、平原君、魏公子等列传又极似《战国策》。《春秋》的褒贬是非以及《左传》直书无隐的精神,一直为司马迁以来的良史所继承,成为过去史学家撰著的原则。从司马迁起,史家之有论赞,也是受了《左传》的启示。《左传》的作者常常通过"君子"或他人之口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这种手法也为后来史家所秉承。

30、《战国策》

司马迁的散文名篇

31、《战国策》释名:是一部秦汉人所纂集的历史著作,已无作者之名可考,大约最初只是战国时代各国史官和一些游说之士记录下来的文稿、史料,后经汉代学者刘向汇集整理,共三十三篇。因为它的内容主要是记录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策谋的,故定名为《战国策》,还有《国策》、《短长》、《事语》等异名。《战国策》亦是分国记事,时代起于战国初,终于秦并六国后,共二百四十年左右。

32、司马迁使中国散文永远不朽了!司马迁使以没有史诗为遗憾的中国古代文坛依然令人觉得灿烂而可以自傲了!司马迁使他的笔下的人类的活动永远常新,使他的笔下的人类的情感,特别是寂寞和不平,永远带有生命,司马迁使可以和亚历山大相比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显得平凡而黯然无光了!

33、阿炳,一个旧社会里的伟大音乐家,他创作的《二泉映月》是一首不朽的乐曲;郑和,明代杰出的航海家,曾带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司马迁,西汉文学家、史学家,他受了酷刑,还坚持写成的《史记》,成为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34、后来正直敢言,为李陵说情,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大刑。

35、司马迁祠河山之阳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散文,收录在《韩昌黎集》中。这篇文章是一篇吊念和纪念司马迁的祭文,描述了司马迁一生的坎坷和坚贞不拔的精神,以及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36、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37、《战国策》的文学成就:①注重人物形象描写,善于以人物性格发展为中心安排结构,叙述情节,描写人物;以事件为中心,发展情节,在事件中展示人物性格。②善于叙事,故事性强,善于细腻描写;长于人物性格刻划。③语言富艳华彩,对话生动,叙事铺张夸饰。

38、《左传》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9、生死观: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40、《战国策》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41、产生与发展

42、《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录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丘明所作。《左传》和《国语》是中国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43、《尚书》有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指秦焚书后,汉初儒者搜集到的29篇文章,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坏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已被证明是伪作;今文《尚书》也有一些值得怀疑的篇章。

44、《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载书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主要记录了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言行。

45、《国语》是按国别记载历史的著作。作者据传也是左丘明。《国语》侧重于记载各诸侯国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一些谏说言辞。《国语》反映了春秋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

46、《尚书》: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它是殷周官方文告汇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散文总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内容主要是君臣的讲话、誓辞、政令的记录,其文辞简约,有比较完整的结构,某些地方使用了比喻等手段,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特征。但其文章多是口语记录,语言古奥,艰涩难读。代表篇章有《盘庚》等。

47、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8、从甲骨文到《春秋》,展示历史散文在各阶段的发展轨迹。以后相继出现了以散文形式写历史的著作,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历史散文的发展,已很成熟了。

49、春秋三传:指解释和补注《春秋》的三部历史著作《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公羊传》和《谷梁传》是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而《左传》则只是仿照《春秋》内容却比《春秋》广泛丰富得多的新史书。

50、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

51、《国语》《战国策》

52、《国语》的文学成就:①文学简明质朴。②作为记言为主的史书,它保存了当时大量口语,生动传神,谏对之辞写得十分出色。③有些篇章故事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5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54、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55、产生文学时期

56、《左传》

57、《左传》释名:《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是在《春秋》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补注历史事件原委的著作。据传统说法,作者是左丘明。《左传》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评价历史。《左传》又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的文学成就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借鉴,影响深远。

58、海伦•凯勒在她一岁半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尽管这巨大的不幸降临到她的头上,但她并没有放弃对有声有色世界的追求。在沙利文和萨勒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59、《郑伯克段于鄢》:集中描述了郑庄公家庭内讧的历史。这篇散文叙述了统治阶级家庭内部为争权夺利而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情形,暴露了他们自私虚伪和贪婪狡诈的本质。故事脉络清晰,人物刻划尤为鲜明生动。结构完整,对话简洁。

60、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大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史记》,《报任安书》等。

司马迁的散文名篇

6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62、历史散文

63、报任安书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一片书信体文章,文中表达司马迁的生死观的句子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意思是,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

64、名词概念

65、先秦文学

66、历史散文:指先秦时期记述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为主的散文著作。

67、他本不想苟活,但想到当时《史记》,还没有完成,只好忍辱负重。

68、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找到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矢志不渝这些可贵的精神品质。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69、《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在修辞技巧方面,表现出很深的功夫,一字之用竟会"寓褒贬,别善恶",选词炼字,十分精细。

70、楼兰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命运紧密相连。在《史记》中,司马迁将楼兰描绘为“一城一地,四万余人”,它是“西域36国之一”。当我们透过历史的散文,尝试解读楼兰的故事,我们就能够看到它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看到丝绸之路的影子。

71、《国语》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72、《尚书》的内容,大多是一些誓词、文告、贵族的告诫之词,也有一些对事物的客观记述。《盘庚》古奥难读,保存的原貌也较多,主要是记述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三次讲话。类似的还有《大诰》、《洛浩》。《顾命》是一篇记述成王死、康王即位的仪式的文字,叙事清晰,井井有条,初具记事散文的规模。

73、《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的历史大事,相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74、司马迁《史记》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时,楼兰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时的楼兰受月氏(zhī)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改由匈奴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