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作用的指向
1、舆论特点:公开性—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
2、舆情的本体就是舆情内容本身,即社会民众表现出的情绪、态度、观点、意见等的总和。与舆情的主体、客体相比,舆情的本体即舆情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3、舆情的本体是舆情的内容
4、舆情主体是舆情的发出者,舆情客体则是舆情的接受者,也就是舆情的具体指向。由舆情的定义,舆情的客体是社会管理者或公共事务的管理者以及社会管理机构,不是普通的社会民众,也不是某家企业。
5、评价性—带有明显得主观倾向。
6、广泛性—舆论存在地范围和影响的范围的广泛性。原因在于舆论主体公众聚合的随机和多元舆论,以及意见指向的涵盖范围的广阔。
7、《我的1919》 剧情简介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顾维钧受了感动,说:“山东是中国的,我们拒绝签字!”
8、舆情是由社会民众发出或造成的。针对某项公共事件,官方的意见或观点不属于舆情,舆情的主体不是官方人员和官方媒体。
9、从舆论主体方面进行考察。民众、新闻传媒及官方均为舆论的主体,这是前后一贯的。因而,今天仍然存在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官方要做出比以前更大的努力,新闻传媒则应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10、任何公共事件都是发生在一定时间阶段和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舆情也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
11、反转新闻”是新媒体时代出现在舆论空间中的新现象,是指公众态度的反转,某条新闻刚出来时,舆论会把矛头指向某一方,可新公布的细节会使新闻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态度立刻随着新剧情情绪化地摆向对立的另一个方向,被同情的受害者瞬间成为被唾弃者,被攻击的作恶者立刻成为被同情者,180度的情绪大挪移就在一瞬间。
12、MV《男艺妓回忆录》2008年,MV《你在哪里》2010年,短片《11度青春系列电影之老男孩》
13、舆情的载体是公共事件或现象
14、舆情的客体是社会管理者
15、急迫性—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现实功利性。
16、公共事件是和私人事件相对应的,与事件的性质、波及范围、影响范围、受关注范围等因素有关。公共事件并不一定人尽皆知,却肯定被部分民众所知,并造成一定影响。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给发生在任何微小角落的“芝麻小事”安装上“放大镜”,为任何一件事情演变为公共事件提供了便利。但是,公共事件还有一项更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发生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事件,即和社会管理者有关的事件。
17、舆情的承体是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空间范围
18、公开性—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
19、公共性—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即利益上对公众而言的切近性、涉及公共利益。
20、所谓社会民众,指的是人民群众,既可以是个人、群体,也可以是其他组织。
21、所谓舆情的载体,就是刺激舆情产生的“中介”,也就是导致社会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情绪、意见和观点的“刺激源”,即公共事件或现象。
22、舆情的主体是社会民众
23、从舆论客体方面进行考察。舆论的客体以前是现在也依然是“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舆论关注社会问题,是为其天性。在这方面,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会有变化,舆论的客体本质上是前后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