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资料
1、《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戏》,1774年
2、·《恋人的情绪》(恋爱剧),1768年创作,1806年复印
3、《论艺术和古代》(6卷本,和梅耶(JohannHeinrichMeyer)合作),1816年至1832年
4、意思:在读书方面费力了,在写文章方面就省劲了。
5、《论色彩学》(科学论文),1810年
6、歌德即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7、《在所有美好的时刻》(共机会分会会歌),1775年
8、《当回报最亲爱者的时候》(为保守秘密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1816年
9、《威尼斯警句》,1790年
10、《私生女》(悲剧),1804年
11、其他的读书名言:
12、意思:读书,既需要字面的理解,也需要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只有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把感官所得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你才能真正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是登峰造极。歌德是想告诫我们,死读书是书呆子,只会照本宣科,甚至是画蛇添足,称为大家的笑柄。
13、意思:读书的方法就是要慢慢来、一点一点进行。多读几遍,遇到问题多思考。
14、《潘多拉》(为节日创作的戏剧),作于1807年/1808年,1817年复印
15、《欧文和埃尔米勒》(配唱戏剧),1775年
16、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歌德《歌德名言》
17、《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始于1807年,1821年复印,增订版1829年原文
18、《箴言和沉思》,1833年(遗作)
19、意思:人并不是靠出生来决定拥有的财富,努力学习,学习到的知识总是自己的财富,任何人也夺不走的。
20、虽然证据有限,但是一种主流猜测认为歌者所在的文明是一个古老的硅基或碳基文明。而随着文明的进步,它们逐渐进化为依靠虚拟交互生存的虚拟信息化文明。但是歌者文明仍然保有一定比例的活性个体(如长老和歌者)来辅助运作一些虚拟生命无法完成的任务,其证据正是基于中两个个体之间的对话和对歌者自身的描述。
21、《神,英雄和维兰特(Wieland)》(笑剧),1774年
22、《庄严的教团节日:“50年已经过去”》(对于授予参加共济会50周年荣誉证书的诗歌形式的谢辞),1820年
23、《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剧本),1773年
24、意思:读书学到知识们还要会灵活运用,只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付诸于实际行动。
25、《施黛拉》,为恋人们写的戏剧,1776年
26、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27、《哀格蒙特》(悲剧),1775年开始创作,1788年复印
28、《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戏剧),散文版1779年,1787年复印
2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清代张维屏《张维屏诗文选》
30、意思: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歌德的资料
31、《普罗米修斯》(诗歌),1774年
32、意思:读书所求的是什么?是把学到的知识用来通晓事理。
33、《意大利游记》,1816年/1817年
34、《同谋犯》(喜剧),1769年开始创作,1787年复印
35、《法国的政治运动》(报告),1822年
36、《西东诗集》(诗歌),1819年
37、三体中没有歌德文明,只出现过歌者文明。
38、《德意志逃亡者讲述的故事集》(框形结构),1795年
39、歌者是该文明中唯一一位被作者赋予名字的外星文明个体,因此也成为了该文明的代名词。实际上这并不是这一文明的真正名称,关于它们的绝大多数资料都是模糊和未知的。
40、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歌德名言》
41、《神灵的问候》(诗歌),1774年
42、《光学论文》(论文,2卷本),1791年/1792年
43、《我的生平诗与真》(自传作品,4卷本),1811年至1833年
44、歌德的一个特点是,将已经开头的作品搁置几年,有时是数十年之久,将已经发表的作品进行重大的修改,将一些完成了的作品压下很长时间才付印。
45、《普伦德尔斯镇的年市》,1774年
46、《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六音部诗行写成的牧歌),1798年
47、《列那狐》(动物叙事诗),1794年
48、《讲话:对于维兰特(Wieland)兄弟般的纪念》(共济会悼词),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词
49、《布雷伊长老的谢肉节剧》,1774年
50、《好女人》,1817年
51、《克塞尼恩》(《赠辞》)(诗歌,和席勒合作完成),1796年
52、《浮士德一部悲剧》(符合《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于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题目复印
53、《论人类与动物的颌间骨》,1786年
54、扩展资料
55、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56、意思:你读了一本好书,就好像能知道作者内心的想法,就像和他在交谈一样,不断的和这些高尚的人接触,我们就能感受到无数高尚的人格,高尚的心灵,并受其感染,让我们的心灵受到净化,从中受益。
5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歌德名言》
5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晋代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59、《关于歌手人们有很多可说》(为感谢歌手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1815年
60、《悼词起首》对已故共济会里德尔(Ridel)分会长的悼词,1821年
歌德的资料
61、《大科夫塔》(喜剧),1792年
62、《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1795年/1796年
63、《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信体),1774年,第2版,1787年
64、《克拉维戈》(悲剧),1774年
65、相对于太阳系中的人类,歌者文明的强大毫无争议。
66、《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原迈斯特”,),《歌德文集》《歌德文集》
67、《罗马哀歌》,作于1788年至1790年
68、《中篇》,始于1797年
6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南宋朱熹《读书之要》
70、《平民将军》(喜剧),1793年
71、《托尔夸托·塔索》(戏剧),始于1780年,1790年复印
72、《浮士德II》(《浮士德》的第二部分),1833年(遗作)
73、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歌德名言》
74、《浮士德》,片断,1790年
75、完成一张以时间为顺序的作品列表很难,因为加工作品的时间段经常不明确,而首印的年份又和歌德的创作过程并不一致。以下的列表大致(可能并不准确)依照作品诞生的时间为序:
76、《亲和力》,1809年原文
77、《邦弗尼托·切利尼(BenvenutoCellini)的人生》(文章),1797年
78、生命的一半德国伟大文学家歌德与席勒是亲密的朋友。尽管他们在年龄上相差很大、并且性格气质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共同的追求和对文学的热爱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席勒写《威廉??退尔》的剧本。歌德便将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全部提供给席勒。而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写作,也得到了席勒鼎力帮助。席勒英年早逝后,歌德无比悲痛地写道:“我失去了一个朋友,同时也是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