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之道的名言名句
1、夫唯不争,故无尤。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2、道家尤其注重争时,如《云笈七签》:与时争之者昌,与人争之者亡。如《淮南子》: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与时变化。
3、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现在问题来了,既然“为”就是“争”,那么,不争又如何去为呢?其实,老子不是说不争,而是说,不与人争:天长地久。
7、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8、老子说:“守柔曰强”,“自胜者强”——柔弱不争,而以自胜为务,才是真正的“强”。能够战胜自己,搞定自己的人,搞定别人是自然而然的事。综上,所谓为而不争,是有所争,有所不争,正如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人说老子的“不争”是深争,是“以不争为争”,纯属扯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就是不争,哪里是什么深争?道法自然,少私寡欲,不与人争,只争别人所不争的东西,反而能更好地实现自我的理想和愿望。相关回答:大道齐元:为什么《道德经》中没有“努力”这个概念?大道齐元:年轻人读《道德经》如何从中获得积极力量而避免受到消极影响?
9、最后,最根本最关键的一点是,不与人争,要能与己争。
10、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说,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物,而无害于物:圣人的法则是为施舍,而不争夺失之道利而不害”,这句话好懂,正如老子说过的"万物作焉而不辞”,那不就是不阻断万物的繁殖生长?不就是“利而不害”了?“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什么意思?圣人的有为是“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而无弃物”,当然是与人不争了。
11、我们可以与天争时(动善时),与地争利(居善地),与众争和(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12、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与人争,才能“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才能不居功而能有功。不与人争,不争的是利。但人生除了利以外,还有很多可争的东西,比如天时、地利、人和。
1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14、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5、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有利于物,而无害于物。做为人来说,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16、“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写在《道德经》书末的一句话。老子是在提醒人们,虽然他老人家屡讲“无为”,但其主旨还是要人们去“为”的。“无为”不是不做事,所以要“为无为”。奇怪的是,那些把“无为”理解为不做事的朋友,总是看不见这句话,或者可能是故意视而不见。“为”和“争”有什么区别?本质上没有区别,“为”是做事,“争”也是做事,为者必定争,争者必定有为。所以,为就是争,争就是为。人们常说的“争一口气”,就是这意思。怎么争气?不外乎努力做事,奋发有为。至于道家的“无为”,也可以理解为“不争”。所以《道德经》多次提到“不争”:不尚贤,使民不争。
17、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8、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
19、夫圣人者,不能生时,时至而弗失也。
20、“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帛书本作“人之道为而不争”,此从通行本。老子在这方面总的理念和智慧就是:天道是不争的,天道只是有利于万物,从来不和其他东西争。人应该取法于天道,取法于道,取法于圣人;天道不争,圣人不争,那么人们也应当在竞争中学会“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