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名言精选 >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摘抄291句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摘抄291句

时间:2024-05-14 06:39:44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

1、曹操找王垢借物——杀头稳军

2、陈宫离曹操——反目成仇

3、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4、关羽开凤眼——解释:要

5、吕布为人——见利忘义

6、陆逊夷陵败刘备——少年老成

7、魏延妄喊谁杀我——自取灭亡

8、鲁肃上了孔明船——解释:糊里糊涂

9、袁绍用兵——优柔寡断

10、曹操躲马超——落荒而逃

11、刘备陶谦让徐州——你推我攘

12、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13、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14、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15、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16、有因为《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极其著名的,其中涉及了很多负盛名的人物,这些人物的故事和形象被广泛传播,并且衍生出很多歇后语,比如“东吴孙权,西蜀刘备,中原曹操,这话你识得几个?”

17、曹操:曹操许昌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18、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19、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20、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谐音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形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语言玩味。

21、刘备庞统入西川——生离死别

22、王恺斗石崇—甘拜下风

23、关羽门前耍大刀——挑战高手

24、孔明弹琴退仲达——解释:临危不乱

25、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26、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27、楚霸王自刎乌江—没脸回江东

28、诸葛亮江东斗群儒——独占鳌头

29、司马夸诸葛——解释:甘拜下

30、周瑜配小乔——郎才女貌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

31、司马懿装病——暗藏杀机

32、马谡用兵——解释:言过其实

33、孙权向曹操献关羽——嫁祸于人

34、刘谌自刎——与国共存亡

35、谐音歇后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诗词和民间故事的流传,人们渐渐形成出这种幽默的说话方式。在民间,许多谐音歇后语都是由口耳相传而流传下来的,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常常因地制宜,富有创新性。

36、孙二娘开店——进不得

37、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38、孙悟空翻筋斗——十万八千里

39、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40、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41、曹操败走华容道——解释:走对了路子

42、关羽下葬——首身分家

43、刘禅封安乐公——乐不思蜀

44、孙策向袁绍献玉玺——借兵兴国

45、黄忠打头阵——宝刀未老

46、孙策急火攻心——意气丧命

47、刘备三顾茅庐——解释:好难请

48、曹操用母得徐庶——四两拔千斤(军)

49、曹操接许攸——赤脚相迎

50、邓艾率兵过秦岭——九死一生

51、黄忠抡大锤——解释:老当益壮

52、诸葛亮为周瑜造兵器——草船借箭

53、刘备襄樊撤军——拖泥带水

54、秦桧杀岳飞—罪名莫须有

55、关羽华容道上放曹操——知恩报

56、赵云曹营救阿斗——横冲直撞或勇冠三军

57、谐音歇后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广泛应用,还成为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中的重要元素。

58、草船借箭属孔明——历史误判(实属周瑜)

59、落风坡前见庞统——死而复生或青史留名

60、关羽打喷嚏——解释:自我吹嘘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

61、画上的关公——脸红耳赤

62、高俅当太尉—一步登天

63、刘备的江山——解释:哭出来的

64、徐庶进曹营——苟且偷生

65、秦始皇收兵器—高枕无忧

66、曹操见诸葛亮——一生未有

67、曹操遇马超——解释:割须弃袍

68、诸葛亮辅刘禅——聪明帮糊涂

69、在绕口令的基础上,人们又创造出了谐音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构建一种特殊的语言语境,使得人们在理解的同时感到一种幽默和诙谐的氛围。

70、安禄山起兵—反了

71、谐音歇后语在中国流传已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不仅能够让人们得到,也能够体现语言的艺术魅力。

72、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73、曹操看张松——以貌取人

74、谢安复职—东山再起。

75、周瑜打黄盖——打在黄盖的身上,痛在周瑜的心上

76、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

77、徐庶投曹操——尽孝不尽忠

78、武则天的面手—不公开

79、楚王戏宴子—自讨没趣

80、关羽出席鲁肃宴——单刀赴会

81、关公面前耍大刀——解释:自不量力

82、内容延伸: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谐音歇后语经过不断添加和改编后,不仅增加了趣味性和性,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83、王麻子的剪刀—货真价实

84、孔明草船借箭——解释:有借无还

85、张勋复辟—痴心妄想

86、刘备投袁绍——委曲求全

87、吕不韦拥立秦王庄襄王—奇货可居

88、刘备投曹操——寻找时机

89、这种幽默形式在古代文学和文化中十分普遍,在许多三字经、四书、歇后语等经典著述中都有体现。谐音歇后语广泛地应用于生活、教育、文学、戏曲、小品、评书等领域。它不仅可以引人发笑,而且可以借用一句谐音歇后语来传递深刻的道德教育和生活智慧。

90、孔明用空城计——解释:迫不得已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

91、宣统坐江山—只有三年

92、孙权杀关羽——解释:嫁祸于人

93、关羽:关公战秦琼,身披铁胄金银装。

94、关羽洛阳赴王直宴——文进武出

95、关羽守嫂嫂——解释:情谊为重

96、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

97、诸葛亮兄弟争国事——各为其主

98、关羽走麦城——解释:末日来临

99、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100、孟母三迁—望子成才

101、孔明练琴——解释:老生常谈

102、汪精卫照镜子—一幅好相

103、谐音歇后语是一种以语音相似或谐音为基础,通过语言幽默的手法表达出具有深刻意义的谚语。

104、司马懿铁笼山火中遇大雨——绝路逢生

105、曹操唱京剧——满脸奸诈

106、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107、冯妇打虎—重操旧业

108、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109、谐音歇后语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之一,起源可以追溯到民间传说、神话、宗教典籍等等。它们常常以一个或几个字为音韵相近或发音相似的谐音词为基础,构造语言幽默。

110、它起源于古代的口头传统,最早出现在民间歌谣、戏曲和民间故事中,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形式。

111、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1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113、杨国忠做宰相—冰山难靠

114、汉字歇后语是一种中国语法书写方式比如,免子的尾巴长不了。

115、黄忠射箭——解释:

116、叶公好龙—怕是真的

117、刘关张桃园结义情——同生共死

118、张飞上阵——解释:横冲直撞曹

119、张飞讨债——解释:声势凶

120、关羽赴宴——解释:有胆有魄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

121、老海瑞上金殿—为民请命

122、杨家将上阵——全家出动

123、孙坚回江东——猛虎归巢

124、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25、草船借箭——只借不还

126、张飞战马超——解释:不分胜负

127、诸葛亮伐孟获——征战不如心战

128、刘备复仇败夷陵——倾国倾城

129、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30、曹操下宛城——解释:大败而逃

131、汉字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132、王羲之的字帖—别具一格

133、郑人买履—生搬硬套

134、刘备招亲——玩假成真

135、木兰从军—女扮男装

136、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37、是采用比兴的修辞手法,从一物说,引申说明一个道理。一般多通俗易懂。

138、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139、曹操兵败赤壁——遗恨终身

140、赵云:子龙一身都是胆,十步杀一人。

141、周瑜计除蔡瑁、张允——借刀

142、关云长放屁——解释:不知脸红

143、孟获归顺诸葛亮——心服口服

144、司马昭笑刘禅——乐极生悲

145、诸葛亮华容道上用关羽——有意放曹

146、张飞耍杠子——解释:轻而易举

147、曹刿论战—一鼓作气

148、许褚斗马超——解释:赤膊上阵

149、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150、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

151、诸葛亮吊孝——解释:假仁假义

152、煮豆燃豆萁——解释:自家人整自家人

153、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运用开始于先秦时期,然后经由长时间发展之后于唐朝时期出现“歇后”一词。

154、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155、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谚语、俗语等民间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156、张飞:燕人张飞善使蛮刀,一身都是胆。

157、张飞战马超——①棋逢对手②白花脸杀黑花脸

158、徐庶为曹操献计——自食其言

159、霸王请客—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160、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161、来俊臣的高个儿—请君入瓮

162、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163、周瑜招亲——反中诸葛亮算计

164、周瑜打黄盖——解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6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66、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67、王番章向关兴问路——鬼使神差

168、曹操为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169、关公开凤眼——要

170、孙权:吴王别姬,悲壮史诗。

171、后主降魏——解释:不知羞耻

172、张飞摆屠案——解释:凶神恶煞

173、阿斗的江山——解释:白送

174、原因解释:据研究,谐音歇后语最早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古代民间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演变而来的。

175、您好,1.刘备:蜀中无大将,刘备称雄。

176、谐音歇后语的由来和起源很有趣。

177、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178、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79、刘备离曹赴徐州——逃之夭夭

180、庞统当县官——大材小用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

181、王佐断臂—留一手

182、袁绍待许攸——疑而生妒

183、罗成的回马枪——往后看

184、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185、张飞戴口罩——解释:显大眼

186、关羽开刀铺——解释:货真价实

187、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88、所谓“歇后语”,它作为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可以说是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通常都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中前半句相当于“引子”,后半句则为“后衬”。

189、萧何追韩信—连夜赶

190、刘备东吴作女婿——乐不思归

191、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192、董卓进京——解释:不怀好意

193、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194、扩展资料:

195、曹操用关羽——真心实意

196、张飞卖豆腐——解释:人强货不硬

197、庞统当知县——解释:大材小用

198、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199、如今,谐音歇后语已经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被广泛运用在文化和广告宣传等领域。

200、张飞拿耗子——解释:大眼瞪小眼

201、司马炎废魏主——解释:袭用老谱

202、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203、应该很多的,比如: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04、张飞发怒——气冲斗牛

205、司马昭之心——篡国诡计

206、关公脖子里长肉瘤——脸红脖子粗

207、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08、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09、诸葛亮唱“空城计”——急中生智

210、刘备编草鞋——解释:内行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

211、诸葛亮失街亭——用人不当

212、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13、关羽走麦城——终身悔恨

214、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215、谐音歇后语源于中国民间文化,是一种通过谐音创造出幽默效果的语言游戏。

216、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217、刘禅上朝误斗鸡——顾此失彼

218、诸葛亮焚香操琴——解释:故弄玄虚

219、关羽死后看太阳——日出日落

220、伍子胥过昭关—“更添”三分愁

221、刘禅遇邓艾——自缚请降

222、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223、康熙替父还债—碗(晚)了

224、诸葛亮帮蜀国——鞠躬尽瘁

225、管宁割席—断交

226、刘备摔孩子——解释:收买人心

227、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228、周瑜杀蔡瑁、张允——曹操代劳

229、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千军

230、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231、谐音歇后语是汉语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句子形式的谜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一句常见词语,后一部分是一个谐音的词语或词组,可以形成趣味性强的语言效果。例如:“劝人善,不劝人棉,见了人就说一声:嗨~~~"(棉花谐音“免耶”)。

232、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233、谐音歇后语在生活中起到了丰富多彩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它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文化价值,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4、除了上述歇后语,还有:"龙头狗尾"(高顺),"愿赴南极"(左慈),"只识单刀赴会"(张飞)等等

235、申公豹的嘴—搬弄是非

236、曹操遇蒋干——背时或倒霉

237、周瑜谋荆州——解释:陪了夫人又折兵

238、歇后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239、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240、猛张飞舞刀——解释:杀气腾腾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

241、是什么?

242、阿斗当官——解释:有名无实

243、曹操对诸葛亮——又爱又恨

244、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245、张飞拆桥——解释:有勇无谋

246、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247、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248、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喜欢用谐音的方式来表达一些幽默和诙谐的意味,这种方式被称为“绕口令”。

249、周瑜火攻遇东风——天作之合

250、历史由来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251、周瑜:破釜沉舟,百步穿杨。

252、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25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254、淳于琼守乌巢——小材大用

255、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256、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257、张飞买刺猥——人又刚强,货又扎手

258、刘谌与刘禅划界线——殊途不同归

259、曹操败走华容道——解释:兵荒马乱

260、慈禧太后听证—专出鬼点子

261、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62、刘备曹操论英雄——各怀鬼胎

263、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264、周瑜诸葛亮——忌贤嫉能

265、姜太公—好准啊

266、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内柔外刚

267、比干丞相—没心

268、曹操天下归司马——白忙一场

269、关兴杀王番章——报仇雪恨

270、诸葛亮得姜维——将遇良才

历史人物歇后语释义

271、狄仁杰的门生—桃李满天下

27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273、司马懿破八卦阵——解释:不懂装懂

274、齐桓公用管仲—不记前仇

275、诸葛亮说周瑜——请将不如激将

276、西施坐飞机—美上天了

277、匡衡凿壁—借光

278、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

279、王安石画圆圈—留下一个尾巴

280、周幽王点烽火台—千金一笑。

281、操遇蒋干——解释:倒霉透了

282、结论:谐音歇后语的起源来自于古代民间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

283、徐庶进曹营——解释:一言不发

284、陆逊入八卦阵——迷途不知返

285、关羽流鼻血——解释:红上加红

286、董卓吕布夺貂禅——争风吃醋

287、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288、孔夫子的弟子—贤(闲)人

289、由于当时文化程度低下,人们难以准确记住一些琐碎数字或信息,因此就演变出一种押韵或谐音来替代记忆。

290、蒋干盗书献曹操——包藏祸心

291、谐音歇后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游戏,它还能够反映出人们对于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认识和态度,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