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语录及感悟
1、事实上,当时老子的思想确实称得上是“龙”的高度。老子的大道思想非常深奥,他所构建的“道”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规定一切主宰一切的,世间万物都符合“道”的规律。
2、十大洞天
3、道在人间,修身为本。
4、什么叫作“宠辱若惊”?宠爱是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它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宠辱若惊。
5、天下万物,皆为一体。
6、道家创始人是老子。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7、这句话看似矛盾,又充满哲学,其实很多事物的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系统,比如太阳今天傍晚落山了,第二天早上又会从东方升起,长此以往,循环不断。
8、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
9、再比如说,海水受热蒸发成云,云会往高原地区飘去(热胀冷缩原理),然后汇聚成雨雪,下在高原上成冰雪,再慢慢的融化,经过小溪、湖泊、江河等流到海里,这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10、以道御心,以心御身,以身御物。
11、第五洞天:青城山洞,号“宝仙九室天”,位于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
12、孔子开创的儒家值观,以人文主基本取向,注重道德善和人格的提升,强调进取,投身社会事业。
13、人们最好都能在满足身体的基础需要之后都没有其他过强的欲望,“虚其心”就是老子提倡让自己的灵魂澄澈,内心欲望很少,很轻易的就可以被满足,被哄好,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极致境界。
14、老子开创的道家的价值观,以自然主义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内心的宁静和谐,主张超越世俗,因任自然。
15、每临大事有静气:人生要顺应大势,在无为中寻找有为之道。
1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出自于《老子》一书中,可谓是道家的经典语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句话呢?
17、这种运动可以成为道的运动,而道在此间扮演的角色又是微妙的,比如云朵可能没飞到高原,就成雨水降下来了,那些水可能还没流到海洋,就已经蒸发了。
18、所谓:“居安思危”、“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晴带蓑衣饱带干粮”等等,这些常挂在中国人嘴边的话语里,都蕴涵了这种哲学思想,时时提醒我们: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颓废,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以为的福就给你带来了灾祸,而你认为的灾祸却给你带来了意外之喜。
19、道家哲学自然无为,也就是不主动标榜自己是强者。老子提倡“上善若水”,水就是看似柔弱的东西,而水却可以以柔胜强。
20、我们也要学习有效地示弱,以弱胜强。
21、注重内心平静,养好自己的灵魂
22、第十洞天:括苍山洞,号“成德隐玄天”,位于浙江仙居和临海两县之间的括苍山。
23、虚静无为,自然常存。
2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5、道法自然是道家尊崇的,就是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
26、人生无常,道是唯一。
27、第七洞天:罗浮山洞,号“朱明曜真天”,位于广东增城和博罗两县之间的罗浮山;
28、先来看看译文: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29、在老子的看法中,人宠辱若惊的这种表现,虽然是常态,但这不是一种好的现象。
30、“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由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
道家经典语录及感悟
31、第八洞天:句曲山洞,号“金坛华阳天”,位于江苏句容的茅山,属上清道坛,茅山宗本山;
32、第四洞天:西玄山洞,号“三玄极真天”,杜光庭认为在金州;
33、《道德经》中有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意思是,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认真做到。
34、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创立儒家、孟子发展儒家、荀子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儒家成为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35、老子推崇的圣人的治理方法是:“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人,无知无欲。”意思是,使其心无所求,使其腹中有食物(不致饥饿),使其思想单纯,没有未满足的欲望。
36、现如今,很多人都为了宠辱而活,甚至将重视宠辱超过一切。人生中的功名利禄、得失宠辱固然重要,但荣辱只是暂时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宠辱,做到宠辱不惊,不为一时的荣辱所约束,才能达到豁达开朗的境界。
37、一、两者的核心不同:
38、道家是无为思想,就是世上的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39、但是道在这里面是一个比较统筹的角色,它代表着一个规律,尽管中间可能会有一些偏差,但事物的运动还是按照这个规律走的。
40、老子就像他所讲的“道”就像是龙一样,高深莫测。在当时,老子就已经用一个核心的“道”解答了宇宙的本源、天地的法则和生命的智慧,在这一方面领先了其他思想一大截。
41、由于道家思想与盛世关系密切,所以有助于增加文学艺术的豪气,而在衰世中道家思想是文人的治疗创伤的精神支柱,所以又造就了文学艺术旷达放逸的艺术风格。
42、第三洞天:西城山洞,号“太玄总真天”,陶弘景(456—536年)所撰《登真隐诀》疑在终南太一山,杜光庭(850—933年)则认为在蜀州;
43、《老子》五十八章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意思,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对立的,祸福相依,在一定条件下祸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4、“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
45、老子从水中参悟了以柔克刚的理论,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46、儒家是中国古代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虽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百家之一,与其它诸子百家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47、静心静气,深思熟虑。
48、老子的思想核心“道”是精辟的辩证法哲学。
49、知足常乐,随缘自在。
50、所以说老子认为水是最接近“道”的。
51、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没有过时。在审美观上,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所以追求自然美就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52、老子在这句话里阐述了“祸”与“福”的辩证关系,是中国人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哲学思想。
53、老子哲学的核心是无为,但无为思想的核心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告诉我们要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
54、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给孔子传道过,孔子对于老子十分钦佩,他曾经说过:
55、懂得示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56、第九洞天:林屋山洞,号“左神幽虚天”,在洞庭湖口,杜光庭则认为在江苏吴县;
57、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8、这些天师语录中,张道陵强调的是修身养性,追求道的境界和心灵的安定。他的言行和思想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和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
59、孔子甚至把老子比喻成当时非常高深莫测、至尊无上的龙,足以见得他对老子的尊重。
60、第六洞天:赤城山洞,号“上清玉平天”,位于浙江天台县的赤城山;
道家经典语录及感悟
61、结个善缘。道之道,非常道。
62、心中有道,世间万事皆可以解。
63、老子非常推崇“水”的智慧,正是因为水是按照客官规律去活动的,《道德经》中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不争”其实也就是一种自在无为的思想。
64、老子不仅主张外物之平静,还注重内心的平静,也就是人性的无欲无求。欲望所引发的争夺、血色事件太多。
65、《道德经》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的思想其实是在“无为”之中蕴含了“有为”的思想,顺应大势,顺应道,才能找到有为之道。
66、学会进退自如,才能宠辱不惊。
67、第二洞天:委羽山洞,号“大有空明天”,位于浙江黄岩区的委羽山;
68、《道德经》中对于宠辱有专门的解读:“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得到宠爱或遭受耻辱,都像是受到惊吓一样。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
69、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他的思想核心——朴素的辩证法,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他在《道德经》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无为”思想。
70、第一洞天:王屋山洞,号“小有清虚天”,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山西阳城县、垣曲县之间,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71、三、两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同:
72、儒家以“仁”、“礼”为核心,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学的代表性主张。
73、太上曰: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74、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
75、心平气和,身心合一。
76、二、两者创始人不同:
77、儒道两家的文化差异虽都论道其意义和内容却有根本的差异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本体论和宇宙论;孔子则偏重于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