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经典文案 > 庄子描绘的人生境界

庄子描绘的人生境界

时间:2023-04-10 15:43:31

庄子描绘的人生境界

1、庄子的七重境界:身外、外物、外生、彻悟、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按照我对人生的理解。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4、无古今:超越时间相,活在当下。超越过去,现在,未来,看到历史长河中,生命只是白驹过隙。当你要抓时间,你却永远抓不住。当你要抓生命的流失,你却只能活在当下。生命是无奈悲哀,却无比的神圣。从而开启天眼,看得越远,智慧就会越高。超然一切,随波逐流,随顺因缘。

5、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6、因为庄子的思想自由、奔放、充满灵动色彩。他的关注点是心灵、内在、自然、大道,追求超脱、逍遥、自在、浪漫,不受名缰利锁和现实生活的约束,作品具有神奇瑰丽的艺术想象力。

7、当然佛道两家都是唯心主义哲学,许多地方看起来也是相通的。这也为儒释道三家合流奠定了基础。

8、王国维《人间词话》。

9、是一种无我的境界,随波逐流心无挂碍上知九天却又什么都不知道,下知九泉却也什么都不知道,虚静逍遥,遨游于时间,空间,物质。时而犹如大鹏飞往南溟时而如细菌遨游于蜗牛两角间。《逍遥游》是以"心斋""坐忘"为理想的自然状态,可以实现对"道"的观照,从而真正进入一种"游"的境界。"游"既是一种精神存在的状态,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和审美境界。关于"游"的美学特质,后文将专题分析。

10、人要遵循道,道法自然。万事万物都要遵守自然规律、自然法则。人本身就是道的化身,人的出现必然有道的理由;人类的命运并不是凌驾于道之上,而是依道而行;体道、悟道、而行道、与道合一,才是人生的最究竟。

11、外物:接纳万物,开阔心灵的局限性,打开心灵的无界限。超越名利得失。我们的一切滋养都是法界给予,学会感恩法界的养育。

12、天地境界

13、不死不生:活在永恒的现在,生与死只是一种形态的变化,把生命交给法界,快乐绽放生命的光彩。活在无界限的世界里,永不设限。没有我慢,没有卑慢,慈悲善待一切人事物。平凡平实平淡的接受生老病死,当死亡来临时,接受神圣的转变。人生不过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最终来到,无学无修自作证的境界,天上地下,任我逍遥游。

14、道德境界

15、身外:其实就是破身见,净化自我的过程中,第一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破身见。如果不破身见,不突破身体这一层皮,没办法进入出世间法,更没办法进入真正的修心。你只是一个波浪,你却忘记大海的重要和联系。

16、外生:接纳所有生命,一切有生命的都是命运共同体。如果地球毁灭,一切生命将灭亡。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世界,你能活下去吗?珍惜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个生命。

17、《道德经》的最高境界是“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18、因为理念的不同,所以境界也不能相提并论。首先庄子讲究的是天人相离,人要是不能背弃人为而追寻天道,是不可能有所修为的。而佛追求的是三我合一,本质上就是天人相融。由此可见道的不同。其次,庄子讲求的是现世的修为,而佛家却追求的是来世。

19、功利境界

20、见独:了悟到万事万物的无常无我,了悟到万事万物的因果和缘起甚深。看到完整的道,看到无和有的转变。看到物体和生命,看到舞台和背景。见到别人看不到的境界,看到完整的世界,看到二元对立是中性的世界。

2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22、彻悟:开悟阶段,破除身外、外物、外生的界限,进入悟后起修。自净其意,不断的净化、净化、净化。心静下来去内观,去开启智慧眼,看到身外身内俩个虚极的世界。破除空间界限,来到致虚极,守静笃的修行境界。

23、《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