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语文古诗分类
1、(1)直抒豪情壮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2、【西江月】(南宋辛弃疾)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咏史诗——怀古咏史——借古讽今——情在古事与诗人所处环境的相通处。
6、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先秦]诗经《子衿》
10、[宋]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1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2、要看是哪个教材版本的,沪教版是一个学期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附上两首诗,所以正常来讲初一初二两个年级一共有64首诗,如果加上《唐诗精华》和《宋词集萃》这两个单元,还要再加上24首左右也就是大约88首古诗词。
1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1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5、[先秦]诗经《蒹葭》
16、初中语文古诗从题材上说可以分边塞诗,送别诗,赠答诗,闺怨诗,咏史怀古诗,咏物抒怀,写景诗,叙事诗等。
17、[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8、别塞战争诗:反映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比如《使至塞上》
19、(3)直抒悲思愁绪:“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晚唐•罗隐《自遣》)
20、①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弄清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如阿鲁威的散曲《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21、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视听结合、多感官结合。
22、可分为叙事诗、百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23、(5)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明•文嘉《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流东,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24、[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5、(2)掌握诗词中主要的五种景与情的关系——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显景隐情和显情隐景(直抒胸臆),其中,情景交融有三种形式——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并茂。
26、[先秦]诗经《式微》
27、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8、[唐]李白《送友人》
29、诗人在作品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引人共鸣。
30、初中三年应该大致学古诗48首。每个学期精讲古诗有四首,课外阅读古诗四首,一共八首。这些古诗词一般都是李白《黄鹤楼》,杜甫《春望》,苏轼《水调歌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王维《送二无使西安》,曹操《观沧海》,王湾《次北固山下》,《关雎》《蒹葭》选自《诗经》等等,以上这些古诗都是比较著名的。
初中三年语文古诗分类
31、②体味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感怀诗重点在于其“抒怀”的性质,也就是诗中作者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的叙述,而是比较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3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4、【龟虽寿】(曹操)
35、[唐]白居易《卖炭翁》
36、[先秦]诗经《关雎》
3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8、[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39、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4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1、【观沧海】(曹操)
4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3、③推敲作者对待这件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诗人们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我们要仔细推敲诗人的态度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的《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以及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感情不同,看待历史事件的态度也就不同。
44、(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45、[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6、《江南春》
47、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8、①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49、[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0、(4)直抒欢快喜悦之情:“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无名氏《四喜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5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52、[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3、《游子吟》
54、③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55、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
56、山水田园诗: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比如《田园四时杂兴》。
57、②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位古人的意图所在。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看到赤壁,想起赤壁之战,自然想到了指挥这场战争并且以少胜多的周瑜,周瑜少年有为,而自己年过不惑却一事无成。
58、【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0、在构思上,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桥•赤壁怀古》;有以议论引发的,如清•刘献庭的《王昭君》:“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
初中三年语文古诗分类
61、古诗中常见的五种题材类型:写情、咏物、叙事、怀古、写景。其对应的表现手法类型: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叙议抒情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
62、(2)直抒愤世嫉俗之情:“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而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未休。”(清•诗丐《绝命诗》)
6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64、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7、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68、即事感怀——叙事与议论或抒情结合——先叙事再抒情议论。鉴赏即事感怀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6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0、不借助外物(直写情怀)——直抒胸臆——情在直接抒发的语句中。
7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3、【观沧海】(三国曹操)
7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7、④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绘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78、【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9、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诗人的心志。如清代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80、咏史怀古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比如《泊秦徽》
8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82、诗田园四时杂兴歌按题材内容可分为:
83、《渔歌子》
84、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8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86、赠友送别诗: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比如《别董大》
8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8、【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89、①了解诗人写的是什么事。感怀诗往往是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如苏轼的《定风坡•沙湖道中遇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
90、鉴赏咏史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初中三年语文古诗分类
91、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92、③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情感的。在赏析感怀诗“抒怀”的特点时,不仅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更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不像有些诗作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名家却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鉴赏时要细细体会。
9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4、【泊秦淮】(唐杜牧)
95、借景——写景抒情诗——情景交融——情在景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96、杜诗中认为项羽如能忍辱负重,再回江东招兵买马,东山再起尚未可知,惜叹之意溢于言表。在政治家王安石眼里,理智战胜了情感,王安石客观地指出了项羽大势已去。李清照则是背负着亡国之恨、丧宝之痛,对金人入侵和一味求安、东渡保全自己的南宋政府表示了强烈的愤慨,于是这位表弱骨刚的女子就借项羽当年垓下战败,不肯回到江东的事,讽刺南宋政府。
97、【夜雨寄北】(李商隐)
98、【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99、咏史诗借古事古迹抒怀,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易逝,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诗人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概言之,借古讽今就是借用古代的事迹,从正面或反面讽喻诗人所处时代现实中的事,达到借古说今的目的。借古讽今,起到的效果是:委婉含蓄,富有说服力。
100、咏物诗——托物言志——情在物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101、初中语文第四课古诗四首
102、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103、④分析作者咏史抒情时的写法。咏史诗的写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104、下面分述其基本特征:
10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0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8、一)、课内古诗背诵
109、咏物言志诗:古人很喜欢咏物,寄托自己的感情,比如《咏柳》
11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