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经典文案 > 红楼梦金句感悟心得优选汇总57句

红楼梦金句感悟心得优选汇总57句

时间:2023-01-12 20:02:13

1、我没有读过任何有关《红楼梦》的考证,希望通过文本,把自己的理解加上听来的、看来的,整理成文,谨以此向这部伟大的作品,这位等待我三百年之久的导师致敬!

2、诗社的成立,让读者更直接地了解到大观园中众女子的才华、志向和抱负,这些诗句随着《红楼梦》流传至今,也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虽然所有的诗词均出自作者之手,然而,每首诗都能非常恰到好处地刻画出不同女子的身份和性格特点,符合各人的性格气质特点,绝无张冠李戴之感,也因此才显得格外真实。

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4、可是我爱《红楼梦》的诗情画意;爱它唯美的爱情故事;爱这本书里的每个人的执着;更爱它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含有的深意,宁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希望能帮到你!)

5、《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曹雪芹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此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根据家族的兴衰的艺术升华,对封建腐朽的科举制度、包办婚姻、等级制度等进行思考。《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因为其不完整,留下许多谜团引人探究,也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

6、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感受娇杏在这一回有了“人上人”的好结局。她是书中第一位女性的结局,体现了作者对女性良好的祝愿。

7、都是上流社会衣食无忧,无所事事的精神追求罢了,如果吃不饱穿不暖哪有这种闲心吟诗作对。

8、红楼梦是一本章回体小说,是清代的曹雪芹写的。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塑造出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9、“雨村被参后,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

10、贾宝玉跟人家办实事了

11、大凡读书人,骨子里都有一个自视甚高的通病,有人受挫后愤然离职,采劝不合作”的态度,有人在挫折中改变初衷,沦为虚情假意,尔虞我诈。

12、醉在红楼难自醒,只因一梦到朦胧。是啊,《红楼梦》像一汪清澈的水,周围树影婆娑,青山低绵,每个看到的人都想沐浴其中,但下去后宁愿被这个清澈的“女儿红”染醉,也不愿醒来,沉浸在缸中,直到酩酊……谁不踟躇那个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谁不迷恋那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纵然花下做鬼,纵然一笑烽火,也肝脑无悔,轻步黄泉。

13、接下来讲到了贾雨村,《红楼梦》经常喜欢通过谐音传达作者的意思。“甄士隐”是将真事隐去,对作者来讲,回看自己家族的历程,他既要透露,又要隐藏,在隐藏里包含着对活过的人的爱恨,他已经超然了。很多考证拼命想把“真事”挖掘出来,恐怕违反了文学创作的初衷,这种将真事隐去的.悲悯和宽容,大概是文学与八卦的最大区别。

14、丫鬟命运两济,后面的女主人儿却是一个两个空余恨。

15、文中说“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短短几句话,就把甄士隐不求功名的情性体现出来。他又为贾雨村“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助雨村去赶考,这番主动接济他人的情怀,令人感动。

16、对比着想起第一回甄士隐出家前的那一幕,甄士隐“本是有夙慧的”,故听到了“好了歌”及道士的言论,“心中早已悟彻”

17、一场游戏一场梦,繁华富贵皆是空;功名利禄为谁忙,纸醉金迷在梦中。这是我看完后的感触,回首人生,大概也都是如此吧!一切皆是梦,只在梦后才会有这样的感叹。

18、红楼梦读后觉得前八十回委实太美了,文字美,艺术美,思想美,雪芹气派,老曹气度,风流潇洒,灵动霸道;后四十回续书则值得商榷,具体的问题有:不知鹦哥改紫鹃,五儿已死又复活,幼安表弟成表哥,子腾乃兄误作弟,又添一弟王子胜,水月馒头分两家,宝玉石头淆一处,贾芸好汉变孬种,妙玉高人转俗人,黛玉轻鄙傻大姐,姨娘暗诅探春姻,大气从容不见了,小家子气扑鼻来,错漏百出后四十,一言难尽续书人。因此,读完后的感受是:耿耿于怀,遗憾不已;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妙笔生花,妙趣横生,妙不可言,感恩!

19、“都云作者痴”,写到这个“痴”字,“痴”可以是“白痴”也可以是“痴情”到底是哪一种,“谁解其中味?”

20、倘若这个世界没有了痴男怨女,也就没有了这座红楼,虽然终逃不过“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的结局,也要在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中留下轮廓。

21、贾雨村在门口看到对联之时,也曾有过疑惑,却终不明白这两句“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是为点醒他而作。

22、人物结局写出了人世沧桑,过往悲凉。书中还处处描写了古代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文化:戏曲、诗歌、建筑、服饰、美食、宗教、精彩语言、风俗习惯、为人处事……等等。红楼梦一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不愧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集大成者,艺术手法精湛,人物性格塑造成功。

23、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4、每一种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明白自己改变不了游戏规则,便只好改变自己了。

25、读《红楼梦》的最大收获是让我重新认识了青春,大观园里住着的是一群十几岁的小男孩、小女孩,贾宝玉只有十三岁,林黛玉十二岁。青春是什么?我觉得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有一种浪漫,刚刚发育,生理起了变化,对生死爱恨懵懵懂懂,充满了梦幻、忧伤、不确定,充满性的欲望和爱的渴望,也开始尝到人生的失落与幻灭之苦。我们渐渐的回不去那个年纪,也慢慢变得无法理解青春,若不能以青春之眼去看待青春,恐怕是永远无法读懂《红楼梦》的。

26、每个演员他们不但自身形象美,他们饰演的角色也非常的成功!每个角色都象真正的从红楼梦中走出来一样逼真!再加上无人超越的感人的音乐!还有高超的化妆和服装,在我心中堪称世界最优秀的著作!!!

27、之前一僧一道对甄士隐说的事情,开始应验了。元宵节时,士隐命家人霍启抱着女儿英莲去看社火花灯。看名字就知道没好事,“霍启”是“祸起”的谐音;“英莲”是“应怜”,被一个叫祸起的人抱着,确实应该怜惜。果然这个霍启就把英莲给丢了,甄家半世就这么一个女儿,难过得不得了,可祸不单行,之后灾难接二连三。房子也被烧了,只得投靠到妻子的娘家,岳父叫封肃,“风俗”的谐音。看名字就知道了,虽然岳父不是一个坏人,但风俗中人,尤其在那个时代,看到落难的女婿,觉得窝囊死了,有钱的时候还勉强忍者,等把钱骗完了,当然不待见了。

28、雨村因此被革,为他日后重入官场时“随乡入俗”,乱判葫芦案铺垫了心理上的因素。

29、红楼梦》第二回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贾雨村到“智通寺”的事。那青埂峰下的一僧一道已经分头行动,各自忙着度脱可以度脱的情鬼去了,所以我认为在智通寺煮粥的老僧,便是青埂峰下的那位僧人,是前来度脱贾雨村的。

30、这种心态是常人难以做得到的,可见是大奸!有人在官场失意后,愤世嫉俗,而雨村被参后,还力谋盐政林如海的西宾,成了黛玉的老师,仅仅是因为盘费不继吗?他是在制造机会与权贵接近,结交!事实证明,他后来确实是通过林如海重返官场谋得要职。

31、红楼梦读后的感想各不同,既使一个人不同年龄不同时间读这本书感受也是不一样,年轻时读以为是悲悲悽悽的爱情小说,上了年纪觉得写的人生人性,把人生人性中的各种美好,黑暗丑陋展现的淋漓尽致,读一遍一个感悟,这本书象迷一样吸引着爱好者

32、“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何必那么认真,宝玉都说了,学问除了四书哪一个不是杜撰出来的。后来人着急的写着,嘲笑着,批判着,人类精神的宝藏,每个人挖一点点,慰藉心灵。假语村言,消愁破闷、喷饭供酒,风流的石头也这么说。

33、小说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甄士隐,借着他的出场,作者把我们拉回到现实世界,《红楼梦》经常游离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经常出现一僧一道,前面是一僧一道带宝玉下凡,这里又出现了一僧一道,这个一僧一道对甄士隐说,你这个女儿英莲,是个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不如给我吧。我们在梦境中遇到一僧一道,往往更容易相信,可是现实中,这个一僧一道跛足蓬头的,你可能觉得他大概是神经病吧。甄士隐当然不可能相信,可偏偏之后全部应验。

34、我们的人生,正是如诗如歌般的岁月,有过开心的笑容,有过伤心的泪水,有过真心的悔责。

35、印象深刻的钗黛与贾宝玉之间的结局,林黛玉之死让人惋惜,在《红楼梦》中的人物都还像活在他们的世界,与我们交流,一本书写尽了他们的一生。

36、《红楼梦》是以神话故事开头,交代贾宝玉的前世,宝玉的前世是女娲补天时多出来的一块石头,这块石头自经修炼,通了灵性,便动了凡心决意去到人间经历繁华。回来之后将自己在人间这一段故事编写成《石头记》记录下来。讲到这里,曹雪芹跳了出来,说自己将《石头记》增删修改,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并写道:

37、谁都有过失败,曹雪芹笔下的宁国公也如同所说。人生如戏,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红楼梦》中,钟鸣鼎食的宁荣府,最终也一蹶不振,人生几何,何必留恋人世繁华,不如努力拼一生,潇洒走一回,以免来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时光!想必这正是《红楼梦》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38、林黛玉的前世,是一棵绛珠草。这颗草快枯死了,旁边有一块石头,这个石头修炼变成一块宝玉,觉得这棵草非常可怜,就每天舀一点甘露去滋润它,这棵草因此才没有死掉,最后修炼成女身。这块石头忽然有一天动了凡心要去人间,经历一下繁华世界。这棵草就说,我受了他的甘露之惠,并没有这种水可以还他。所以它也跟着下凡,用一生的眼泪来还他,这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前世缘分。所以林黛玉是一直要哭的,不懂她的人大概觉得烦死了,这个小女孩怎么一直哭,是不是“痴”啊?人世间有一种情缘是“还”,总觉得欠了别人的,一定是要还的,不然心中就郁结着缠绵不去的东西,这一世不能还,下一世还是要还。这是一种不可解的哲学,但我们多少能理解林黛玉的哭,他要用眼泪来“还”前世受到的恩惠,这也是一种“痴”。两个“痴”的意思完全不同。

39、林黛玉,白哭了,没有用,啥也没闹着,小姑娘单纯的心思,只想在一起说话唠嗑猜灯谜行酒令说说话,可笑,这就以为是爱情了,都没有袭人实在先把对方搞定做小的也行,让那个宝姐姐给抢了,搁现在是傻子,没有妈没有人告诉她这是,她这样是傻子?

40、这时候一僧一道又来了,唱了一首《好了歌》,甄士隐经历了这么大的家族劫难之后,忽然有了感悟,注解完了《好了歌》之后,便出家了。

41、贾雨村在小说中是个穷书生,得到了甄士隐的资助之后再得以考取功名,甄家应是他的大恩人,后面可以看到他是如何“报恩”的。甄家有个丫头,多看了他一眼,可能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贾雨村就觉得这个丫头眼光不错,有意于他。这个丫头名叫娇杏,侥幸的多看了贾雨村一眼,也许并不是慧眼识英雄,但从此命运就侥幸的改变了。

42、虽然《红楼梦》没有《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的英雄豪杰,也没有《西游记》里的人物勇敢。

43、贾雨村,姓贾名化,号雨村。这很直白,“假话”。贾雨村,假语村言,这是对比前面的甄士隐,文中有一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假”就像“有无”,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权利、财富、爱情,在执迷不悟的时候,都是真的;经历过了以后,可能又都是假的。一个杯子,如果“空”、“无”才可以装水;房间之所以可以容纳很多人,是因为它的空。作者将真事隐去了,写下的这些都是假语和街巷议论的小说村言。小说中有一个甄家,一个贾家;一个甄宝玉,一个贾宝玉;一“真”,一“假”。小说一直用“假”写“真”,假当做真时,真亦假了。

44、读到这里,总有一些感慨,曹雪芹并不觉得自己写出了多么了不起的,只是把人生,像镜子一样的呈现出来。当我们回头看自己一生的点点滴滴,大概都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吧。

45、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文学作品!包括87版的电视剧!它的思想太深奥了!我们虽然不能完全读透红楼,但在其中也得到了无比的享受!

46、雨村初入官场,恃才侮上,被上司寻个空隙,参他一本,这是官场常见的现象。

47、诗社的成立对于《红楼梦》故事情节发展具有较大意义,探春开诗社,后面更是因诗社接二连三延伸出香菱学诗、芦雪庵联诗、黛玉重建桃花社以及黛玉湘云中秋联句等故事,为全书情节的发展起着一定承上启下的作用。

48、雨村娶了娇杏,还送了不少礼物给甄家,此时的贾雨村,尚知报恩。

49、甄士隐跟女儿只有三年的缘分,这女儿是来度化他的吗?有人说《红楼梦》用一本书告诉我们一个“空”字,但我不觉得这是一部让人领悟空幻的小说,即使一秒钟的缘分,如果珍惜,它就是很深的缘分。

50、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一共刻画了327个人物形象,从封建高层到社会底层,无不包含涉及,并且一个个人物在曹雪芹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真实形象,让人觉得活灵活现,喜爱不已。

51、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索,广泛地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宝玉,黛玉作为这个贵族家庭乃至整个封建制度的判逆,他们在人生道路和婚姻爱情生活等方面,都有一种强烈的不受传统和封建势力约来的崭新的追求。伴随着金钏投井,晴雯夭逝,尤二姐呑金,尤三姐自刎,宝黛爱情的毁灭,一幕幕悲剧,贾府颓势无可挽回。

52、《红楼梦》前面有个类似序的东西,作者说自己“一事无成,半生潦倒。”然后重点来了,写这本书是为什么,竟然是“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己护短,一并使其泯灭”。他自己一生潦倒也就算了,可不能因为他的一事无成,让这些闺阁中他认识的精彩女子不被记录,所以呕心沥血写下这本伟大的,竟然是给这些女子一一立传。在作者的眼里,男人都是污浊之物,女人都像花儿一样,应该被疼惜和保护。这样的立论,放在三百年前,实在是够“荒唐”的,但这也正是《红楼梦》动人的地方,处处透着叛逆与不妥协。

53、你好。看完《红楼梦》之后,心里有点悲凉与感慨万千,一个家族从兴盛走向衰弱,竟然只需短短的时间,让人唏嘘不已。或者是《红楼梦》中的爱恨情仇,从侧面所反映出的当时社会形象,引人深思。

54、小时候就读四大名著,唯独《红楼梦》无数次的翻开却读不进去,最后丢在一边。最近很偶然的机会开始重新读红楼梦,越读越使我感动,这本书就像是一直等在我生命的某个时刻,哪怕无数次的错过,依然等着与我相遇。

55、绿妒罗裙,春妒金钗,莫负青春,来过就好。只因缠绵久,不解相思雨。宝玉对黛玉的痴情在紫娟的戏谑中被引爆,“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看后莞尔。小儿无理,只是羡慕宝玉,嫉妒黛玉罢了。在声色犬马,爱情游戏的社会中,这份痴情再也寻不回了。

56、做诗是文人骚客的风雅之事,最需要的,是一颗无欲无求的赤子之心。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能看出,在整个贾府之中,唯有林黛玉、贾宝玉、贾探春他们三人,才能活得如此洒脱!

57、后来“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可见甄士隐对其女儿的重视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