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节日问候 > 古今中外哲学故事【精选65句】

古今中外哲学故事【精选65句】

时间:2024-09-18 06:35:14

古今中外哲学故事

1、陈阿土是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ING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MORNING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MORNING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NGSIR!”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是陈阿土!”

2、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3、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鸟在寒冷的冬天里飞到了一个农场寻找食物和庇护。

4、有一个关于哲学与人生的小故事,讲述了一个老人在临终前告诉他的儿子,他这一生的智慧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少些理性”。

5、小鸟啄食了这些,得到了一些能量,继续寻找食物。

6、传说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3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于是苏格拉底带领弟子们来到一篇麦田,让他们每人在麦田中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

7、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8、有一个年轻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何在。他来到一位智者的面前寻求答案。

9、有一个圆,被切去了好大一块的三角楔,想自己恢复完整,没有任何残缺,因此四处寻找失去的部分。

10、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11、这些故事常常通过寓言、比喻等手法,以小见大,让人们在短暂的阅读中获得长远的思考和启示。

12、相传我国历史上有个公孙龙,有一天,他牵着一匹马要过关口。根据当时国家的规定,马是不允许带出关的,于是,守关的人对他说:“先生,你人可以出关,但按规定马不能出关,请你把这匹马留下。”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而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规定只说马不准出关,但并没有说白马不准出关呀!”经过一番舌战,公孙龙还是牵着马出关去了。

13、因为它残缺不全,只能慢慢滚动,所以能在路上欣赏花草树木,还和毛毛虫聊天,享受阳光。

14、表演大师

15、其实,从唯物辩证法来看,马是共性,白马是个性,白马再怎么特殊,它也是马。

16、这个故事的寓意深远,提醒人们在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努力,相信自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7、儿子听后很困惑,问老人这是什么意思。老人解释说,理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过多的理性会让我们变得过于理性和固执,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热情。

18、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事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19、智者告诉年轻人,人生就像蜗牛的旅程,每一步都是珍贵的体验。生活的意义不是追逐速度和结果,而是在于慢慢品味和感受。

20、故事四:陈阿土

21、白马非马的哲学原理:世界万事万物是永远运动和普遍联系的,而运动的法则主要是依据一切事物内部的客观存在的“一分为二”的矛盾性构成的辩证运动法则。在《指物论》中他还着重论述了指与物的关系,“指”即事物的概念或名称,“物”具体的事物,它们的关系也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22、故事三:缺角的圆

23、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24、有2.因为哲理故事通常以简短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来传达智慧和道理,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启发。

25、他希望儿子能够保持一些感性,用情感去感受世界,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哲学并不是一种高深的理论,而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指引。

26、它找到了一个农舍,但门窗紧闭,无法进入。

27、没有任何人捉住猴子不放,它是被自己的执着所俘虏,它只需将手放开就能缩回来。

28、寺庙里塑有三教的圣像:先是儒教圣像,次是佛教圣像,后是道教圣像。道士见了,马上将老君移到中位;和尚见了,又将释迦牟尼移到中位;读书人见了,又将孔子移到中位。三位圣人自相说道:“我们原是好好的,却被这些小人搬来搬去,搬坏了。”

2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成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最强者。

30、最后,它发现了一棵枯萎的草,上面还残留着一些。

古今中外哲学故事

31、【点评】《周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种思想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而不是谁主谁次的地位之争。

32、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33、最终,它找到了一个温暖的鸟巢,得到了食物和庇护。

34、年轻人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而是在于享受当下的每一刻。

35、有个用钱买通入学的人,拜谒孔庙,孔子从神座上走下来答谢。那个人说:“今天是您的弟子拜您,您应该坐在神座上接受礼拜。”孔子说:“不敢,你是我‘孔方兄’(铜钱内圆孔外方形)的弟子,我绝对不能受拜。”

36、它终于发现滚动太快使它看到的世界好象完全不同,便停止滚动,把补上的碎片丢在路旁,慢慢滚走了。

37、于是他开始致力于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着伟大的意义,默默奉献,将爱传递给他人。

38、现在它是完整的圆了,能滚得很快,快得使它注意不到路边的花草树木,也不能和毛毛虫聊天。

39、曾有一位学者,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思索了许多哲学问题,最终悟到一种领悟生命的方式:人生如同大海一般,既宁静又澎湃,既深邃又浅显。在无尽的追求中,最终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是珍惜当下,顺应自然,推崇仁爱与正义。

40、这就是公孙龙所说的"故可以为有马者,独以马为有马耳,非有白马为有马"(《白马论》)。这样,就割裂了一个命题中主语和述语的联系。从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出发,势必将一般看成是独立自存的实体,其结果导致了客观唯心主义。"白马非马"这个命题,本来是从对于辩证法的一定的认识出发的,可是,结果转化为辩证法的对立面。

4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困境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寻找机会和可能性,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获得成功。

42、白马是白的,有其特殊性,但是它终究是一匹马,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它的普遍性。若它没有一般马的特征,它也就不是马了。违背遍性和一般性的。一,普遍性离不开性,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中,离开了普遍性就无所谓特殊性。白马是白的,有其特殊性,但是它终究是一匹马,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它的普遍性。若它没有一般马的特征,它也就不是马了。

43、小鸟感到绝望,但它没有放弃,继续寻找。

44、神话故事《西游记》体现了存在先于本质,人生就是一种修心。

45、只要心灵健康,别人怎么想都影响不了我们。若我们一味地在乎别人的想法或说法,就会失去自主权。

46、智者告诉他一个小故事:有一只蜗牛在爬行,一只乌鸦飞来,问它为什么要缓慢地爬行而不飞翔。蜗牛答道:“因为我想要慢慢体会和感受生活的每一寸土地。”

47、读书有益哲理故事二:搬是非

48、故事二:猴子的执着

49、公孙龙娓娓道来:“‘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言,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这是说,白是一切白色的共性,而不是马,马是一切马的共性,而不是白。白马指白色的共性加上马的共性。所以白马并不是马。关吏越听越糊涂,如坠云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只好让公孙龙和白马都过关去了。

50、它找到各种不同的碎片,但都不合适,所以都留在路边,继续往前寻找。

51、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52、他意识到,人生并不是要在追求成功与名利中获得快乐,而是在内心的平静与情感的丰盈中真正体会生命的价值。

53、读书有益哲理故事一:谒孔庙

54、【点评】“孔方兄”是古人对金钱的戏称。花钱买学历这样的事,古今都不罕见。今天许多的'成功人士都是成功之后,再到名牌大学去贴牌。花钱买学历,买面子,买人脉,独独不是买知识。

55、非马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逻辑学家龙(元前320--前250年)提出的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孙龙子·白马论》。公孙龙的确看到了一个命题中主语和述语的矛盾对立的方面,看到了一般和个别的差别。但是他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并且把这一方面片面地夸大,因而否认了一般和个别的统一的方面,相互联系的方面。按着他的理论,既然一般和个别是相互对立的,一般也可以脱离个别而存在,一般可以不必包括个别,个别也可以不必列入一般。

56、故事一:礼物

57、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58、一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遭到关吏阻拦。公孙龙辩解说:“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呢?”。

59、在亚洲,有一种捉猴子的陷阱,他们把椰子挖空,然后用绳子绑起来,接在树上或固定在地上,椰子上留了一个小洞,洞里放了一些食物,洞口大小恰好只能让猴子空着手伸进去,而无法握着拳头伸出来,于是猴子闻香而来,将它的手伸进去抓食物,理所当然地,紧握的拳头便缩不出洞口,当猎人来时,猴子惊慌失措,更是逃不掉。

60、一个佛陀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

古今中外哲学故事

61、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做到了提升境界、超越自我。唐僧没有给徒弟讲如何提高境界,也没有传授任何技巧,而是给徒弟们在取经中实践的机会,并用自己的情志去感染徒弟,激发徒弟们学习、探索的热情,激励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唐僧巧妙地引导着徒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境界提升的过程。而且,教学相长,最后师徒四人都修成正果,超越了自我。

62、小鸟飞到了一棵大树上,看到树上的果实已经被采摘一空,只剩下几个残缺的果实。

63、有一天,这个残缺不全的圆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碎片,它很开心地把那碎片拼上了,开始滚动。

64、心中的欲念使我们放不下,内心的欲望与执着,使我们一直受缚,我们唯一要做的,只是将我们的双手张开,放下无谓的执着,就能逍遥自在了。

65、第一个弟子刚刚走了几步便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支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的大麦穗多的是;第二位一直左顾右盼,东瞧西望,直到终点才发现,前面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第三位把麦田分为三份,走第一个1/3时,只看不摘,分出大、中、类麦穗,在第二个1/3里验证是否正确,在第三个1/3里选择了麦穗中最大最美丽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