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的故事原文
1、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2、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3、《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能因为急于求成就违反事物本身的规则。如果一味强调速成或过于着急的话,反而会坏事。
4、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5、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他十分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6、第一段写养羊人的羊圈破了,丢了一只羊。
7、(5)楚庄王听后,立即封庄辛为阳陵君,并在他的辅佐下重振国力,终于收复失地,渡过了这次危机。
8、庄辛回答说:臣知道一句俗语:“见到兔子以后再放出猎犬去追并不算晚,羊丢掉以后再去修补也不算迟。”
9、亡羊补牢的故事有七个自然段,全文如下:
10、“夫黄鹄其小者也。蔡圣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11、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2、亡羊补牢的故事:
13、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为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袄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弇于城阳。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庄辛曰:“孟一诺”。
14、分二个自然段。一个是亡羊,另一个是补牢。亡羊就是写羊圈丢羊的过程,先是一只,接下来又一只,五个小段。补牢就是采取措施,堵塞漏泂,扎好篱笆。
15、《拔苗助长》原文:
16、第三段写他不听劝。
17、【段落划分】
18、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洞口钻了进来,又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以后,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19、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20、七个自然段。
21、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洞,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修,把洞堵上吧!”
22、(3)庄辛在赵国只待了五个月,秦国就发兵攻打楚国,一举攻占了楚国国都郢都。楚顷襄王连忙逃走,流亡到了城阳。这时他才想起庄辛的话,心里十分后悔,赶紧派人去赵国把庄辛请了回来,说:“我当初不应该不听先生的话,现在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我该怎么办呢?”
23、【亡羊补牢成语出处】
24、第三部分(5自然段):养羊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接受了邻居的劝告,修补了羊圈,羊再也没丢。
25、本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而来的,表达了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错误估计了事情的发展,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26、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邻居对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他回答。
27、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于是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28、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29、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30、第二部分(2——4自然段):养羊人不听邻居的劝告,又一只羊被叼走了。
亡羊补牢的故事原文
31、《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32、(1)楚顷襄王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他一直沉迷于享乐,大臣庄辛因此十分忧虑,便前去劝谏说:“大王,您经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他们在一起,他们都是一些贪享乐的人。如果大王再不好好治理国政,恐怕楚国就要亡国了。”
33、“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候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已乎黾塞之外。”
34、第一部分(1自然段):写亡羊的过程和原因。
35、(6)然而,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人们又逐渐丰富了这个成语的相关故事。从前有个养羊的人,一天早上他放羊时发现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这个人:“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吧!”这个人却说:“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36、(4)庄辛回答:“我听说,就算见到兔子来了才放猎狗去追,羊丢失了才去修补羊圈,也还来得及。现在大王还有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只要大王有心振作,一定可以恢复楚国的。”
37、拔苗助长是历史故事。
38、一共有五个自然段:
39、《亡羊补牢》原文
40、共5个自然段。
41、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42、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43、(7)可是第二天一早,这个人去放羊时,发现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后悔没听邻居的话,赶紧动手把羊圈上的洞补好了。从那以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44、宋国有个人忧虑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然后对他的家里人说:“今天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快步去到田里查看禾苗的情况,禾苗都已经枯萎了。
45、臣听说过去商汤王和周武王,依靠百里土地,而使天下昌盛,而夏桀王和殷纣王,虽然拥有天下,到头来终不免身国。现在楚国土地虽然狭小,然而如果截长补短,还能有数千里,岂止100里而已?
46、(2)楚顷襄王听了不以为意地说:“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吧!现在天下太平,楚国怎么会亡国呢?”庄辛说:“我当然是看到了事情的后果,才敢这样说的。如果大王继续宠幸这四个人,楚国一定会灭亡的。如果大王不信,请让我先到赵国避一段时间,看看事情会如何发展。”楚顷襄王同意了。
47、全文如下:
48、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多此一举。”
49、《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作者是刘向。原文内容是:“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见到兔子后才想起猎犬,这时还不算晚;羊被咬死了才想起来修补羊圈,这时还不算迟。这句话是鼓励人们要认清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一味逃避,只能使自己在错误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50、应该分两段,一段亡羊,一段补牢。
51、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52、《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3、“王独不见于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俛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已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俯啄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已乎十仞之上,以其颈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于公子手。
54、第四段写再次丢羊。
55、《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作者是刘向。原文内容是:“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见到兔子后才想起猎犬,这时还不算晚;羊被咬死了才想起来修补羊圈,这时还不算迟。
56、第二段写邻居劝他修补羊圈。
57、如果犯了错误一定要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才为时不晚,这样就能避免继续犯错带来更大的损失。
58、但是如果他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
59、“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游于江海,淹乎大沼,俯啄鱼卷鲤,仰啮陵艹衡,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碆卢,治其矰缴,将加已乎百仞之上。彼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60、楚顷襄王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国君,他一直沉迷于享乐,大臣庄辛因此十分忧虑,便前去劝谏说:“大王,您经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他们在一起,他们都是一些贪享乐的人。如果大王再不好好治理国政,恐怕楚国就要亡国了。”
亡羊补牢的故事原文
61、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62、本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通过对羊群的做法,反应出生活态度。亡羊补牢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