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袁枚说过写诗“不可以无我”的话,于是,笔者也想从这首诗里寻找“我”的踪迹。
2、最后总起来,讲讲诗中“我”的踪迹。
3、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
4、袁枚辞官后到哪里去了?原来他早就看上了位于金陵小仓山(今属南京市)的一处园地,也就是《红楼梦》写到的“大观园”。袁枚购置后,就起名为“随园”。不少读者知道,当看到《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与《随园随笔》时,就会想到袁枚。有意思的是,随园建成后,袁枚居然把原来园子的围墙全部拆掉,还写了一副对联:“放鹤去寻山里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这样,原来的私宅,一下子就变成了“公园”。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
7、第二种:死记硬背,将诗的第一句连着念十几遍,然后换第二句连着念十几遍,接着把第一句和第二句试着连背下来,第三句和第四句也按照第一、二句背诵。
8、诗中的人物是牧童,牧童在干什么?一是骑牛,二是唱歌。而所骑之牛又是黄色的,所唱之歌却可以使“林樾”与之共鸣。如果有人因此想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与“诗中有画”这样的词语,笔者是会有同感的。比如“有色”,除了黄色,还有林樾的绿色;“有声”,除了牧童的“歌声”,还有“林樾”的回声。当然,读者还可以联想到自己听过或自己会唱的山歌呢。
9、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1、“万民衣”中蕴真情。
12、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
1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1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15、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16、再讲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7、这时候你脑中已经有关于这首诗的“故事”,背诵的时候,按照记忆中的故事,一步步往下推:主人翁【牧童】在干嘛?
18、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19、可诗人为什么不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写成“忽然闭口立,意欲捕蝉去”呢?这恐怕就是袁枚的笔法,他是不是在调动或考验读者的想象力呀?
20、也许有人问:袁枚哪来这么多钱呀?袁枚靠的是他的人格与本事!他在随园办私塾(男女弟子皆收),开饭店,出租土地,而且经常有人请他写墓志铭、写对联、写传记,何况还有数不清的朋友与慕名者,争着拜会他……每年下来,他的收入,与当官时所得俸禄相比,真不知多了多少!所以,袁枚辞官后,日子过得非常潇洒:可以在园里与弟子、朋友一起吟诗作画,也可以随时漫游著名山川。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选自杨万里《小池》。
22、诗题是《所见》。那么,诗中所写,到底是何人之所见呢?当然是袁枚“我”呀!
2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24、《所见》清・袁枚
25、三、赏析这首诗。
26、原文欣赏
27、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动景:诗人写牧童骑着黄牛晃晃悠悠地走着,同时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歌声的嘹亮与动听。可是,诗人不说歌声“振天地”,却偏偏要说歌声“振林樾”。从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窥探出诗人匠心之独特呢?笔者觉得,说歌声“振林樾”有两点独特之处:一是与“闭口立”形成鲜明的对照,实现了由动到静的意境转换;二是前后照应,为后面的“捕鸣蝉”作了铺垫。至于“忽然”一词的艺术效果,简直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它不仅显现出牧童听到树上蝉鸣时,一下子静下来的惊喜与警觉;而且隐含着袁枚这个“我”,在一旁观察时的神态与心理活动。
28、请看,袁枚的这首《所见》是不是不仅在告诉我们:诗中的“我”既是袁枚,也是读者呢?是不是还在启发我们:不仅“作诗,不可以无我”,“读诗,亦不可以无我”呢?
29、据说有一次,一只商船在江上同一艘战船相撞,一个士兵不幸落水身亡。于是,官司打到了官府。战船方不依不饶,非要把商船主人打死不可。袁枚觉得两船相撞纯粹是个意外,不能因此使商船遭殃。于是,等到商船主人上船之际,他立刻使个眼色,暗示商船主人赶快乘风逃走。商船逃远后,袁枚说服了官船,又劝慰死者家属并给了使之满意的抚恤金,了断了这场官司。袁枚为官时,某地百姓还送了他一件“万民衣”,上面绣有全城百姓的姓名。袁枚为官十年左右,但他最终厌弃了官场。当皇上要给他升官之际,他却以奉养母亲为借口,决然辞官告退。
30、三年级上册所见
31、其实,诗中所写牧童、牛、林樾这些人与物以及其黄色、绿色,无不是“我”之所见;诗中牧童的歌声与林樾共鸣声以及蝉鸣之声,无不是“我”之所闻。
32、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3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4、《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
35、“阿婆还似初笄女”,比喻自己老年写诗也还像少年时一样用心;“头未梳成不许看”,比喻诗未修改到自己满意时,是决不公开的。
36、写书说与真情论。
37、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38、袁枚虽然出自书香门第,可到了他祖父这一代,已经衰落。袁枚天资聪颖,自家书不多,就到别人家借书来读。他12岁考上秀才,21岁就被一位巡抚推荐给乾隆。之后他中了进士,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虽没有官衔,但可在皇帝身边做皇帝交付的事情,相当于现在选拔出来储备的年轻干部)。两三年后,袁枚曾被派到好几个地方作知县。
39、骑与振,都是描写牧童的。前者描绘的是牧童的可爱情态:当他在牛背上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地摇晃着的时候,袁枚的身子是不是也随着晃悠呢?袁枚的心是不是也跟着这节奏而自我陶醉呢?后者描绘的是牧童嘹亮的声音:当他的歌声振得身边的树林都与之共鸣时,袁枚是不是也正在侧耳倾听这具有穿透力的童声呢?而且,读者是不是还可以想见袁枚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是不是也可以体会到袁枚善于选择恰当的动词,来表现人物外在之美与内在之美呢?所以,即使只看“骑”“振”这两个字,就会感觉到“我”在哪里了。
40、有蝉在树上叫,牧童有【意欲】要【捕】抓住这只【鸣蝉】,然后牧童做了什么?【忽然】间把【闭】上【口】,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1、二、部分词语注释:
42、诗人告诉读者,他认为牧童所以“忽然闭口立”,是“意欲捕鸣蝉”。可读者正想知道牧童是否捕到鸣蝉与捕蝉的过程时,诗人却戛然而止。这可谓神来之笔!牧童怎样捕蝉与捕到没有,袁枚怎会不知?可他就是不写,却让读者去猜想,去琢磨,去创造……
43、第一种:理解全诗的意思,《所见》这首诗很好记,它讲的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4、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5、至于诗中“闭”与“立”的妙用,读者自会有更透彻的领悟。
46、诗中的“意”字,当估计或猜想讲;“欲”,是想要的意思。诗中的“闭口立”,意思应该是,牧童听到蝉鸣后立刻“闭口”,接着他从牛背上跳下来“立”着不动。
47、出处:唐·杜牧《所见》,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
48、袁枚的这首诗完全印证了他的诗论:“诗写性情”,“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作诗,不可以无我”……他真的厉害:他可以是我们的同窗,也可以是我们的朋友,还可以是我们的老师。他激励我们自己去想象,自己去思索,自己去写诗。
49、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50、【骑】着【黄牛】,然后在唱歌,【歌声】如何?很嘹亮,【振】荡在【林樾】中。忽然发生了什么事?
51、至于“动静结合”与“诗中有画”,相信不同的读者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52、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
53、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5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5、这种方法主要靠把每句念熟了,只要稍微记住每句的前一、两个字,后面就容易脱口而出了所见作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56、蝉,就是知了。记得有一年夏天到北京出差,中午在旅店休息时,就被一阵阵“吱——吱——”的声音吵得不得入睡。问人,才知道那是知了在叫。后来读朱自清的作品,对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原来,蝉的成虫才在树上鸣叫,而且能鸣叫的只是雄蝉。于是,知道《所见》写的季节肯定也是夏季,牧童要捕捉的就是树上鸣叫的雄蝉。
57、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58、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59、《望天门山》唐・李白
60、再看诗中描写的人物与情境:“牧童骑黄牛”,乃“我”之所睹;“歌声振林樾”,乃“我”之所闻;“意欲捕鸣蝉”,乃“我”之所猜;“忽然闭口立”,乃“我”之所喜。
61、这首诗的题目是《所见》,说明诗人在写他旅途中看到的情景。诗的内容极其简单,写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边走边唱,当他突然听到蝉鸣,就停住了歌声,准备去捕蝉。这首诗问世以来,就脍炙人口,一直流传至今,而且被有的学者视其为袁枚的代表作。
62、振:振荡;指牧童的歌声嘹亮。
63、(1)“骑”字与“振”的妙用。
64、三年级所见这首诗这样写“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歌是清代的袁枚写的,里面出现的景物有牧童,黄牛,蝉。动静结合,把小牧童的神态写的活灵活现,至于小牧童到底有没有捕捉到那只蝉,作者没有明确写出来,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65、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6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7、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68、更重要的是,诗中之每一个字、每一种手法,无不折射出“我”的高尚情怀与独特的艺术造诣。
69、前面说过,袁枚主张“作诗,不可以无我”。可《所见》这首诗,“我”在哪里呢?
7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7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72、在诗文创作上他强调表达真情实感。他说:“诗写性情。”又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还说:“作诗,不可以无我。”这里恭录他写的一首题为《遣兴》(其一)的诗,先体会一下他对写诗的要求。
7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74、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樾,指树阴。
75、中学语文课本选有袁枚写的《黄生借书说》,他明确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启发学子要珍惜时间,亲手抄录,熟烂于心。
76、译文及注释
77、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78、(2)由动到静的特殊手法。
79、一、简介诗人,再讲几个有关他的传闻。
80、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82、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83、购得随园,乐在随园。
84、欲:想要。
85、先讲前两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86、袁枚(1716~1797),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当过知县这类的官,但没多少年就告退了。
87、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