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
1、钱穆《论语新解》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3、李泽厚《论语今读》
4、这些版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无论选择哪个版本,都应该注意其注释内容是否准确、全面、有据可循,以及其解读是否符合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需求。
5、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6、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7、(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8、关于“论语注解最佳版本”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阅读和理解偏好不同。不过,以下是一些比较权威和受认可的版本,可以作为参考:
9、(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10、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11、第二则:为人处事
12、(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13、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14、窃:私下,私自。
15、亦(yì):同样、也是。
16、《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17、梁启超《论语注疏》
18、第一则:学习方法
19、(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20、老彭:商代的贤大夫彭祖。
21、本段理解:
22、南怀瑾《论语别裁》
23、转折。(可译为却)例:人不知而不愠。
24、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5、(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26、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7、【大意】孔子说:“只传述旧章,不创制新作,笃信、爱好古代的文化,我私自和老彭相比拟。”
28、自:从。
29、杨伯峻《论语译注》
30、以此版本统汁,《论语》一书中,共有二十篇,四百九十三章经文,合计约一万一千七百余字。这个数字也只是大概统计所得,仅供参考。
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
31、《论语》一书,因其版本不同,其字数也稍有差异,目前社会上流通的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语译注》本,一般人认为,是错字,漏字少的版本。
32、补充词解释:
33、(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34、【注释】述:阐述、传述已有的。
35、作:创始,创作,创造。
36、(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37、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38、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39、知:了解。
40、(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41、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42、而:连词。(可译为并且)例:学而时习之。
43、最准确的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最透彻的是《张居正注论语》,最详实的是刘宝楠《论语正义》。
44、释义:孔子说:“只是传承古代优秀文化而不作革命,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殷初的老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