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的意思拼音
1、我们不能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问问题
2、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3、原句出自于春秋孔子的《论语·公冶长》。
4、告诉人们勤奋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在告诫人们学无止境。哪怕你学问再大,终归是有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5、(2)敏:敏捷、勤勉。
6、敏:聪明。
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8、(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9、【出处】
10、【译文】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没自己高的人请教为耻。
1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15、参见《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6、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7、该句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
18、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19、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各方面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20、好:喜好,积极主动。
21、翻译:子贡问说:“孔文子为什么能得到‘文’这个谥号呢?”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当然称得上‘文’这个谥号了。”
2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3、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4、《论语·公冶长第一十五》
25、意思是说天资聪颖而又热爱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辱。题目中问到的这句话出自先秦时期儒家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所作的经典语录体著作《论语》,这是在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里面出现的。子贡问孔子,孔文子死后为什么被称为“文”呢,孔子便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就是说孔文子这个人天资聪颖而又热爱学习,从不以向自己学问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后世称他为“文”,可见孔子对于孔文子的推崇。
26、这是孔子所说的话。他的意思是:做学问上,即使你是聪明的,也要勤奋学习。哪怕你掌握再多的知识,也不要以向学问不如你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27、今天这段话评论的人叫孔圉(yǔ),又称仲叔圉,孔文子是他的谥号。
28、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原句出自于春秋孔子的《论语·公冶长》。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白话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赏析:《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