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心情精选 > 三国演义名句点评-206句优选

三国演义名句点评-206句优选

时间:2024-09-23 06:29:30

三国演义名句点评

1、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2、我有头否?——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3、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途经卧龙冈,某人唱

4、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

5、此间乐,不思蜀也。(第一百十九回)

6、"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展现了主人公的坚毅和不屈的精神。

7、三顾茅庐,隆中对策

8、袁绍见曹操又结纳了孙权,大怒,便要出兵攻打曹操。谋士田丰苦苦进谏,说此次兴兵,必定不利。袁绍非但不听,反而怪田丰扰乱军心,要将他斩首。众将求情,才免于一死。袁绍恨恨地说道:“待破了曹操再来治罪。”

9、第十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10、竖子不足与谋!——关于杀董卓一事,曹操语

11、三国演义好句【一】

12、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13、顺:顺从。逆:违背。顺从我的意志,就可以活下来;与我的意志相悖,就只有死路一条。这句话生动地勾画出一个蛮横霸道专制的独裁者的形象。后人将这句话变革了一下,成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14、批注是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东西。

15、刘备驱兵乘势冲杀,孔融也带兵出城夹击,贼兵溃败,降者无数。

16、刘备对众人叹道:“诸位都有王佐之才,可惜跟错了我刘备,误了前程。”众人都掩面而哭泣。关羽道:“当年高祖多次败于项羽,后来一战成功,开四百年基业。胜败乃兵家常事,兄长怎么可以灭自家志气呢?”

17、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这是第一回标题,竟成工整对联,富含艺术感染力,一来首就吸引眼球,把读者带入到英雄并起、豪杰纷争的三国时代。

18、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对曹操语

19、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被袁军围困,曹操语

20、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

21、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22、操问曰:“云长髯有数乎?”公曰:“约数百根。每秋月约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皂纱囊裹之,恐其断也。”操以纱锦作囊,与关公护髯。次日,早朝见帝。帝见关公一纱锦囊垂于胸次,帝问之。关公奏曰:“臣髯颇长,丞相赐囊贮之。”帝令当殿披拂,过于其腹。帝曰:“真美髯公也!”因此人皆呼为“美髯公”。

23、"忠诚于国家,胜过忠诚于君主。"这句话强调了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忠诚。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5、意思是说:大丈夫在世,如果不能建功立业,不就如同没有思想的草木一样没有意义吗?这是著名的“苦肉计”中的一段话。黄盖与周瑜定下苦肉计,可苦与没有向曹操密献假投降书的人。黄盖推荐阚泽,阚泽欣然应诺,并说:“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躯报国,泽又何惜微!”阚泽的话说明了一个男子建立功业的抱负和雄心壮志,并不惜生命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

26、曹操,兵不在多,再于精,将不在勇,在于谋,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

27、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28、赏析: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说的是宁教我负他人,休叫他人负我)

29、第六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30、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名句点评

31、三国演义第一回佳句赏析

32、刘备朝马狠狠地抽了几鞭,大声叫道:“的卢,的卢!今日害我!”突然,那马从水中一跃而起,飞身腾到对岸。刘备只觉得像腾云驾雾一般。

33、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第七十六回)

34、三国演义每句话的批注形式有三种:眉批、旁批、尾批

35、张飞折下柳条,用力抽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枝柳条。

3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

37、《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其中,有许多精彩的好词好句,如“桃园结义”、“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等,它们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忠诚、勇气等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智慧深邃,也可以从中汲取到许多有益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

38、此西川五十四州之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中原也——诸葛亮对刘备语

39、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身处危难,不抛弃百姓,后世对刘备的评价

40、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41、众人只听见关外鼓声大震,喊声连天,直如人天崩地裂一般。正想派人探听,只听见马铃声响关羽已经马到中军,将华雄首级掷在地上。这时,那杯酒还没有凉。

42、不战而克,举善荐贤,声势浩大,难于争锋。

43、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44、骄兵,是指缺乏“知己知彼”的军事常识,故骄兵必败。军队一旦滋生骄傲情绪,就会轻敌,对敌我双方判断不明,高估自己,低估对方,这实质上是判断上的错误,更是一种麻痹思想,势必引起心理准备不足,降低了应变能力和防范能力,因而会导致失败。

45、人物解析:该句话出自赵云自我介绍的部分,介绍了他的身份、姓氏、名字以及字号。

46、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诸葛亮语

47、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48、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49、三国演义好句【二】

50、形容刘备的: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且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51、诸葛亮一直居住在卧龙冈。这是诸葛亮居住的草堂门口的对联。刘备初到草堂,首先见到的就是这副对联。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也有类似两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所指的淡泊,是一种清心寡欲的境界,他讲的宁静,也是一种远离世俗、不求功名、修身养生的处世方法。全句的大意是:以恬静寡欲不追逐名利表明自己的志向,清净无为表达自己的理想。秦汉年间,由于世道浊乱,许多哲人学士远离尘世,过这种隐居生活,以示对时世的鄙弃。

52、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53、意思是,放下架子礼貌待人,吸引、招来德才兼备的人才。此话很有道理,人才的争夺是政治势力中最重要的斗争,谁有凝聚力,能够吸引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扩充自己的实力、不断发展事业的同时,还要任人唯贤,善于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召集到集团中来,并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才干。同时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实际上也是两方面的问题,即你在选择别人时,别人也在选择你。尊重自己的部下,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到你的身边努力地为你做事。

54、第九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55、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56、意思是说,天下大事总的发展趋势是,分裂长久了就要走向统一,统一久了自然就要分裂。罗贯中用这句话拓展出《三国演义》这部长篇章回巨著。这是他对中国历史的一种总结,同时也反映出他的历史观。他认为天下的事物包括国家在内都会由分裂走向统一,然后再由统一走向分裂。他虽然承认历史是在运动的形态之中,可是他只将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分合及政权的更替,这似乎不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只是以一些历史的表面现象来评价、归纳历史进程。当然,他的这种局限,毫不影响他在人们心中的思想光芒。

57、刘备回过头来,只见这人身长八寸,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

58、精辟指数:6.5

59、絷鸟累百,不如一鹗。(第二十三回)

60、《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的文言文,其中蕴含着许多精彩的好词好句。例如:“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句话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君子总是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等待机会的到来,而不是被外界的影响所左右。

三国演义名句点评

61、隳,毁坏。这是关羽劝慰兵败后的刘备的话。此话道理深刻,因为在战斗中,胜负并不能决定事业的成败,一时的不顺也不代表永久的跌倒,关键是不能因之而丧失创立大业的志气。如果由手暂时失败而丧失了信心,那么就会导致希望的破灭。

62、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后世对刘禅的评价

63、曹操与许攸携手入帐。曹操道:“先生肯来,一定有破袁良策。”许攸问道:“军中粮草还有多少?”曹操道:“可用一年。”许攸笑道:“恐怕未必吧?”曹操改口说:“只有半年了。”许攸甩手走出帐外道:“我真心来投,您却如此欺我!”曹操赶紧挽留道:“先生忍怒。不瞒先生,军粮只可用三月了。”许攸道:“人们都说孟德是奸雄,果然不错。”曹操笑道:“兵不厌诈嘛!实话实说吧,军中只有本月之粮。”许攸大声道:“别再瞒我!军粮已尽!”曹操大惊道:“先生既然已经知晓,定有良策教我。”许攸道:“袁绍的粮草辎重,都堆积在乌巢,由淳于琼把守。此人好酒,防备松懈。你可以派人假扮袁兵前去护粮,趁机放火。这样,袁兵不出三天,不战自乱。”曹操大喜。

64、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65、个人认为,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话是最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

66、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当中,对出场的人物进行了很多的描述,其语句非常优美。

67、第一回合到第十四回合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不仅概括三国演义从东汉分裂成三国,三国的分裂最后西晋的统一的演变规律,也概括了这个中国古代历史演变的发展规律。句子耐人寻味,概括性强,是值得推荐好句子。

68、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吕布对允语

69、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语

70、吕布正想举起画戟刺向公孙瓒,只见旁边闪出一人,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手握丈八蛇矛,大叫:“燕人张飞在此。”

71、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回)

72、关羽退到麦城,处境十分危险。孙权派诸葛瑾前来劝降。关羽听罢严肃地说:“铖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关羽的话表现了他大义凛然,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关羽最终被东吴所擒并杀害,他的死堪称英雄壮举。

73、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第七十回)

74、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

75、吴下阿蒙、手不释卷、旦夕之危、如鱼得水

76、鞠躬:弯着身子。这里是谨慎勤勉的意思。瘁:劳累。这是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话。意思是:我会不遗余力地贡献出我的全部精力,不辞劳苦,到死为止。诸葛亮的一生为主尽忠,兢兢业业。他不仅是上天的宠儿,更是智慧的化身,以至到现在人们仍然在咏诵着这句传世佳话,用这句名言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77、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78、这是一句英雄扼腕的呐喊。孙权在赤壁之战大胜后,又去攻打合肥,被张辽大败。于是太史慈与部下戈定商量了一个主意,戈定趁乱混入曹军中,与张辽手下人一起趁黑刺杀张辽,成功后举火为暗号,再由太史慈攻入合肥城中。张辽抓到戈定后并未杀掉,遂将计就计,骗太史慈入城。太史慈见火起,以为内变成功,便杀入城中,却中了数箭。被陆逊等人救回后,不久便死。临终前他遗憾地大叫:“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指的是一个男子汉出生在乱世,应该建功立业,怎能就这样死了呢?壮志未酬身先死是多么遗憾呀!一位英雄的慷慨悲歌,读来令人深感沉重。

79、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诸葛亮对鲁肃语

80、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

81、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关羽留书曹操,去寻刘备,后世对关于的评价

82、精辟指数:8

83、见善若惊,疾恶若仇。(第二十三回)

84、精辟指数:7

85、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七步成诗、三顾茅庐

86、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87、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吴下阿蒙、手不释卷、旦夕之危、如鱼得水

88、曲有误,周郎顾——江东民谣

89、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0、精辟指数:6

三国演义名句点评

91、历史背景:该句话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七回《张飞怒骂玄德,刘备三顾草庐》中,介绍了赵云在刘备三顾草庐时的自我介绍。

92、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93、赔了夫人又折兵。还有既生瑜,何生亮。

94、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第五十三回)

95、第八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6、先生若不出山,如苍生何也?——刘备三顾茅庐谓孔明语

97、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语

98、《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睿智、英雄气概和深刻哲理的经典。其中文言文的好词好句不胜枚举,如“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英雄所见略同”,“天道好还,必复旧物”,“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这些经典的词句,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更寓意深刻,启人深思,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和传颂。

99、举杯畅饮情何放,拔剑捐生悔已迟。(第十四回)

10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1、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102、众人循声看去,只见这人身长九尺,须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洪钟,十分英武。

103、刘备打量那人:身高九尺,须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104、到了古城,众人相见,感叹不已。于是杀猪宰羊,先拜谢天地,然后犒劳三军。不久,刘备又进驻汝南,招兵买马,徐进取。

105、好谋无断,不足为虑。(第四回)

106、意思说,活的时候,得到了该得到的美名,死也有价值。这句话是作者引用后人之语。是在《徐母赞》里高度评价徐庶母亲的赞美辞。徐母虽是一介女流,生活清苦,但教子有方,以天下大义为重,她的精神为天下人传诵。

107、人物解析:对于每个出现的人物,可以解析其身份、背景、性格、行为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角色。

108、意思是说战争的胜负不因兵力的多寡而决定。缺少谋略,一意孤行,即使“兵强”,也会转强为弱;相反,远谋深算,能够充分把握机会,分化瓦解对方,也可以变“势弱”为“丘强”,最终取胜。此话是对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的一个总结性警句,虽短短一语,但揭示了一种军事思想,即军事谋略在战争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09、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第三十一回)

110、精辟指数:8.5

111、语言解析:针对中出现的疑难词语、典故、谚语等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涵。

112、三国演义第1回最好的就是莫过于引入杨胜的临江仙这首著名的宋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我最喜欢的。他完美的解释了。物是人非,事事无常。山川日月永不变,而人生无常的。

113、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114、曹操见吕布走开,想拔刀刺杀;但又怕董卓力大,不敢轻举妄动。

115、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第三十回)

116、王朗负固守城,难可卒拔。会稽钱粮,大半屯于查渎;其地离此数十里,莫若以兵先据其内。所谓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孙静对孙策语

117、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

118、"英雄所见略同,各自有志。"这句话强调了不同英雄之间的共同目标和个人追求。

119、三国演义好词

120、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

三国演义名句点评

12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表达了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122、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为报当日之恩情,关羽放了曹操,后世的评价

123、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

124、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

125、此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性情宽和,喜怒不形于色;胸怀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126、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第六十九回)

127、三国演义好句及解析:

128、纪灵和刘备都应允了。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拉满弓,叫一声:“着!”一箭正中画戟。

129、又如“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表明了在战争中胜利和失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需要有足够的胸怀去面对。这些好词好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道理,读者可以在阅读中深刻感受到。

130、第三位:“生子当如孙仲谋”

131、这是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时,驳斥谋士严峻的话,是说严峻这些书生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能管理国家大事。这句话说出一个道理:有的封建文人认为自己读了几本圣贤之书就大有学问,不管干什么总要引经据典,理论上常讲得一套一套的,遇到实际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因此,人们把那些只知道夸夸其谈,却没有实际本领的人称为“慵儒”。治理国家非同寻常,按索骥是万万不行的。建邦立业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非凡的创造力,那些“寻章摘句”之说,哪里能解决这些重大的问题呢?圣明的诸葛亮道出了做事应注重探索而不能轻信教条的道理。

132、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第七十二回)

133、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对众将语

134、关羽见了,把马一拍,舞动青龙偃月刀,也来助阵。战了三十余回合,仍然战不倒吕布。刘备也掣出双股剑,飞马向吕布杀来。三个人围着吕布,像走马灯似的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呆了。

135、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36、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关于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后世的评价经典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137、陶谦,字恭祖,本是一个温柔君子,见曹操起兵报仇,杀戮百姓,仰天恸哭。他对部下说,曹军势大,难以抵敌,不如将他绑了,送给曹操,救徐州百姓性命。

138、眉批,也就是批在课本的页上空白处;旁批,即批在句子旁;尾批,就是批在一段之后。

139、文学技巧:该句话使用了自我介绍的方式,突出了赵云的身份和重要性。

140、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41、此间皆是尊神地方。在生之日,家家侍奉,何况今日为神乎?老夫只望蜀兵早早报仇。今将军到此,百姓有福矣——某老人对关兴语

142、意思是说,药虽苦口,但它有利于治病,直言劝告听着不顺耳,但它有利于为人处世。从事王累写了书面谏章,劝刘璋不要见刘备,以免被其所害。他说:“窃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之眼,会盟于武关,为秦所困。今主公轻离大郡,欲迎刘备于涪城,恐有去路而无回路矣。”

143、第五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144、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第三十七回)

14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第六十回)

146、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强调了坚定的信念和对历史的铭记。

148、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149、意思是:做事只一时痛快,不顾后果,不为纪律所约束,是不能担负重任的。因为如果造成祸患无法补救,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句话告诫人们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

150、例如,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话:“吾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可以进行以下批注:

三国演义名句点评

151、第一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152、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后世对华佗的评价

153、看这本书(《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

154、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关羽借吕蒙口骂孙权

155、青梅煮酒论英雄

156、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流传新野民众的歌谣

157、精辟指数:5.5

158、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关于挥泪斩马谡一事,诸葛亮语

159、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160、文中好词好句有:不修德政,专行无道,国中有变,乘势攻取,东吴反掌可得也。

161、魏国灭掉蜀国后把蜀主刘禅安置在魏都洛阳,封为“安乐公”。一次,大将司马昭赐宴与刘禅,席间故意安排蜀地歌舞。刘禅身边的人尽皆悲伤,以为耻辱。惟独刘禅面带喜色。司马昭见此情景,就故意问他:“颇思蜀否?”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行为连司马昭都感叹道:人只顾享乐,却如此无情的,没有比刘禅更严重的了。“乐不思蜀”此后成为成语,用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常用来讥讽那些忘本的人。

162、顺我者生,逆我者死。(第三回)

163、文学技巧:分析中使用的各种文学技巧,如比喻、象征、对比等,以及整体的结构和风格。

164、评点人物3.生发联想4.剖析写法5.批判文本6.质疑问难另外“批注”时应注意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繁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三国演义》每一节的批注:

165、即使有上百只鹰、隼之类的鸟,也不如有一只鱼鹰。这是形容人才的难得。这是孔融夸奖祢衡的话:“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祢衡立朝,必有可观。”表现出孔融虚心的人格魅力。

166、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

167、招贤纳士,屈己待人。(第八回)

168、这是曹操让儿子曹彰率兵讨伐叛军,临行时对儿子说的话。告诫儿子:在家是父子关系,在朝为君臣关系,今天我如此训诫你,你我就不可以父子亲情处理事端,一切当以律法为标准,必须注意自律;遵循规章法制。话语中流露出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表达了对儿子严格要求以承父业的深切愿望。威武中的柔情跃然纸上。

16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九十七回)

170、明日两军阵前,老夫只需一席话语,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王朗自夸

171、生得其名,死得其所。(三十七回)

172、是儿(指刘备)最无信也!!——吕布骂刘备

173、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刘备对表语

174、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第四十三回)

175、语言解析:该句话中的“常山真定”指的是赵云的出生地,是一个历史上的地名。而“子龙”则是赵云的字号,也是一个历史上的称号。

176、臣请以轻重大小之事,与陛下论之:陛下乃汉朝皇叔,今汉帝已被曹丕篡夺,不思剿除;却为异姓之亲,而屈万乘之尊:是舍大义而就小义也。中原乃国内之地,两都皆大汉创业之方,陛下不取,而但争荆州:是弃重而取轻也。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兴汉室,恢复山河;今陛下置魏不问,反欲伐吴:窃为陛下不取——诸葛瑾对刘备语

177、这里的“三军”,指众多的士兵。这句话是说,得到一个将军是很难的,而得到众多的士兵却是容易的事,所以不可随便杀掉一个将军。这是一种珍惜人才的可贵思想。

178、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179、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对诸葛亮语

180、意思是说,对善于用计谋但缺乏果断的人,是不用担心的。作为掌管国家大事的权臣来说,不仅要工于心计、善于计谋,还要果断行事,如果遇事犹豫,不能决断,一旦丧失良机,那就后患无穷。董卓想废掉刘辩而立刘协为帝,对此专权唯袁绍敢站出来说话,他一气之下弃官而去。董卓问周毖、伍琼:“袁绍此去若何?”伍琼答曰:“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诚不若加之一郡,以收民心。”董卓觉得有理,提拔袁绍为渤海太守。这句话警示后人要有勇有谋,当机立断。

三国演义名句点评

181、形容张飞的: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182、历史背景:解析每个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背景信息,以及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183、精辟指数:9

184、这部书现行本(毛宗岗本)虽是最后的修正本,却仍旧只可算是一部很有势力的通俗历史讲义,不能算是一部有文学价值的书。……话虽如此,然而《三国演义》究竟是一部绝好的通俗历史。——胡适《序》

185、形容关羽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186、三国演义每句话的批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87、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华佗交给吴押狱的《青囊书》,被其妻所烧毁一事,后世的.评价

188、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

189、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诸葛亮语

190、《三国演义》原著中包含了许多优美的词句和名言警句。以下是其中一些好词好句:

191、它是我们记录心得体会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做批注的方法:1.赏析语言特色(如修辞生动、动词准确、修饰语精当、哲理深刻------)

192、这是孔融推荐祢衡去说服刘表时的话。意思为,见到善举就感到意外惊喜,对于恶入恶事,就像有深仇大恨一样憎恶。孔融这句话是指那些疾恶扬善,是非、爱憎分明的人。曹操准备派一人去招降刘表,荀攸推荐孔融担当此任,孔融却认为祢衡的才智高于自己,于是上表极力推荐他。在此孔融褒扬了祢衡的正直品格。

193、关羽只得将曹操所赐财物一一封存,又将官印挂在堂上,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曹操。关羽请两位嫂嫂上了马车,自己骑上赤兔马,提着青龙刀,护送车仗。

194、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

195、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196、丕览表毕,遂问咨曰:“吴侯乃何如主也:”咨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丕笑曰:“卿褒奖毋乃太甚?”咨曰:“臣非过誉也。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论之,岂不为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197、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诸葛均语

198、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99、精辟指数:9.5

200、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

201、精辟指数:7.5

202、战船齐备,顺流而下,其锋甚锐。秋毫无犯,迎刃而解。

203、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第四十七回)

20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名言

205、偃旗息鼓、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

206、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