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名言
1、魏徵,字玄成,钜鹿郡(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2、苦练正气为消业,一分辛苦一分灵
3、张良妙计平天下,艺高道深人胆大。伟绩丰功谈笑中,业成身退留侯家。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紫气东来话老子。
4、许汜和刘备在荆州刘表处品评天下人物,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又说:“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反驳许汜,说出了此言,这即是“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来源。后来也就有了“求田问舍”这一成语,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后用来比喻没有远大志向。
5、张良的至理名言:毒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6、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7、这句话是刘备赞扬赵云,从此以后也就有了“一身是胆”这个成语,形容人胆量大,无所畏惧,英勇善战。
8、为人处事多做善,一分禅力邪气增
9、刘备请得诸葛亮出山后,和诸葛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二人不高兴了,刘备开解他们时说了这句话,点明诸葛亮与自己十分相投。从此以后也就有了“如鱼得水”这个成语,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10、当时荆州的l刘琮投降曹操,刘琮的部下以及很多荆州士人投靠刘备,到当阳时,竟有十余万众,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有人向刘备建议道:“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刘备拒绝了这个建议,说出这句仁义之言。
11、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
12、第二谋:郭嘉——鬼才;
13、刘备依附荆州的刘表,一住数年。一日,刘备看见自己大腿上的肉长起来了,不觉潸然泪下,刘表问他哭的原因,刘备就出了这句话。由此也就有了一个成语“髀肉复生”,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后表示感叹虚度光阴,想要有所作为。刘表虽年华老去,尚雄心依旧,想要有所作为,确实算得是位英雄。
14、步骘为东吴集团著名谋臣,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县)人,汉末社会动乱,避难于江东,因单身贫困,与广陵人卫旌靠种瓜维持生活。步骘钻研道艺,博览群书,性格豁达,德行纯厚,气度恢宏,冷静沉着,富有韬略,注重礼法,为世所重。
15、九、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16、刘备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论辈分是汉献帝的族叔。188年,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史料记载他:“数有战功”、“有武勇”。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刘备也留下了很多的名言名句。
17、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时,刘备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吐露了自己心怀天下的志向,最终打动了诸葛亮。
18、第三谋:荀攸——传奇完人,战术大师
19、一、荀彧是曹操阵营当之无愧的第一,曹操夸他是“吾之子房”,就是在世的张良,这个人早年就被人家说有王佐之才,起初他投奔袁绍,可发现袁绍并非明主,就转投曹操,他首先倡导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被曹操采纳。
20、第一名郭嘉
21、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22、二、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
23、第七名陆逊
24、生命短暂犹若露珠消散,人们在奔波中探寻答案。
25、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和关羽共同构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
26、曹魏比较杰出的谋士主要有以下五位。
27、当时曹操从容对先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心惊,手中拿着的筷子掉落。恰巧当时打雷,刘备以此掩饰,对曹操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曹操敏锐的觉察到刘备是自己潜在的对手,为了迷惑曹操,让他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刘备才说出此言。
28、“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三国志。荀彧(xúnyù),生于公元一六三年,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是荀攸的侄子。东汉末年着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荀彧特点是体大思精,总统后盾,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中期曹操几乎言听计从。
29、这句话被认为是张良对刘邦的评价,意味着他认为刘邦拥有出众的才华,不应该隐姓埋名,而应该利用自己的才能为天下立功。尽管这并非张良亲口说过的,但它成为了张良形象的一部分,并被人们广泛引用和传颂。
30、预知即将降临的风暴,无人能说置身事外
三国谋士名言
31、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32、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征伐有功,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其中最显着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
33、三、贾诩最早跟董卓,而后跟郭汜,后来跟张绣,值得一提的是张绣采用了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后来曹操破袁绍,败马超都有他出谋划策之功。荀攸荀彧的侄子,曹操征讨吕布时,他出奇计水淹下邳擒拿了吕布,官渡之战声东击西,斩杀了颜良和文丑,后又力主曹操接纳许攸,偷袭乌巢。
34、凤雏庞统:才华他是有的,但是古代也是个看颜值的社会。直到被刘备收归账下。可惜英年早逝,出的计谋并不多。没来得及发挥。
35、袁绍谋士很多,脑子比较清醒的还要算田丰,料死如神。
36、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37、程昱早年在家乡城池的时候,一次遇到县丞呼应黄巾作乱,程昱率领吏民开城追击,竟将贼人们打得一败涂地。其人胆勇可见一斑。袁曹对峙,袁绍带领十万人马即将南渡,而当时程昱镇守南方的城池,士兵只有700。曹操想给程昱增兵2000,程昱却说袁绍必然以自己兵少,不会来攻,如果增兵,袁绍就不得不攻城,那时我肯定守不住。因此不如不增兵。后来袁绍果然没有派兵攻打程昱。程昱由于性子太直,虽然曹操能容忍他,但他私下的人缘很差,甚至有人曾诬告他谋反,但曹操反而待他愈厚。
38、六、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39、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开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40、第四名司马懿
4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是刘备在临终前告诫自己的儿子刘禅的,也是其一生品德的感悟、总结,目的是劝勉刘禅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
42、第二名陈宫
43、管仲,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人。管仲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
44、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目的是劝勉儿子刘禅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45、陆逊,生于公元一八三年,死于公元二五四年,吴国着名儒将。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熟知兵法,胸有城府,有雄才大略,人称江南奇才。吕蒙奇袭荆州之计,便是出自于陆逊。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公元二二二年,刘备伐吴,陆逊受命于危难之时,用火烧大败刘备于猇亭,又用计大败曹休,官至丞相。孙权废太子,屡次进京相劝,孙权不听,忧愤而死。
46、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当时刘备当阳大败,曹操大军紧追不舍,为了甩追兵,有谋士建议刘备扔下跟随刘军一起逃难的十万荆州民众,加快逃跑的步伐,而刘备当时就说了这句话。
47、郭嘉在战略战术方面的见识,与荀攸不相上下,而最奇特的是他可以在千里之外预料孙策的命运。郭嘉的言论大都与荀彧相仿,论述非常完备,但郭嘉说话常用短句,说话的节奏明快,形式上多排比对仗,富有音韵美感。他的分析相比荀彧,更加清晰流畅,环环相扣,逻辑性更强,总而言之,郭嘉进谏,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论述,逻辑顺畅,结论明白,语言艺术也更为高超。他比荀彧多了一份果断,比贾诩多了一份积极,比程昱多了一份美感。锐意勃发、华实兼备的郭嘉,能将理性陈述与演讲艺术相结合的郭嘉,也的确称得上鬼才。即便因为这种个性,而被陈群诟病举止行为,然而正是因为缺憾,郭嘉才更契合“鬼才”二字。
48、贾诩善于细致入微的体察说话对象的身份、处境、性格,采取适当说服或者应对方式,让对方乖乖的顺着自己的话做。贾诩能够深刻抓住矛盾的本质,用最实际管用的说辞说服对方,而绝不会拘于自己的城规。也正是这种明察秋毫、务实应变的思维方式,贾诩在战术上还曾经让曹操小小的尝到败果、让马超和韩遂这两个稀里糊涂的家伙一败涂地。贾诩长于应对,能够根据既有的情况找到最佳的应对方案,所以贾诩处事永远是被动的、低调但聪明的。
49、据中国内地历史学家考证在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魏国最杰出的谋士中排名第一的是郭嘉,排名第二的谋士是荀彧,排名第三的谋士是贾祤。
50、田丰,冀州巨鹿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应其邀请,出任别驾,以匡救王室之志。后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田丰曾劝袁绍早日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袁绍不能从。
51、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
52、NO1、堪称三国第一谋士郭嘉
53、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天发杀机,龙蛇起陆,恩生于害,害生于恩,但愿天下从此不需再战。——张良
54、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比较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商朝国力迅速强盛。他为商朝理政安民60余载,治国有方,权倾一时,世称贤相,3代元老。
55、范蠡,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范蠡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56、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任他为丞相,刘禅继位后封为武乡侯,任益州牧,领军平定南蛮,七擒孟获,并北伐曹操,一生打了无数胜仗。制造“连弩”武器,以及能在山地运输粮草的“木牛流马”。建兴十二年在与司马懿军相拒时,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57、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后被赵高所害。
58、百亩良田留后院,何尝不予子孙耕
59、曹操的五大谋士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五人。其中,荀彧被认为是最全面的首相人才,排名第一;郭嘉是战略战术型人才,排名第二;荀攸、贾诩分别排名第三、第四;程昱和郭嘉的水平与荀彧、荀攸、贾诩三人不同档次,排在第四和第五。
60、项羽不认人,却信人,以情用人;刘邦认人,却不信人,以智用人。
三国谋士名言
61、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他是北宋初期的杰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三度为相,为一代名臣,从政50年,终年71岁。
62、第三名贾诩
63、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64、荀攸的完美在于: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达即其人也;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
65、礼贤下士,求贤若渴,重情重义
66、第五谋:程昱——勇略过人,刚戾傲慢
67、贾诩,三国时魏国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善用计谋,先在郭汜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则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曹丕称帝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死时七十七岁。
68、第一谋:荀彧——体大思精,总统后盾;
69、荀彧先是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
70、由于西红柿和卧龙凤雏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无法回答关于西红柿卧龙凤雏的名言名句的问题。这个表述是不恰当的。
71、治安之本,惟在得人。
72、第十名徐庶徐庶,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
73、多行不义必自毙,平日做人理应诚
74、四、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75、刘基,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与宋濂、叶琛、章溢合称浙东四大名士。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76、关于能体现刘备品德的名言有:
77、荀攸十三岁的时候就能察言观色,年轻的时,董卓烧毁洛阳迁都长安之后,他曾经主谋刺董,并计划辅佐皇帝、号令天下,成就齐桓晋文的霸主之业!显然在那个时候,荀攸就已经看出天下分崩、王权旁落乃大势所趋,而且还敢身体力行的要当齐桓晋文!应该说荀攸才是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思潮的奠基人。荀攸后来被董卓抓起来了,此时荀攸又表现出常人难及的明智与豁达,然而他命大,恰好不久董卓被刺杀而死,他自己也就因此免罪。
78、首先,西红柿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常被用于各种菜肴中。卧龙凤雏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两位杰出谋士,分别是诸葛亮和庞统。
79、忍辱降志,锋芒不露/迎之以柔,制之以刚/知人善荐,举贤任能/以攻为守,针锋相对/以德为本,守道见机
80、第四谋:贾诩——经权达变,长于应对;
81、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82、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83、三、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84、辅佐曹操攻略吕布、袁绍、刘表,迎奉天子的过程中,荀彧每每进谏,往往会从大势角度,撷取影响战争胜败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那些部分,对曹操进行劝谏。正是由于荀彧智能的全面和细致,所以他不仅能提出正确的战略战术、给予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正确政治方针,还能分拨粮草、举荐贤能,可谓样样皆通,样样皆精。因此善于用人的曹操往往让他做后方的总调度官,成为自己在外出征强大的后盾。
85、庞统,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在当时与诸葛亮齐名,大隐士司马徽曾夸赞说:“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86、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之前,徐庶是蜀国最重要的谋臣,大破八门金锁阵,直取樊城,大败曹仁,是蜀国的奠基人之一。
87、为人常善作恶易,正人君子好杀生
88、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89、第九名庞统
90、李斯,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
三国谋士名言
91、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92、第五谋:程昱——勇略过人,刚戾傲慢。
93、陈宫,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陈宫最初是跟随曹操的,但哪知曹操多疑,错杀了好人吕伯奢一家,而且还发表了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觉得此人乃“狼心之徒”,于是弃曹而去。
94、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说出了这句话。这句话一直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备是把军国大事托付给了诸葛亮,给予了诸葛亮相当大的权力。
95、回答如下:
96、第五名田丰
97、郭嘉:曹操最器重的谋士之一。多计谋,有军事才能,在官渡之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死后,曹操十分痛惜,曹操赤壁之战败后,曾想如若郭嘉在,他不至于如此。
98、一是郭嘉,奇谋百出,助曹操败袁绍,平定辽东公孙度,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人称为鬼才。
99、第二谋:郭嘉——鬼才
100、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101、张良,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为留侯。
102、第四谋:贾诩——经权达变,长于应对
103、毒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04、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死后追爵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
105、荀彧:曹操最器重的谋士之一,多智谋,曹操南征北战,他曾多次驻守许昌。
106、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今河南省禹州市),初为东汉末年群雄袁绍麾下,后成为曹操麾下重要谋士,任司空军祭酒,封洧阳亭侯,死后谥为贞侯。世人称郭嘉为“鬼才”,随操征战十余年,大小战役建功无数。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107、第一谋:荀彧——体大思精,总统后盾
108、荀彧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被曹操称赞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谥曰敬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被人敬称他为“荀令君”。从《三国志》荀彧的传记可以发现,荀彧看问题往往非常深刻,是五人中最体大思精的一位。
109、第三谋:荀攸——传奇完人,战术大师;
1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代谋士排名都是后人根据其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来定的,有的确有其才,有的沽名钓誉,谁能说的准确?
111、二、郭嘉毫无疑问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任命他为军师祭酒,就是军师的头头,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名言。
112、刘备家宅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五丈余,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童童如小车盖”)。刘备小时候和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羽葆”指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羽葆盖车”即是天子所乘之车。刘备小时候就胸怀大志?
113、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曹操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成功建议。在曹操彻底粉碎袁绍,吕布等几个实力强大的军阀,成就北方制霸的过程中谋功至伟。郭嘉达于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赏也被传为佳话。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乌丸清剿袁势余患后,笃疾而夭,年仅三十八岁。
114、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115、程昱:对曹操十分忠心,虽不及荀彧和郭嘉,但也很有计谋,多次随曹操征战。
116、七、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117、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另说名挚),尹为官名,今莘县人。传说他为了见到商汤,遂使自己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说汤而被用为“小臣”。伊尹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
118、张良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谋士,他曾任刘邦的重要顾问。虽然没有确切的记载他的名言,但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格言与他有关:“才华如你,不该为隐士。”
119、江东才智之士极多。 2、十余万生灵啊,皆因跟随我而遭此劫难。即使草木之人,铁石心肠,能不悲乎? 3、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 4、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5、这匹白马备已骑了多年,性极驯顺,万无一失,请军师换乘此马。 6、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7、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8、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9、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10、刘备托孤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11、曹操因身边有众多谋士,方得以击败袁绍。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 13、与先生相识方觉眼界大开,却不想相聚如此之短。 14、使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母子之道。不义也。 15、望兄在天之灵,垂救荆襄之民那。 16、夫人,刘备愿这良辰美景永伴余生 17、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备不量力,欲伸大义於天下。 18、黄巾平定之日,必是群雄崛起之时。那时域中竟为谁人之天下,尚未可尽知也。 19、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20、朕不为弟报仇,虽有江山,何足为贵! 21、备欲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 22、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富贵。备愿献首级以成全功,书不尽言,死待来命。 23、子龙一身都是胆。 24、元直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方能相会。 25、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120、NO2、司马懿
三国谋士名言
121、第六名诸葛亮
122、许攸:他让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偷袭乌巢,致使曹操大败袁绍。但因多次对曹操不敬,终惹杀身之祸。
123、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124、五、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125、八、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126、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127、我欲见张良,年少行侠刺始皇,良计如神安天下。功成身退修仙道,千古留名传佳话。
128、曹魏谋士有很多,才能出众者亦不少。排名第一的当属郭嘉郭奉孝,郭嘉死后曹操为之痛苦,排名第二的是程昱,第三是荀彧,第四是荀攸,第五是许攸。
129、二是贾诩,所出的计谋又毒又狠,被称为毒士。
130、第八名荀彧
131、备同你二人结拜为生死弟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句话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时所说,后来三人的情义也完全体现了这句话,关羽、张飞对刘备都忠诚无二,是刘备创业路上最铁杆的兄弟和最得力的助手。
132、我觉得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诸葛亮,自孔明,又称卧龙先生,中国古代臣子的典范,为千百代人所推崇的忠臣良相。以一己之力辅佐刘备开辟蜀汉政权,登基称帝,割据一方。在刘备去世后,受命辅佐刘禅,忠心耿耿,为蜀汉基业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