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背景
1、“德国古典文学”是指1794年歌德与席勒合作到1805年席勒逝世这段时间他们两人所创造的文学。
2、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並列,称之为《人曲》。
3、“狂飙突进”时期文学(1770—1785)。文艺理论家约翰.高特夫利特•赫尔德尔(1744—1803)是“狂飙突进”运动纲领的制订者。“狂飙突进”运动是一次全德性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过积极作用。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是它的代表作家。
4、全剧变成真挚热情的姑娘迷娘,跟轻浮但颇具魅力的费琳娜,和威廉纠缠在一块儿的恋爱故事。
5、在商贾云集、世风开放的佛罗伦萨,薄伽丘曾一度放荡不羁,追求声色犬马的享乐,直到父亲破产后撒手人寰,薄伽丘才如梦初醒,浪子回头,节衣缩食地赡养家人。薄伽丘初露锋芒时,以诗歌见长,但比起他的挚友诗人彼特拉克那清新、流利的诗歌,薄伽丘自愧不如,于是专心致力于创作。
6、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
7、十八世纪德国文学的三个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1700—1770)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德国的民族文学。约翰•克里斯托佛•高特舍特(1700—1766)的文学主张。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1729—1781)的文艺理论著作和美学思想。莱辛的戏剧创作和悲剧《爱米丽雅•迦洛蒂》(1772)。
8、这些故事批判了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世界上第一部短篇集。
9、他们崇尚自然,追求主观情感的抒发。他们要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采取多种形式对社会丑恶现象和专制暴改进行抨击和揭露;他们歌颂生命,歌颂自由,赞美爱情。
10、《少年维特之烦恼》用艺术手法揭露了社会的全部腐败现象,指出了社会弊病中最深刻的根源。”“歌德完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11、写作意:
12、十八世纪德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妥协性与思想软弱性。
13、意大利文学史上,能与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的,就是薄伽丘的《十日谈》。薄伽丘(1313〜1375年)的父亲是佛罗伦萨的商人,母亲是法国人,他是意大利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学者,对拉丁文和当时流行的俗语也掌握得炉火纯青。
14、据说瓦格纳对这部作品也深感兴趣。该作品有喜剧收场的法国版和悲剧式的德国版两种,前者是为上演喜剧的巴黎喜歌剧院所写的。由于当时的成功,又为别的歌剧院(特别是德国)写作悲剧式的终场。
15、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16、世纪,德国的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成果的影响下,提出了博爱、平等和自由,这对欧洲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段时期,封建贵族专横暴虐、腐朽没落,人民的生活非常的困苦,思想也受其压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7、该作品讲述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十天讲了100个故事。
18、原来,在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的一个清晨,7个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在教堂遇到了3个英俊而富有热烈激情的青年男子。7位中的3人是他们的情人,别的几位和他们还有亲戚关系。他们决心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这座正在走向的可怕城市。
19、写作背景:
20、《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于1350~1353创作的短篇集。
21、《迷娘》(又译作《梅娘》)虽然取材自歌德的《威廉·麦斯特尔的学生时代》,原作中的主题、也就是威廉的人生哲学,在这部歌剧中几乎不曾提到。
22、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大批的尸体运到城外。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写下了一部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短篇集《十日谈》。当时,《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和但丁的《神曲》齐名的文学作品,也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这部为什么称为《十日谈》呢?原来,在佛罗伦萨闹瘟疫期间的一个清晨,7个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在教堂遇到了3个英俊而富有热烈激情的青年男子。7位中的3人是他们的情人,别的几位和他们还有亲戚关系。他们决心带着仆人,离开佛罗伦萨这座正在走向的可怕城市。他们相约,两天后到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别墅里去躲避瘟疫。那里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有翠绿的树木环绕,还有曲折的走廊,精致的壁画、清澈的清泉和悦目的花草,地窖里还藏着香味浓郁的美酒。这10位年轻人每天不是唱歌弹琴,就是跳舞散步。在暑气遍人的夏季里,他们坐在绿草茵茵的树荫下,大家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优秀动听的故事,以此来愉快地度过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光,他们一共讲了10天,10天合计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谈》
23、这种改变尽管在德国遭受非议,但是轻快、感伤又优美的音乐却受到世人的热爱。
24、故事第一:西班牙国王手下有一个骑士,屡立功劳,但从未蒙受赏赐,甚感不满;国王设法证明,这是他自己命运不好,而不能怪国王;然后再给他重赏。
25、“古典”时期(1786—1805)是德国文学的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是歌德和席勒。约翰•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的作品“洋溢着对整个德国社会挑战的叛逆的精神”(恩格斯)。《强盗》(1780—1781)的批判精神和抗暴精神。《阴谋与爱情》(1784)反映了封建贵族和市民阶级的冲突,真挚的爱情与宫廷政治阴谋的矛盾。恩格斯认为,《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26、《十日谈》,乔万尼·薄伽丘所著。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文学作品。
27、您好!谢邀!
28、当时德国政经落后,社会上依然是上升的资产阶级和没落的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德国古典美学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他们主要目标是要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寻求自由。
29、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大批的尸体运到城外。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写下了一部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短篇集《十日谈》。当时,《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和但丁的《神曲》齐名的文学作品,也被称为《神曲》的姊妹篇。这部为什么称为《十日谈》呢?
30、这次运动具有强烈的叛逆性和反抗性,对德国的社会现状的改善和民族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少年维特之烦恼》正是受这次运动精神的影响,在作品中极大的表现了具有时代性的狂热突进精神。
歌德的背景
31、长篇诗剧《浮士德》是歌德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它的创作延续了将近60年之久。第一部完成于1806年,第二部1831年完成。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后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 歌德运用浮士德这个16世纪传说中的人物,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和社会观点。浮士德老博士独自在中世纪的书斋里研究学问,穷年累月,一无所获。他为此非常烦闷。魔鬼靡非斯特在天上和上帝打赌,要把浮士德引入魔道。一大,靡非斯特来到浮士德面前,同他订立契约:他甘愿作浮士德的仆人,使浮士德摆脱烦恼,感到满足,但就在感到满足的一瞬间,靡非斯特不再是奴仆,而浮士德将反为靡非斯特所用。靡非斯特用黑色外套变成一朵浮云,载着浮士德一同出去游历世界。历经种种磨难和考验,在浮士德100岁双目失明时,终于让他在改造自然的事业中得到满足,喊出了一句“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便死去了。按照契约,浮士德感到满足时即应归靡非斯特所用,但天使们却把他抢救到天上去了。 歌德借用浮士德的经历,抒发了自己对未来理想世界的信心。靡非斯特代表腐朽落后的势力,它是罪恶和黑暗的化身,他施展种种伎俩,阻止浮士德向上的要求,斗争的结果,新兴的进步力量走向胜利,腐朽落后的东西归于灭亡。 人们高度评价了这部巨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将它列入世界伟大名著之列,和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悲剧相媲美,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作品。 1831年8月83岁高龄的歌德,终于完成了《浮士德》一书的第二卷。第二年3月28日,这位文学匠在安乐椅上安然离去。 《浮士德》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那时,德国就出版了名为《约翰·浮士德的一生》的故事书,讲述了浮士德与魔鬼订约,漫游世界,享尽各种人间欢乐,最后惨死于魔鬼之手的故事。文艺复兴以来,不断有人利用这一传说来进行创作。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家马洛写过《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8世纪德国作家莱辛、克林格尔也都写过有关浮士德的作品。在德国还演出过由浮士德故事改编而成的木偶戏和其他戏剧。 歌德少时即看过有关浮士德的木偶戏和故事书,上大学时,就萌生了创作《浮士德》的想法。1773年,他开始了构思;1775年,写作了一些片断,后因魏玛之行而中断。从意大利回国后歌德促和鼓励下,《浮士德》第一部于1806年完成。而席勒已于一年前逝世。此后,歌德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酝酿和构思第二部,并从1825年起集中精力写作,到1831年,即歌德逝世的前一年,第二部终告完成。《浮士德》的创作历时六十年之久,其间,世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歌德自己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一切,都反映在这部跨时代的巨著之中。对于时代和歌德本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具有总结意义的作品。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剧情梗概如下: 魔鬼靡非斯特与上帝打赌,认为人类无法满足的追求终必导致其自身的堕落。上帝却以为尽管人类在追求中难免会犯错误,但最终能够打到真理。于是由魔鬼下到人间去诱惑浮士德。 浮士德此时已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学者。他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钻研各种学问,以求洞解自然奥秘。然而至此垂垂暮年,他才恍然悟到这些知识毫无用处,而自己处身其中的书斋实在形同牢狱,使自己与大自然隔离了。他痛苦得想要,到另一世界去寻求出路。复活节的钟声唤回了他生的意志,把他引到郊外,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大自然和自由欢乐的人群中,他深受鼓舞。回到书斋翻译《圣经》时,竟然与"泰初有道"的思想发生抵触。这时,他从效外带回的卷毛犬化为书生出现在面前,浮士德问他的真实身份,他说自己是“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其实他就是魔鬼靡非斯特的化身。魔鬼答应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重新开始人生有历程,条件是一旦他感到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浮士德与魔鬼订立契约。 魔鬼带浮士德来到魔女之厨,饮下魔汤,使他变成了翩翩少年,恢复了情欲。随后他们来到一个小镇,浮士德与平民少女玛甘泪发生恋情。玛甘泪对浮士德一往情深,为了幽会,他无意中给母亲服了过量安眠药,致使老人死去。她的哥哥瓦伦丁又死在浮士德的剑下。在慑于社会舆论的重压而新手溺死了与浮士德所生的孩子后,玛甘泪身陷囹圄,被判死刑。其时浮士德正与魔女欢会,闻讯后赶来营救,但玛甘泪已精神失常,甘愿受刑而无意逃走。浮士德在悔恨中离去。上帝宽恕了善良的玛甘泪。第一部到此结束。 第二部开始,浮士德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治愈了心灵的创伤,随魔鬼来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宫。其时王朝一片混乱,上层社会荒淫腐败,百姓啼饥号寒,铤而走险。而浮士德获得皇帝的宠信,以多发行纸币之法缓解了财政危机。皇帝异想天开,要求浮士德召来古希腊美女海伦以供观赏。魔鬼施展法术,于是香烟缭绕之中出现了海伦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幻影。浮士德对海伦一见倾心,当帕里斯拥抱海伦时,浮士德妒意大发,用魔钥去触帕里斯,幻影立刻消失,浮士德昏倒在地,魔鬼驮起他溜出宫廷。 官场黑暗令浮士德对政治大失所望,使他转而追求古典美的宁静与和谐。魔鬼将他带回书斋。浮士德的学生瓦格纳在曲颈瓶里造出了人造小人何蒙古鲁土。何蒙古鲁士领浮士德到希腊寻找海伦。二人结合,生下一子名欧福良。欧福良的形象是以英国诗人拜伦为原型的,他生来喜爱高飞,渴望战斗,听到远方自由的呼唤,他如闻号令,奋不顾身向高空飞去,不幸陨落在父母脚下。海伦悲痛欲绝,不顾浮士德的苦留,腾空飞去,只将她的白色长袍和面纱留在了浮士德的怀中。它们化为云朵把浮士德托到这保,飞回了北方。浮士德对古典美的追求,又似幻灭而告终。 浮士德在空中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顿时产生了征服大海的雄心,借魔鬼之力,他帮助一个皇帝平定了叛乱,得到一片海边的封地。按照浮士德的命令,魔鬼驱使百姓为他移山填海,变沧海为桑田。此时,浮士德已是百岁的老人,忧愁使他双目失明。魔鬼命死魂灵为他掘墓,浮士德听到铁锹之声,还以为是群众在为他开沟挖河。想到自己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他不由得脱口赞道:“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浮士德依约倒地而死。魔鬼正要夺走他的灵魂,这时天降玫瑰花雨,化为火焰,驱走了魔鬼。天使将浮士德接至天上,见到了圣母和已为赎罪女子的玛甘泪。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浮士德的形象还有更高的哲学涵义。这主要表现在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辩证法意识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两种矛盾冲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发展历程,更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地克服障碍、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勇”前进的可贵精神。“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与“肉”,自然欲求和道德灵境,个人幸福与社会责任之间的两难选择。这些二元对立给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个有待解决的的内在的严重矛盾。在《浮士德》中,这一矛盾贯穿了主人公的毕生的追求,体现为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和他与靡非斯特的冲突的相互交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浮士德的内心冲突同时也是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的内在化的体现,而他与靡非斯特的矛盾冲突则同时也是他内心冲突的外在化体现。在与靡非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温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揉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是一部无可指摘的完美之作。从思想上看,它有将政治革命消极为精神探索,将社会改造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倾向,这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软弱和妥协的本性,以及它作为剥削阶级的掠夺性。从艺术上看,内容庞杂,用典极多,象征纷繁,使作品艰深隐晦,令人索解为难。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给一般读者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32、“狂放突进运动”的发生就是对这一点的充分证明。这次运动的矛头直指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制度对婚姻、对个性的束缚,是德国的进步青年对封建专制制度一次最激烈的反抗。
33、故事第一:恰泼莱托临终时编造了一篇忏悔,把神父骗得深信不疑,虽然他生前无恶不作,死后却被人当作圣徒,被尊为“圣恰泼莱托”。
34、1348年,可怕的“黑死病”肆虐欧洲,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国人口锐减,人们都认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纷纷到教堂去忏悔、祷告。薄伽丘的《十日谈》便在这期间问世,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讲述的是在佛罗伦萨闹疫期间的一个清晨,7个美丽年轻而富有教养的,在教堂遇到了3个英俊而富有热烈激情的青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