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
2、我们看到万紫千红便感到春的存在,正如看到万物的生意,便感到“仁”的存在一样。
3、其中后两句,是诗眼,个中意思,多认为是春游诗。表面看来,确实如此,在晴朗的时侯,寻芳春游了一个叫泗水的地方,一眼看去,满目无边无际的春光,立马感到很新奇,有耳目一新之感。很容易就晓得春天的面容,这万紫千红,处处红花斗艳,处处是春天,春天无处不在。表面上看,我是春游,有时间(胜日),有事由(寻芳),有地点(泗水宾),这是等一句,概况。第二句,概感,无边春花一时新。笫三四句,继续抒情,具体游感,轻松看到了春天的胜景,且万紫千红,处处春光,处处春景。诗人妙用寥寥几字抒发了寻春,识春,感春,又万变不离一个新字。把新的主线贯穿其中,一幅绝妙的春游跃然纸上,浮现眼前。
4、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5、因为诗人此时已在杭州,泗水一带早被金兵占领,诗人不可能到泗水去游春。
6、万紫千红总是春。
7、寻芳:游春,踏青。
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品注释: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大家知道,朱熹不光是诗人,他还是思想家,哲学家。因此,思想家的诗,一定有他的寓意和明暗喻指。我个人比较赞同赋有哲理的理解。即:在一个良辰吉日,来到圣明的孔府,探寻孔圣人之道,并以孔圣人的思想,感召和教化人们,当人们都按照孔子思想规范行为时,孔子仁德之心才普遍为人们接受,成为人们自觉行动,这时春天才真真到来,那才是万紫千红的春天。
11、道的核心是“仁”,那么诗人这里便以春喻“仁”。
12、然而,一方面与其它诗作一样,由于诗人所处历史环境,诗人的经历,诗人的所思所想,给后来人们的理解带来许多困惑。另一方面,后来人们在理解上的立埸不同,能力不同,也给理解诗带来一些企意。再一方面中国文字本身内含丰富,造成对诗理解有别,亦很正常。无论什么情况,作为后人,总不能曲解先人的真实意思,只能是力求真实表述先人的真实思想,真实情感。
13、宋朱熹《春日》〔今译〕很随便地便认识了东风的面目,这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春光点染而成。
14、《春日》这首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5、〔原作〕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6、等闲识得东风面,
17、因而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所谓泗水,是暗喻孔门,寻芳是指求“道”。
18、也等于说,孔子之道的教化,不知不觉就感染了人心,使得人们都开朗起来,就像鲜花盛开的春天来了一样。
19、光景:风光风景。
20、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揭示了:从字面上看,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2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2、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诗虽充满理趣,但形象鲜明,仅仅作为游春诗来欣赏
23、诗虽充满理趣,但形象鲜明,仅仅作为游春诗来欣赏,也是一首好诗。
24、胜日寻芳泗水宾,
25、“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26、春日:春天。
2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28、〔赏析〕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春游诗;然而泗水已在金人统治之下,诗人不可能去春游。
29、滨:水边,河边。
30、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31、诗人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来写泗水滨的春景,暗含了追求孔子之道,说孔子之道就像春风扑面而来,使得鲜花盛开,万紫千红。
32、无边春花一时新。
33、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34、”字面上是写春景的诗,但是从地点“泗水滨”来看,显然不是实写。
35、“仁”的外现是生意,春(即东风)的外现便是万紫千红。
36、这里,诗人用了《论语》中的典故,孔子曾带领弟子们到泗水一带游学,说出了很多道理。
37、这首由宋代诗人朱熹,以巜春日》为题所写的诗:
38、东风:春风。 作品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