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历史名人是谁
1、刘备东吴作女婿——乐不思归
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3、安禄山起兵—反了
4、庞统当县官——大材小用
5、诸葛亮江东斗群儒——独占鳌头
6、刘备投曹操——寻找时机
7、张飞买刺猥——人又刚强,货又扎手
8、曹操为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9、周瑜诸葛亮——忌贤嫉能
10、武则天的面手—不公开
11、关羽走麦城——终身悔恨
12、刘禅遇邓艾——自缚请降
13、宣统坐江山—只有三年
14、董卓吕布夺貂禅——争风吃醋
15、刘备离曹赴徐州——逃之夭夭
16、陆逊入八卦阵——迷途不知返
17、王恺斗石崇—甘拜下风
18、齐桓公用管仲—不记前仇
19、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20、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21、孙策向袁绍献玉玺——借兵兴国
22、草船借箭——只借不还
23、关羽华容道上放曹操——知恩报
24、刘禅上朝误斗鸡——顾此失彼
25、郑人买履—生搬硬套
26、关羽下葬——首身分家
27、萧何追韩信—连夜赶
28、袁绍用兵——优柔寡断
29、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30、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歇后语的历史名人是谁
31、渐渐地,人们将和尚的帽子作为一个比喻,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者人物的特点。
32、袁绍待许攸——疑而生妒
33、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34、曹操兵败赤壁——遗恨终身
35、康熙替父还债—碗(晚)了
36、孔夫子的弟子—贤(闲)人
37、慈禧太后听证—专出鬼点子
38、申公豹的嘴—搬弄是非
39、周瑜杀蔡瑁、张允——曹操代劳
40、关羽洛阳赴王直宴——文进武出
41、徐庶投曹操——尽孝不尽忠
42、草船借箭属孔明——历史误判(实属周瑜)
4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4、诸葛亮伐孟获——征战不如心战
45、刘禅封安乐公——乐不思蜀
46、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47、孙权向曹操献关羽——嫁祸于人
48、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9、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50、吕不韦拥立秦王庄襄王—奇货可居
51、邓艾率兵过秦岭——九死一生
52、刘谌与刘禅划界线——殊途不同归
53、诸葛亮为周瑜造兵器——草船借箭
54、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55、汪精卫照镜子—一幅好相
56、伍子胥过昭关—“更添”三分愁
57、曹操天下归司马——白忙一场
58、曹操唱京剧——满脸奸诈
59、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60、诸葛亮辅刘禅——聪明帮糊涂
歇后语的历史名人是谁
61、孙坚回江东——猛虎归巢
62、曹操找王垢借物——杀头稳军
63、姜太公—好准啊
64、黄忠打头阵——宝刀未老
65、落风坡前见庞统——死而复生或青史留名
66、张飞战马超——①棋逢对手②白花脸杀黑花脸
67、徐庶进曹营——苟且偷生
68、诸葛亮兄弟争国事——各为其主
69、诸葛亮华容道上用关羽——有意放曹
70、刘备庞统入西川——生离死别
71、木兰从军—女扮男装
72、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
73、魏延妄喊谁杀我——自取灭亡
74、诸葛亮帮蜀国——鞠躬尽瘁
75、周瑜计除蔡瑁、张允——借刀
76、曹操见诸葛亮——一生未有
77、匡衡凿壁—借光
78、吕布为人——见利忘义
79、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80、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81、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千军
82、楚王戏宴子—自讨没趣
83、刘备曹操论英雄——各怀鬼胎
84、老海瑞上金殿—为民请命
85、王麻子的剪刀—货真价实
86、关兴杀王番章——报仇雪恨
87、诸葛亮说周瑜——请将不如激将
88、秦桧杀岳飞—罪名莫须有
89、狄仁杰的门生—桃李满天下
90、孙二娘开店——进不得
歇后语的历史名人是谁
91、西施坐飞机—美上天了
92、谢安复职—东山再起。
93、比干丞相—没心
94、陆逊夷陵败刘备——少年老成
95、周瑜招亲——反中诸葛亮算计
96、霸王请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97、赵云曹营救阿斗——横冲直撞或勇冠三军
98、刘关张桃园结义情——同生共死
99、关羽门前耍大刀——挑战高手
100、诸葛亮得姜维——将遇良才
101、秦始皇收兵器—高枕无忧
102、司马懿装病——暗藏杀机
103、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104、和尚的帽子歇后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寺庙文化。在寺庙里,和尚戴着特殊形状的帽子,以示身份和尊贵。而歇后语是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幽默的语言形式,常用于谚语、俗语和笑话中。将寺庙文化中的和尚帽子形象与幽默的歇后语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有趣的表达方式。通过和尚的帽子歇后语,人们可以引起笑声,同时也传递了某种哲理和人生智慧。这种形式经过时间的积淀,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独特符号和民间传说之一。
105、淳于琼守乌巢——小材大用
106、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07、王佐断臂—留一手
108、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109、刘备复仇败夷陵——倾国倾城
110、管宁割席—断交
111、刘备招亲——玩假成真
112、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113、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是个谚语,谚语与歇后语都是熟语的一种,都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但是谚语与歇后语还是有不同,谚语类似于成语,一般由一两个短句组成,而歇后语类似于谜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歇后语通常说出前部分而歇去后半截,比如: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114、诸葛亮失街亭——用人不当
115、孙策急火攻心——意气丧命
116、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117、诸葛亮唱“空城计”——急中生智
118、蒋干盗书献曹操——包藏祸心
119、张勋复辟—痴心妄想
120、司马昭笑刘禅——乐极生悲
歇后语的历史名人是谁
121、曹操遇蒋干——背时或倒霉
122、周瑜打黄盖——打在黄盖的身上,痛在周瑜的心上
123、曹操躲马超——落荒而逃
124、司马昭之心——篡国诡计
125、高俅当太尉—一步登天
126、孟母三迁—望子成才
127、刘备襄樊撤军——拖泥带水
128、刘备陶谦让徐州——你推我攘
129、王番章向关兴问路——鬼使神差
130、王安石画圆圈—留下一个尾巴
131、曹操接许攸——赤脚相迎
132、曹操对诸葛亮——又爱又恨
133、刘备投袁绍——委曲求全
134、张飞发怒——气冲斗牛
13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36、这样的创造方式反映了中国人传统的幽默与智慧,也展示了人们对和尚文化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
137、陈宫离曹操——反目成仇
138、司马懿铁笼山火中遇大雨——绝路逢生
139、曹操看张松——以貌取人
140、曹操用关羽——真心实意
141、周瑜火攻遇东风——天作之合
142、关羽死后看太阳——日出日落
143、孟获归顺诸葛亮——心服口服
144、和尚的帽子歇后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寺庙文化。在古代,和尚在修行时通常会戴一个圆顶的帽子,称为“方巾帽”。由于和尚形象在民间流传甚广,人们对和尚有一种固定的刻板印象。因此,和尚的帽子成为民间笑料和戏仿对象。
145、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内柔外刚
146、周幽王点烽火台—千金一笑。
147、王羲之的字帖—别具一格
148、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
149、周瑜配小乔——郎才女貌
150、来俊臣的高个儿—请君入瓮
歇后语的历史名人是谁
151、徐庶为曹操献计——自食其言
152、冯妇打虎—重操旧业
153、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154、曹操用母得徐庶——四两拔千斤(军)
155、刘谌自刎——与国共存亡
156、关羽出席鲁肃宴——单刀赴会
157、杨国忠做宰相—冰山难靠
158、和尚的帽子——“平不拉塌”。这是一句歇后语,原意是和尚没有头发,支撑不起帽子来,引申为个人没长进、做事情没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