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的缺陷
1、费尔巴哈哲学的实质是人本主义唯物主义,缺陷是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其人本主义的表现主要在于他对宗教神学的批判。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理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成果,它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产生提供了合理的思想资料。他对宗教神学的批判,给了当时宗教神学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对当时开展反封建斗争和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认为“只是从费尔巴哈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58页)他认为费尔巴哈的错误不在于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在于他脱离实践只从直观的形式去说明这种统一性。
2、不管哲学家们处于什么原因,这段时间内的哲学家们对于知识问题的关注都是极其深刻的。当然,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旨趣通常也在于知识,不过,当时的哲学家更习惯于独断地对“本源”问题加以界定,而反观“知识之可能性”等问题的探索则暂时维持在并未涉足的。随后,古代希腊哲学历经了自然哲学的逐渐没落与诡辩学派的一时兴盛,关于“知识”问题能否得到有效地解释,慢慢成为了最为棘手的当务之急,正因如此,无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亦或是亚里士多德,他们的都讲思想的重点着眼于与“知识”相关的问题而展开。
3、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相关追问,柏拉图有关两个不同世界观念的提出和他的理论架构、直至亚里士多德的推理演绎方式……自此,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西方哲学的基本机构和主要方向便由此确立。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整个过程中种种问题也显露出端倪,这也引导着哲学家们不断探寻着全新的思路和视角,继而延伸出无尽的探索。
4、恩格斯曾经甚至将亚里士多德称为“古代的黑格尔”,或许,我们也可以将黑格尔称作近代的“亚里士多德”。仅仅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出发,正是黑格尔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巨人,矗立起西方哲学史上的两座遥相呼应的丰碑,尽管他们咫尺天涯千年之久,但却始终熠熠生辉、一脉相承。
5、耶稣当然实有其人,不过他只是在拿撒勒长大并在那里创立了一个教派的历史人物。
6、我们可以用黑格尔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作为划分原则:
7、另一方面,尽管福音故事并不意味着历史事实,但他们既然是个体的创作,就必然或多或少的体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状况和历史背景。
8、而前者之所以最终变成了后者乃是因为宗教团体的无意识创造或捏造:“首先是由于当时人们对救世主的渴望。我说过,起初有少数人认为耶稣就是救世主,后来这样认为的人就越来越多了,而在这之后,这些人就坚信,过去期待于救世主的一切,一定会在耶稣身上发生,他们根据的是旧约圣经里的预言,预兆和对他们的通俗解释。。。由于人民的第一个解放者摩西创造了奇迹。。。这就是为什么早期的基督教团体不仅不能够而且一定会编造出关于耶稣的故事。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宗教在编造这些故事。。。神话不是个别人有意识的,故意的虚构,而是整个民族或宗教团体的共同意见的产物。”
9、青年黑格尔派之间的区别在于合理化的方式不同,而他们的基本共同点则表现为激进的人道主义的无神论,因为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所以黑格尔派的分裂是首先发生在宗教生活方面。
10、在遥远的古希腊,被誉为“希腊三贤”且具有师承关系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称为了时代的代表,不仅仅将当时的希腊哲学推向了难以企及的高峰,更加对后来的哲学发展走向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成为了西方哲学的历史根基。
11、黑格尔哲学实质是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缺陷在于全面系统的辩证法思想和唯心主义体系的内在矛盾。黑格尔完成了由康德发起的、经费希特和谢林等推进的一场哲学革命,最终造就了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是通过幻想的精神实践把现实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因此他的错误是“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同样非批判的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2页)”“彻底革命的思维方法竞产生了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这是黑格尔哲学最本质的特征。
12、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由正题、反题与合题组成的。所谓“正题”、“反题”、“合题”,其实是绝对精神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正题必然地派生出它的对立面———反题,并且和反题构成“对立”,最终二者都被扬弃而达到“统一”的合题。
13、师承关系的希腊三贤
14、然而,正如青年马克思所指出的,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15、如果历史上的耶稣与世俗的历史人物了无二致,那么不但耶稣基督的神性消失了,普鲁士君主政体的整个神学基础也丧失了。
16、施特劳斯一方面用因果关系(自然律)来检查福音故事,另一方面指出福音故事的逻辑矛盾,把历史上的耶稣与基督教信仰中的耶稣基督区别开来,认为基督的形象完全来自期盼弥赛亚的神话。
17、一方面,如果耶稣不过是施特劳斯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并无神奇之处的人,如果《圣经》上记载的耶稣基督那个“神人”并没有历史的真实性,那么整个基督教信仰就没有历史根据,整个基督教就不能以历史事实作为基督教真理的证明,而基督教如果没有了历史真实性的耶稣就如同天堂没有了创造世界的上帝一样不可思议。
18、历史上的耶稣确实伟大,但与耶稣基督的伟大不是一回事。
19、这是一种解读黑格尔的方式,或许亦符合黑格尔的观点,因为他曾经这样比喻哲学:“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这暗示哲学家不适合做历史时代的改革者或预言家。这种观念历史悠久,一直可以溯源到古希腊哲学静观的理论态度。
20、最初的老年黑格尔派主要包括戈舍尔,加布勒和埃尔德曼等学院派人物,他们大多参加了《黑格尔全集》第一版和第二版的编撰工作。这些人关心的是如何保持住黑格尔的传统,他们所补充的充其量是对继承下来的伟大主张字斟句酌的评论。结果,这些人的名字限制已被人遗忘,对哲学史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21、黑格尔为“正反合”逻辑打的比方是这样的:一颗麦粒,开始只是麦粒(正),但它实际上已包含了突破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这就是要长成麦苗。当它真的长成麦苗时,就不再是麦粒了,而是达到了麦粒的对立面(反)。麦苗最后还会成熟结种产生新麦粒.新麦粒不是麦苗,也不同于原来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
22、另一方面,《耶稣传》暴露出黑格尔思想中保守的和革命的双重因素。
23、黑格尔学派开始分裂了,施特劳斯本人随后发表的《黑格尔学派在基督论方面的各种派别》(1838)一文中,按照法国议会的做法,把黑格尔学派分为左中右三派,不久又出现了老年,青年的说法。
24、《耶稣传》的意义是双重的。
25、对于青年黑格尔派来说,世界的现存状态如同法国的君主专制一样,是真实的但不是合理的;黑格尔的思想不能仅仅作为现存政治和文化形态的合理化方式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是静观,而且应当是哲学式的行动论。
26、相反,他认为只有主体,即个体的自我意识才能使《圣经》的内容具体生动,色彩鲜明。具体说,福音故事是怀有一定宗教目的的人的创作。
27、施特劳斯认为他的著作受到了黑格尔思想的激发。他确实是因为听黑格尔的课才转到柏林大学,虽然只听了几个小时的课,授课人就病逝了。他也曾深入钻研过黑格尔的笔记,深受《精神现象学》的影响,然而得出的结论却与黑格尔大相径庭。
28、老年黑格尔派人物存在的现实是合理的,而青年黑格尔派则正好相反。
29、关于黑格尔“三段论”推理。
30、前者被贴上了右翼的标签,因为他们力主以哲学式的宁静去适应现存的世界,人物一切都将趋于完善,世界中的恶不过是表面上的附带现象,合理性就潜伏在他们之下。
黑格尔哲学的缺陷
31、面对施特劳斯的宗教批判,老年黑格尔派不得不予以回击。后来倒戈为青年黑格尔青年黑格尔派主力的布鲁诺.鲍威尔(1809~1882)当时就是正统派中最极端的代表,虽然他当年只有26岁。鲍威尔是19世纪德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任务,一生著述等身,哲学,宗教,神学,历史,文化乃至社会政治学科皆有所成。他于1836年创办的《思辨神学杂志》,后来成为老年黑格尔派的机关报。然而,在他批判施特劳斯的同时实际上也参加了由后者展开的宗教批判活动,尽管他在批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黑格尔精神和老年黑格尔派的精神,但他却更为彻底的推进了宗教批判,以至于他后来的无神论观点比施特劳斯的泛神论观点还要激进。
32、鲍威尔反对施特劳斯用宗教团体这一神秘实体的无意识创造来解释神话的产生,因为这无疑会使福音书乃至社会历史都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所支配。
33、年,老年黑格尔派恶宁静一下子被打破了,青年黑格尔运动正式出现,因为施特劳斯(1808-1847)出版了引起轩然大波的《耶稣传》第一卷。这是第一步超出了正统黑格尔学说的著作,他的出发点是黑格尔的理性观念,而不是神学观念。
34、黑格尔的三段论即正反合是一个哲学理论:
35、在想方设法使人们的精神摆脱宗教的谬见和对人民进行真正文明的教育之前,政治的进步,至少在德国,不能认为是有保障的。因此,虽然施特劳斯遭到了基督徒的口诛笔伐,并丧失了去苏黎世大学任教的机会,却掀起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运动。
36、所以,辩证法就是绝对精神不断流动、展开的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动态的。任何事物,都是在“正→反→合”的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绝对精神”,则是黑格尔对“正反合”的最源头的定义。
37、于是,正统的神职人员昔日对黑格尔思想的潜在危险的怀疑一下子得到了证实,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不得不极力辩白,说施特劳斯认为黑格尔曾提出基督的历史不过是添枝加叶的神话是毫无根据的,并与神学家一起对施特劳斯痛加讨伐。
38、随着亚里士多德对经院哲学所做出的思想奠基,我们不得不承认,从某种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顺理成章地沦为了近代哲学家们介意批判经院哲学的替罪羔羊。时间一直推进到18世纪之后,人们才陆陆续续能够以相对公平和客观的视角来重新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进行审视。正因如此,柏林科学院的贝克尔本亚里士多德全集、汗牛充栋的考订、注释和评价亚里士多德的诸多著作也如雨后春笋般得以涌现而出。
39、这恰恰是施特劳斯的宗旨:
40、同样,黑格尔论证过,普鲁士这个基督教国家的君主政体与耶稣基督的独特性,完满性和绝对性是相符的,因而二者分别是绝对精神在政治和宗教两个领域内的体现。
41、因此,他转而研究基督教的产生和,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着力研究在基督教中结成了一种体系的这些表象和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以及他们是怎样取得世界的统治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