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盟书:“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意为百川奔流东去汇入大海,何时才能再次回到西方归去)
3、公元前479年去世,葬于鲁城北泗上,即今之孔林。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4、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5、译文: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
6、《训儿童儿首·孔子》诗人:陈淳朝代:宋代
7、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集语》
8、礼之用,和为贵。
9、二《去鲁歌》
10、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
11、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12、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
13、孔子幼年丧父,家中贫困,青年时曾为委吏、乘田等官职。曾问礼于老聃,问官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博闻强记,学识渊博。公元前500年,相定公,使齐国返还侵占鲁国的地域。公元前499年,任中都宰,后升大司寇,摄行相事,诛佞臣少正卯。公元前496年至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国。公元前484年(周敬王三十六年)归鲁,一边在杏林设坛教徒,一边从事于著作,经他所删定的书,有《诗》、《书》、《礼》《乐》《易》《春秋》。
14、德不孤,必有邻。
15、禔身涉世谩多忧,运去时来不自由。孔子三千难变鲁,太公八十尚兴周。星辰岁久常差度,江海潮生会倒流。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
16、《孔子》
1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8、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父名叔梁纥,母为颜徵在。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9、这是一首著名的琴曲,东汉蔡邕在《琴操》中记载"《龟山操》者,孔子所作也……"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23、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说苑·杂言》)
2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孔子在世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黩百家,表章六经”,确立巩固了孔子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主轴地位,后世统治者或儒生尊称其为圣人、文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7、《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28、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29、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在鲁国兴利除弊,使鲁国快速发展,齐国使用美人计,进行破坏。齐国送给把持朝政的季桓子女乐文马,桓子接受赠送,和国君玩赏美女文马,三日不朝。季氏专权,如同龟山遮蔽着鲁国,孔子欲诛季氏而力所不能,作《龟山操》伤政道之凌迟,悲自己无力改变鲁国的局面。
30、《太公孔子》诗人:方回朝代:宋代
3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3、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荀子·宥坐》)
34、[唐]唐玄宗
35、"予望鲁兮,龟山敝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7、无羡歌:“无羡之恋,山东之翁。”(意为无愧于心地谈论恋情,就像山东老人)
38、一《龟山操》
39、孔子的詩篇集《詩經》著名,但也有一些文献记载孔子自己所作的詩歌,以下是孔子所作的简短诗10首:
40、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41、[宋]王安石
4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3、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