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名言精选 > 优选法家名言100句及解释【190句】

优选法家名言100句及解释【190句】

时间:2024-09-01 06:34:39

法家名言100句及解释

1、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

2、解释:白昼到了最长时,就要转而变短;白昼到了最短时,就要转而变长,这是大自然运行的必然规律。

3、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义之术自行矣。

4、庄子反对儒家的以仁义治国和法家的以刑罚治国。

5、-30-

6、摘自《吕氏春秋·论·开春论》

7、解释:做事情如果从根本做起,经过一段时间必定能够收效;从末节做起,必定是劳而无功。

8、-13-

9、解释:修养自身与治理国家,其方法道理是一样的。

10、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11、-26-

12、-“在一个欺骗的时代,说真话是一种革命行为。”

13、对于以知治国,庄子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14、解释:不知道却自认为知道,这是一切祸害的根源。

15、败莫大于不自知。

16、摘自《吕氏春秋·纪·仲春纪》

17、解释:“不自知”乃是导致败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18、-36-

19、力贵突,智贵卒。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为下。

20、-45-

21、解释:善于学习的人,总是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22、摘自《吕氏春秋·论·慎行论》

23、摘自《吕氏春秋·纪·季冬纪》

24、摘自《吕氏春秋·论·贵直论》

25、-19-

26、-17-

27、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

28、摘自《吕氏春秋·论·士容论》

29、解释: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的门轴不容易遭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30、解释:臣下言谈尽情,君主就会发怒。君主发怒,劝谏的人就危险。

法家名言100句及解释

31、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32、解释:依照实际审察名称,以便求得真情,听到言论要考察其所行之事,不要让它们彼此悖逆。

33、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34、解释:只要通晓生命本性,仁义之道自然就能得以推行了。

35、-“人真正能影响的人,其实很少很少,很多人所谓的被你影响了,只是片刻感动了,最后还是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

36、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37、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38、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

39、解释:物类相同的就互相招引,气味相同的就互相投合,声音相同的就互相应和。

40、-39-

41、解释:富贵而不懂得养生之道,正足以成为祸患,与其这样,还不如贫贱。

42、-48-

43、解释:人们总是自以为是,反过来又互相责难。

44、解释:得道之人,穷困也快乐显达也快乐,所乐的并非穷困显达。穷达无二致,只似寒暑风雨的节序变化而已。

45、首先来看第一个,在上一篇《·胠箧》里面,庄子提出了著名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和大盗都是庄子明确反对的,圣人因为有为,而圣人的出现,又不可避免地导致盗贼的出现。

46、解释:传闻不可以不审察,经过辗转相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

47、解释:战争像水火一样,使用得妥善,能给人带来幸福;使用得不妥善,则会带来祸患。

48、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49、摘自《吕氏春秋·览·有始览》

50、解释:贤明的名声与不肖的名声全由自己的言行而定,不能由别人给予,这就象命运不可更改,美恶不可移易一样。

5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52、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53、-28-

54、庄子认为知是“争之器”,而且知往往会被大盗所利用,所谓“盗亦有道”便是如此。

55、解释:认识到自己有所不知,就是高明。犯过错之人的弊病,就在于不知却自以知道。

56、-37-

57、解释:整个天下大乱,就没有安定的国家;整个国家都乱了,就没有安定的家庭;整个家庭都乱了,就没有安定的个人。

58、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59、君子反道以修德;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

60、解释: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善于相马的人;得到十把好剑,不如得到一个善于铸剑的人;得到千里土地,不如得到一个圣人。

法家名言100句及解释

61、解释:君子以道为根本,进行品德修养,端正品德链而创作音乐,音乐和谐而后通达理义。

62、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63、摘自《吕氏春秋·论·似顺论》

64、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学。

65、摘自《吕氏春秋·纪·季夏纪》

66、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67、解释:有的话像是错的,而实际却是对的;有的话像是对的,但实际却是错的。正确与错误的界线,不能不分清楚。

68、-40-

69、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70、解释:一尺长的木材会有节疤;一寸见方的玉石会有疵瘢。

71、-21-

72、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

73、摘自《吕氏春秋·论·不苟论》

74、摘自《吕氏春秋·纪·孟春纪》

75、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秦吕不韦《吕氏春秋·权勋》译文: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

76、解释:执守根本的人是最尊贵的,最尊贵的人没有对手。

77、-18-

78、摘自《吕氏春秋·览·先识览》

79、-22-

80、《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81、以上是一些罗翔和奥威尔的名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82、解释:水井中没有大鱼,新林中没有大树。

83、言之易,行之难

84、解释:通过了解自己可以了解别人,通过了解当今而了解古时。

85、-12-

86、解释:世上人的心性修养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是一切事务治理好的前提。

87、解释:依凭自己的力量,所以劳累;依凭众人的力量,所以轻松。

88、-32-

89、解释:用力贵在突发,用智贵在敏捷。同样获得一物,速度快的为优,同样战胜对手,拖延久的为劣。

90、解释:在水中能吞食船只的大鱼,一旦处于陆地上,还不如一只蝼蛄、蚂蚁的力量。

法家名言100句及解释

91、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天之道也。

92、-34-

93、-奥威尔:

94、解释: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一量;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方还是圆,那就要用规矩来测一测。

95、解释:向东边看的人,看不到西墙;望向南边看的人,就看不到北方。

96、摘自《吕氏春秋·纪·孟夏纪》

97、而在这一篇里面,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的思想,意思是要我们不要去追求传统意义上的“圣贤”或者圣人,而且要放弃所谓的“巧智”。

98、-24-

99、-50-

100、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极言之士;国之亡也,天遗之乱人与善谀之士。

101、贵富而不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

102、对于刑罚治国,“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

103、解释:大凡音乐,均产自人的内心中。

104、摘自《吕氏春秋·览·离俗览》

105、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

106、-41-

107、井中之无大鱼也,新林之无长木也。

108、-43-

109、-25-

110、解释:人的智慧越精深,择取事物的标准就越精深;人的智慧越低下,择取事物的标准就越粗劣。

111、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

112、解释:通达事理的人士,通晓死生之义。通晓死生之义,那么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113、摘自《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114、-23-

115、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116、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117、解释:治理国家没有一定的法制就会大乱,死守故法不知变革也会大乱,混乱动荡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118、摘自《吕氏春秋·纪·孟秋纪》

119、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

120、死殃残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

法家名言100句及解释

121、罗翔和奥威尔都是著名的人物,他们的名言都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他们的名言:

122、解释:聪明的事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了,而修养身心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能超过学习。

123、-35-

124、所以,庄子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治国,任其自然,认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君主要“无容私”,“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125、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126、君无见其所欲。——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译文: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127、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矣。

128、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129、解释:天降雨水,不会偏私任何一物;万民的君主,不专宠一个人。

130、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

131、庄子认为儒家的仁义礼乐违背人性,会使百姓“失其朴”。

132、-46-

133、-14-

134、解释:法令苛酷,则在下者无法遵奉;禁令太多,则在下者无法实行。

135、解释:想要战胜对手必须先战胜自己,想要评价他人必须先正确评价自己,想要了解他人必须先了解自己。

136、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

137、解释:光说话很容易,付出行动难。

138、-16-

139、解释: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人的才能不会同时把两件事情都做得特别好,事情成功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时机。

140、庄子反对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方法的核心--反对“以知治国”。

141、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142、摘自《吕氏春秋·纪·孟冬纪》

143、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144、-38-

145、解释:把池水抽干去,哪能捉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鱼了;把沼泽烧光了去狩猎,哪能打不到呢,只是第二年就没兽了。指做事不可只眼前利益,应有长远打算。

146、摘自《吕氏春秋·纪·季春纪》

147、-42-

148、-31-

149、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

150、解释:国家将若盛的时候,上天给它降下贤人和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国家将灭亡的时候,上天给它降下乱臣贼子和善于阿谀诌媚的人。

法家名言100句及解释

151、对法治破坏最大的莫过于盛行于大多数国人心中的“法家思维”。

152、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扬权》译文:行为不过度,才不会危及己身。

153、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方悖。

154、-49-

155、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156、解释:如果用墨绳严格地量取木材,那么房屋就不能建成。

157、-44-

158、-11-

159、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

160、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16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避匹夫。——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有度》译文:施加刑罚不回护大臣,施以奖励不忽略平民。

162、-“真正的爱,一定与责任,与克制有关。”

163、-29-

164、解释:君子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不必在意别人是否回报了自己。

165、-33-

166、-“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

167、-47-

168、-罗翔:

169、摘自《吕氏春秋·览·审分览》

170、-10-

171、解释:遇见享乐之事就会恣意放纵,遇见忧患之事就会励精治,这是人之常理。

172、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主道》译文:看见就好像没看见,听到好像没听到,知道好像不知道。

173、-15-

174、解释:、灾祸、残破、灭亡,这些东西都不是自己找上来的,而是惑乱所招致的。

175、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

176、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

177、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

178、执一者至贵也,至贵者无敌。

179、见乐则淫侈,见忧则诤治,此人之道也。

180、解释:带着私心去看,就会使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带着私心去听,就会使耳朵什么也听不见,带着私心去考虑问题,就会使心狂没有准则。

法家名言100句及解释

181、摘自《吕氏春秋·览·孝行览》

182、-27-

18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184、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

185、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

186、摘自《吕氏春秋·览·恃君览》

187、解释:太完美了必定会出现缺陷,发展到极端必定走向反面,过于满盈必定发生亏失。

188、庄子的治国之道

189、-20-

190、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