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名诗10首
1、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
2、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3、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4、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5、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6、至尊尚蒙尘,几日休练卒?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
7、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8、拜辞诣阙下,怵惕久未出。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9、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蓄锐伺俱发。
10、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纥。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
11、然而,与李白的相遇是短暂的。天宝四年(745年)秋,李白打算重游江东,但是杜甫决定去长安,于是他们便在充州分道扬镳,却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永远。
12、从那以后,他们便再也没有会面。
13、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1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
17、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8、《百忧集行》
19、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
20、当他想起自己漂泊在外,妻子不仅没有埋怨自己,还理解他的行为时,他这样写道:
21、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22、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
23、杜甫的深情在他的诗句中透露无疑,他渴望与妻子相守,然而在他四十岁之后却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24、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只好从奉先逃到潼关以北的白水县。然而,不久长安就被攻破了,杜甫只好逃往鄜州羌村。随即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只身从鄜州前往灵武,在途中被叛乱的军队捉住,押回了长安。
25、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
26、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27、或许这就是他的政治抱负,为实现理想的社会而奋斗。但是要想实现这个理想仅靠才思远远不够,杜甫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选择用刻苦和努力继续书写自己的人生。这个时候的他,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不能有所懈怠。
28、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29、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竟菹醢,同恶随荡析。
30、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
杜甫的名诗10首
31、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32、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
33、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34、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35、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36、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
3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38、这首诗大约是天宝五年(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
39、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40、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41、七岁的杜甫就拥有了豪壮情思,歌颂地位高贵和品德高尚的人。自古以来都用“凤凰”来形容这类人,杜甫也不例外,他同样向往这类人。所以在他心中有“仕”的梦想,他渴望着有朝一日能进入朝堂,实现自己的抱负。
4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3、人的经历决定人的品格。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中,杜甫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大唐,那不是王维、李白、孟浩然所经历的盛世,而是一个从太平盛世转变为硝烟四起、战祸不断的乱世。
44、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4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6、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47、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48、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49、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
50、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5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2、当往事涌上心头,记忆的阀门便一下子被拧开。人生究竟能有多少次相聚?每一次见面都来之不易。然而友情的温度还未升起,便又到了离别的时刻。世事的沧桑让杜甫感受到无限悲凉,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53、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54、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55、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56、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57、正是因为无尽的思念,使杜甫明白谁才是一生的挚爱。他生在乱世,将一颗心放在遥远的他乡,他在哪里,哪里就有思念。
58、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5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0、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杜甫的名诗10首
6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62、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
63、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
64、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65、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一生所写的诗不计其数,但被保留下来的约有1500首。至于杜甫一生写了多少诗,谁也不清楚,但老街感觉杜甫可能更注重质量而非产量。
66、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前登寒山重,屡得饮马窟。
67、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68、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6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0、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
71、随着安禄山起兵,唐王朝四分五裂,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次叛乱中失去了生命,又有多少家庭在战乱中流离失所。
7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73、《蜀相》一诗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74、《赠卫八处士》
75、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6、于是,这次会面成了杜甫生命中的一段美好时光。
77、海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78、《春望》
79、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80、江南逢李龟年
8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2、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83、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84、春天已经来了,正是“还乡”的好时节,杜甫要“纵酒”还乡了,与妻儿们相伴。他虽身在梓州,但是心早就回到了故乡。尾联的“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四个地名既是自对偶,又是前后对偶,通过“即从”和“便下”将它们巧妙的串联起来,一“穿”一“向”,将他心中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
85、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86、多年以后,杜甫回忆年少时光时曾这样写道:
87、时任司农少卿的杨怡将千金嫁给了杜甫。在门当户对的封建社会,这桩婚事似乎是一种逆袭,大有跃入龙门的感觉。杨是大家闺秀,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与杜甫虽然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在婚嫁前没有经历过相处,但是婚后他们的感情非常好。
88、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89、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90、《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杜甫的名诗10首
91、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92、那年,他们一起骑马去鲁城拜访一位叫范十的隐士。他们一路高谈阔论,醉夜共眠,携手同行。李白饮酒吟诗,透露着得意和自嘲,让杜甫记忆深刻:
93、这段时光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超过了时间。
94、杜甫最经典的15首诗,首首经典,脍炙人
95、《遣兴》
96、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
97、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98、《春夜喜雨》
99、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100、《壮游》
101、《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节选)
102、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10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104、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105、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06、坡陀望鄜畤,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107、被囚禁在长安的杜甫想起了远方的妻子,他望着月亮,愁思难耐,离别和战乱让他忧心忡忡,他不知未来会怎么样,只是想念远方的妻子,将所有的思念都寄托给了月亮。
108、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9、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1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11、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112、《春日忆李白》
113、杜甫随着唐王朝一同成长,他聪明好学,在祖父杜审言的影响下,七岁就能作诗,九岁就会写字。他曾这样写道:
114、这一年,睿宗李旦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将帝位禅让给太子李隆基。玄宗登上帝位,凭着他的远见抱负励精治,使唐王朝蒸蒸日上。
115、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116、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11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18、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
119、《月夜》
120、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的名诗10首
121、杜甫用“健如黄犊”来形容少年人健康的体格,他们有着用不完的精力,仿佛从不觉得累。他回想起小时候爬树摘梨枣的情景。那个时候,一天能上树上千回。而现在,一转眼就五十了,只能“坐卧”,很少直立而行,“四壁空”的生活让他无比忧愁。
122、北征 杜甫
123、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124、《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节选)
125、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26、睿宗先天元年(712年),河南巩县城东二里瑶湾村的杜家诞生了一名男婴,杜闲为他取名杜甫,字子美。这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宦世家,上可追溯到晋代镇南大将军杜预,下可追溯到中宗神龙间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所以杜甫从小便过着富足的生活。
12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28、杜甫对李白是崇拜的,将李白的诗赞扬到非常高的位置,那个位置无人可及,他认为李白的诗作能惊动上天入地的鬼神:
129、《望岳》
130、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131、杜甫漫游来到了泰山,这时的他已经从科举失败的沮丧中走出来,一见到泰山,便被那巍峨的气势所吸引,兴奋的他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种仰慕之情。
132、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133、《饮中八仙歌》
134、天宝三年,杜甫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在洛阳,与李白的相遇让杜甫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他们结伴共同游历齐鲁等地,一起谈诗、谈理想、谈抱负,时而争论、时而大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35、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
136、妻子的包容与理解是杜甫生命中最大的财富。如此,杜甫有了一个家,有了一个可以思念的人和一个可以思念的地方。
137、带着遗憾,他那最后一缕呼吸在摇晃的小船上消失了。
138、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与妻子一直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无法磨灭他那颗诗意的心。他们一同观赏长安的月亮,感受着朗月的美丽。只是美丽的月光已不再为人留下。月亮虽美,却无故生出了一份惆怅,他看得越久,思念就越深:远方的她此时睡了没有?是不是和自己一样在赏月。不知不觉间“双照泪痕干”。真希望这种痛苦早日结束,美好的团圆早日到来。
139、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140、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14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42、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
143、那条归家的船带着他四处辗转,他无时不渴望着回到家乡,尽管饥饿在湿冷的夜里袭来,但他一想到此时的自己正在回乡的路上,便再也不觉得生活艰难。
144、园陵固有神,扫洒数不缺。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145、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146、再美的梦也改变不了现实,眼前所见的种种让他的内心无比悲凉。
147、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虽然他们长别二十年,但是经历过沧桑巨变的他们能够短暂的相聚,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148、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
149、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150、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杜甫的名诗10首
151、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
15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5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54、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155、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156、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157、可现实总是残酷的,再坚强的意志也抵不过连日的饥饿与寒冷。一个雨夜,他躺在船舱里,双眸看向外面连绵不断的雨,千山万水渐渐变得模糊,他知道或许他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了。
158、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159、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60、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161、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162、当他心疼妻子在饥寒交迫中抚育儿女时,他写道:
163、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是一个生存艰难、不断折磨人心的时代,唯有坚定的意志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16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65、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便是其中一首。
166、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67、叛军一路攻进长安,原本繁华不可一世的长安城在顷刻间变得萧条零落。辉煌不再,任凭雨打风吹去。
168、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16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170、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171、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17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73、二十九年(741年),杜甫二十九岁。此时的他正醉心于山水之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就是在这个时候,杜甫遇到了他一生的伴侣。
17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75、不经意间,他看到太多的生离死别,看到累累白骨。这些让他不忍直视,他不明白,曾经盛世的大唐,为什么会在一瞬之间倾塌?曾经歌舞升平的美好生活,为什么会突然之间随处可见“冻死骨”的悲凉凄惨?
176、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177、自此以后,杜甫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他四处漫游,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整日游山玩水,正是因为如此,有人说他是纨绔子弟,那些富人所拥有的习气都能在杜甫身上看到。可是,又有谁明白他心中的苦楚?又有谁能够知晓他心中的鸿鹄之志?
178、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179、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年),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和《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180、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的名诗10首
181、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
182、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183、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184、《江南逢李龟年》
185、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186、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87、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188、这次科考让杜甫明白,那个朝堂终究离自己遥远。杜甫一改以往乖乖公子的形象,将圣贤书抛诸脑后。
18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90、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191、或许一切早已注定,当历史的车轮走到转折点上,任谁也无法改变,但同时也造就了伟大的人物!
19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
193、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194、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195、《客夜》
196、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19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98、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199、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0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1、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202、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203、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204、在蜀中,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居住在乡下的草堂里,结束了流离失所的日子,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对春雨产生了别样的感情。当他在春天听到雨声时,内心就升起无限喜悦。这种喜悦是战乱时期难得的情感,于是他写道:
20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6、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拜访了居住在乡下的少年挚友卫八处士。但这次会面并没有改变两人的生活轨迹,一夕之后,他们便匆匆告别。
207、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208、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
20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10、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杜甫的名诗10首
211、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212、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213、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214、这正是杜甫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晚年贫困潦倒,唯有早年父母在世时享受过美好的青春时光,等他渐入中年,生活的窘迫日日夜夜折磨着他,让他不堪重负。
215、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16、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217、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来到了成都,他在诸葛武侯祠感受到诸葛武侯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伟大功绩,不禁肃然起敬,挥笔写下:
218、唐玄宗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杜甫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2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2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21、尽管蜀中的生活令杜甫感到了久违的温暖,但是这里并不是他的家,他日夜思念着家乡。当他得知河南河北的叛军被打败时,内心就像插上了翅膀,渴望立即飞回和平安定的家乡。他痛快淋漓地抒发了自己的喜悦,写下:
222、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李白与杜甫于天宝四载(745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后,就再没见面,但彼此一直深深怀念。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李白因曾参与永王李璘的幕府受到牵连,下狱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乾元元年(758年)初,又被定罪长流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乾元二年(759年)二月,在三峡流放途中,遇赦放还,回到江陵。杜甫这时流寓秦州,地方僻远,消息隔绝,只闻李白流放,不知已被赦还,仍在为李白忧虑,不时梦中思念,于是写成这首诗。
22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4、玄宗二十三年(735年),杜甫来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心怀壮志的杜甫以为会一举高中,哪知他乘兴而来,却败兴而归。严酷的科举考试给他当头一棒,仕途并不是想进就能进,它不仅需要天分,还需要运气。
225、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226、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27、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228、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
229、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230、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231、杜甫忧国忧民,心怀苍生。在战乱中,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每到一处,他所见到的都是战争过后的荒凉。为此他忧心忡忡,渴望有一天能报效国家。
23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3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3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三别》。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能够让我们读懂诗人的一生。杜甫的一生虽然短暂,可他的诗名却万古流芳、供人瞻仰。他一生的诗篇,像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更多的充满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艰难的同情。
235、他从盛唐的尾巴走来,带着不可言表的使命。尽管,他不是救世主,也不是那个平定战乱的人。但是,他却为那个不忍直视的乱世增添了无上的光彩。
236、北征:全诗共七百字,是杜甫五言古体中最长也是最有名的巨制。
237、这样的别离,杜甫在晚年还经历过一次。代宗大历五年(766年),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与同样流离失所的老友李龟年重逢,李龟年是玄宗时期的宫廷歌唱家,他们曾频频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相见,于是杜甫怀着无比的感伤写下:
238、在回忆李白时,杜甫对李白的诗作表现出极高的钦佩,认为没有人比得上他:
239、而经历过盛世的杜甫,看到这样的景象,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不愿看到国家四分五裂,他渴望和平,因此他写下千古佳唱:
240、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杜甫的名诗10首
241、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242、曾经美丽的风光点缀着两个憔悴的老人,他们都经历过盛世,如今却让人唏嘘不已。这样的重逢,杜甫不愿再多说什么,或许他累了,只留下无限的遐思。
24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244、《蜀相》
245、和李白一样,杜甫对酒的喜爱也到了痴的程度,他每每回忆起与李白饮酒吟诗的情景时,不禁感到李白就是那天上的仙人,因此他曾这样写道:
246、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247、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48、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