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五言古诗《悯农二》,粟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公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
2、mǐnnóng悯农tánglǐshēn唐李绅chūnzhǒngyīlìsù,qiūshōuwànkēzǐ。
3、小米(外文名:Millet),别称粟米[1],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6、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粟:小米,中国古称稷或粟。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直径2毫米左右,故名。原产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度小米,也有粘性小米。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回地区生长,在中国北方俗称谷子。
8、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原诗:《锄禾》(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赏析: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最后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诗人简介: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
9、意在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
10、"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泛指谷类。"春种一粒粟":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悯农二首》,全诗原文:悯农二首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犹:仍然。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sìhǎiwúxiántián,nóngfūyóuèsǐ。
13、在这句诗里,粟泛指谷类比如谷子,高粱等。因为这句诗文的解释是春天播下一颗种子。
1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此诗以通俗质朴的语言,剥离出春种秋收的朴素与“农夫犹饿死”、“粒粒皆辛苦”的社会现实,意为无奈与升华。
16、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粟是什么意思,以前在中国北方,粟俗称“谷子”,去壳加工后称之为“小米”,而在中国南方,粟则统称为“小米”。,“粟”在现在指的是小米,也称作粱、狗尾草、黄粟、粟米。粟是谷子去皮后的结果,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
17、《悯农》
18、《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其一原文如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白话文释义: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而组诗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扩展资料文学赏析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这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悯农二首
19、chūnzhòngyīlìsù,qiūshōuwànkēzǐ。
20、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1、李绅〔唐代〕
22、春种一粒粟中的粟,粟原指脱了壳的谷子,谷子就是现在的谷米,小米。在悯农这首诗歌,春种一粒粟中,粟指种子,泛指粮食的种子。意思是辛劳的农民春天在地里种下种子,除草,浇灌,辛劳的耕作,漫长的等待中迎来丰收。秋收万颗子,指收获满满的粮食。道出农民伯伯的不易,辛劳。
2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4、全文翻译:
25、一、古诗悯农的诗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二、悯农其二全诗及其诗意:1.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诗意: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
26、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mǐnnóng悯农tánglǐshēn唐李绅chúhérìdāngwǔ,hàndīhéxiàtǔ。
27、此诗为游子思乡之情佳作。
28、粟还有其他意思表达,可以代指细小细微的东西,如沧海一粟。
2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shuízhīpánzhōngcān,lìlìjiēxīnkǔ。
30、shuízhīpánzhōngcān,lìlìjiēxīnkǔ?
31、《悯农二首·其二》李绅〔唐代〕
32、春种一粒粟中的一粒粟指的是什么呢?“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古诗作品《悯农》,这里粟读音是(sù),就是我们在北方种植的谷子啊,谷子脱皮以后被称为小米。小米哪里的品质好,当然是北方的山西或者是内蒙了。在内蒙的敖汉旗小米的品质是特别的不错。
33、悯农二首·其一
34、全诗如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5、粟在古汉语里是作为农作物粮食或者谷物的泛称。
36、sìhǎiwúxiántián,nóngfūyóuèsǐ。
37、悯农其二全文:
38、小米在中国北方通称谷子,去壳后叫小米,它性喜温暖,适应性强,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它的须根粗大,秆粗壮,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它不仅供食用,还可酿酒,中国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酿造的。
39、chúhérìdāngwǔ,hàndīhéxiàtǔ。
40、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仍在劳作,汗水滴到土地上,有谁想得到,我们盘中的粮食,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
41、《悯农二首》
4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4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4、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光盘行动。
45、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46、锄禾日当午的作者是:李绅(772-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唐中书令李敬玄曾孙。唐朝宰相、诗人。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
4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48、答:是小米。粟(小米)是五粮之一。成熟的小米直径约1一2毫米,呈黄色、金黄色,在我国的北方广为栽种。小米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北方的妇女以前喝小米粥都可以把孩子奶大。小米还有健脾和胃的功能,对脾胃虚弱的人很有帮助。在众多小米产地中,以山西沁县的小米最好、最为有名。
49、这是两首古诗的诗句,第一句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0、第二句是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52、粟在其他地方大多指的是小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子实,北方称之为谷子,南方称之为小米。
53、“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指的是谷子,即小米,“春种一粒粟”出自《悯农二首》,是唐代的李绅写的。
54、不浪费,人人都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