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名言精选 > 道德名言孔子-摘抄88句

道德名言孔子-摘抄88句

时间:2024-09-19 06:55:42

道德名言孔子

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2、仁:就是人心对生命的珍惜、热爱与尊重。一是爱己,即对自我生命的珍惜与尊重,这既是人同于动物的天性,又是生命价值的自我体现。二是“孝悌”,即热爱自己的父母兄弟,热爱自己的妻子、丈夫和子女。三是“爱人”,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热爱社会、周围所有的人,也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仁的核心。

3、佛肸在中牟反叛后叫孔子去做官,孔子很想去。仲由拦住老师问:“以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会去的。佛肸是一个犯上作乱的人,你为什么还要去呢?”孔子空洞的狡辩一番后,连自己也不好意思,终于没去成。

4、义:孔子将“义”看作人们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直。他把正直品质作为达德之士的重要标志。二是后利。孔子肯定人的本性,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将利与义结合起来,先利而后义。

5、【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周武王说:予有大臣十人。孔子评论说:“不其然乎?----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武王十个大臣,其中一个是女子,在孔子眼中就不算人了!普天之下,还有比孔子更歧视女子的人吗?中国封建社会蔑视女子,孔子是始作俑者。孔子眼里,女人不算人,那尊孔者们的妈算什么?

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8、【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9、在这种对立下,孔子将道德追求置于优先于利的地位。

10、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为政》

13、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4、【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15、仁,是孔子道德观的核心。

1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耻。

17、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18、【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19、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第八章)(孔子说:诗使我激发志气,礼使我在社会立身,音乐表达人格修养完成的程度。)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季氏》第十三章)(孔子说:不学礼,不能在社会立身。)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第三章)(孔子说:不懂得天命,不能做君子;不懂礼,不能在社会立身;不能分辨别人的言论,不能了解那个人。)孔子反复教导弟子“立于礼”,是说学礼、知礼是做人的根本。不学礼、不知礼,自己的言行不遵守社会各种法规制度和通行的道德行为规范,就不能在社会立足;违反规章制度,会受到相应的制裁;不遵守礼仪,违反社会道德规范,会受到人们的鄙弃,乃至群起而攻之,无法在社会立身。所以他说,学礼、知礼、守礼,是做人的根本。对这个问题,孔子又做出具体解释:

20、孔子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1、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23、【释义】孔子说:“君子庄

24、《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其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警句,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里摘录了一些:

25、——《雍也》

26、孔子之所以拿道德和修养说事,是因为他缺德。

2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28、孔门对道德的要求很高的,孔子最为推崇的品质是“仁”,可是孔子唯一赞叹的只有颜渊,可以三月不违仁。孔夫子被称为圣人,他却只说自己不过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子贡赞其学不厌,智也;诲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论语》一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以好学、谦卑是最高的道德

29、【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30、孔子的主要道德观是:仁、义、礼。

道德名言孔子

31、孔子教学原则有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3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33、【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3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5、夫子温良恭俭让。温是温和,无论高低贵贱,均温和处之;良是善良,心心念念都是良善之事,恭是恭敬,与人相处要常怀恭敬之心,不能因熟悉之后就乱来,让是慊让,对人要要礼让有加,不能太过争权,争利,争名。与国人交,止于让,若国人如此,则国家必能安定富足

36、中国原本尊重妇女,商朝有女将军妇好,周武王用女子担任大臣。但一向号称复周礼的孔子甚至于不把女人看作人。也不知道他是真从周还是假从周!

37、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8、不学《诗经》,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不学习《礼记》,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

39、孔子的道德教育方法有一个口诀,即「以身作则,皆众为师」。这句口诀的意思是以自己的言行来标榜道德的标准,然后通过与众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4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1、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42、这些句子都反映了孔子的主要伦理、政治、教育思想。2000多年来,孔子倡导的和谐、有爱、克己、团结、凝聚的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孔子倡导的三大教育观,都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43、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4、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45、三思而后行。

46、做事情,一定要通过反复的思考,再去行动。

47、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48、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49、这个口诀强调了个人的榜样作用和集体的力量,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50、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51、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历史背景: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他说“苛政猛于虎”,他还强调无论什么法令法规,统治者都要首先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人际交往中,孔子强调的是忠和恕。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2、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5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5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55、【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6、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名利地位,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浮云一样。

57、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8、足食和足兵体现了功利追求,而民信则属于道德追求的范围,这段话是子贡以非此即彼的极端形式,要求孔子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

59、礼:孔子也非常重视礼,认为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人的外在规范。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守法。孔子主张德治,但同时重视法治。二是礼节。三是贵和。

6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道德名言孔子

61、【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62、孔子的名言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只是埋头苦学而没有思考,那么学习就没有意义,反而容易陷入迷惑和错误的道路;而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学习,那么也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因此,我们应该在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中,找到平衡点,不断地提升自己,追求真理和智慧。这也是孔子致力终身学习和不断进步的精神所在。

63、⑤是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4、【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65、【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66、【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67、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68、宰我在守丧几年的问题上,驳的孔子无言以对。等宰我出去了,孔子曰:“予之不仁也!……”又一起当面不说,背后。而且坚持丧期三年的新儒家有吗?爹三年娘三年,老婆三年儿三年,你这辈子只剩哭丧了!

69、孔子不止诬蔑说:唯女子和小人也难养也。他还休妻,还把鲁定公弃用他归罪于齐国人送来的女子乐团:信口雌黄地道:“那些妇人的口,可以把大臣和亲信撵走;接近那些妇女,可以使人败事亡身。”

70、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1、《论语》: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圣人如此,地位越高待人越温和,恭敬,谦下,礼让。

72、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4、中国当权派都非常重视道德教化,但那都是对人不对己。孔子如此,朱熹如此,所有儒家,无一例外。

75、孔子说“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符合道义,取之无妨,这叫做“义然后取”(同上)。

76、1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7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8、樊迟请学稼,孔子答不出。等樊迟出去了。孔子骂上了:“小人哉,樊须也!“

79、孔子此人,品德恶劣,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别说圣人,仅为剩人,人之所剩,其实为渣!吹捧此人,其心可诛!

80、在孔子在与子贡谈论食、兵、信、三者孰为重时,孔子以信为第一,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81、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2、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8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84、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卫灵公》

85、骂完之后,孔子心虚。跟其他学生继续交流三年守丧的细节,说毕竟是守丧嘛,整天就是吃饱了没事干,确实很无聊很难坚持,但是可以博弈啊,下下棋什么的嘛,射射箭啦,这个不算过于,可以接受,那么时间也可以很快过去嘛。这道德,虚伪不!

86、【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87、孔子大骂别人好色不好德,其实不是没有好德如好色的人,是孔子及其贤徒们缺德。孔蠕们出了问题,总是指责别人,而不反思自己的人,这样的人不但缺德,还无耻!

88、孝顺,忠诚,博爱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