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读书名言论语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3、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7、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的知识后,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可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8、孔子关于读书的语录非常丰富和深入,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体现。他认为,读书人首要的目的是追求和认知真理。在《论语·里仁篇》中,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表明了孔子认为寻求知识和理解道理是人生的重要任务,甚至早上得知真理,晚上就离世也无憾。另一条著名的语录出自同一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则语录揭示了孔子对于读书人应有的态度:应该以追求真理为志向,不应以物质生活的艰辛为耻辱。这些观点突出了读书的价值——求真和修身。
9、孔子论语中关于读书的名言: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道,得之不去也。
1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8、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19、——《论语·子罕》
2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道,得之不去也。
21、子曰: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2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4、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25、译文: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
2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7、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28、译文:孔子说: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29、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孔子的读书名言论语
3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2、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3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4、翻译:(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35、翻译: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6、《论语》中的读书名言
3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8、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陷入邪说)有害危险。
39、译文:孔子说:别人身上总有自己学习地方,对于他人好的地方,不妨加以学习和利用,而对于不好的地方则想办法改进。不盲目排斥他人,随时随地的学习,不成功也难。
4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2、——《论语·公冶长》
4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