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1、相:相互。
2、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
3、从前有个楚国的商人在市场上出卖自制的长矛和盾牌。他先把盾牌举起来,一面拍着一面吹嘘说:“我卖的盾牌,最牢最牢,再坚固不过了。不管对方使的长矛怎样锋利,也别想刺透我的盾牌!”停了一会儿,他又举起长矛向围观的人们夸耀:“我做的长矛,最快最快,再锋利不过了。不管对方抵挡的盾牌怎样坚固,我的长矛一刺就透!”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问道:“如果用你做的长矛来刺你做的盾牌,是刺得透还是刺不透呢?”。楚国商人涨红着脸,半天回答不上来。
4、《自相矛盾》文言文
5、一、天衣无缝[tiānyīwúfèng]
6、作者:魏收
7、朝代:南北朝
8、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9、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0、【拼音】zìxiāngmáodùn
11、作者:袁枚
12、扩展资料
13、自:自己、自我;相、相互;矛:长矛,一种进攻的武器;盾:盾牌,一种防伪用的器具具。
14、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5、《自相矛盾》原文及翻译
16、出处:《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谓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17、矛:矛枪。
18、翻译:把前辈的法则;结合后产生的花样;自然相互抵触。
19、自:自己丶自我。
20、盾:盾牌。自我思想有冲突
21、自相矛盾的近义词:格格不入
22、相:相互;
23、有个人又卖矛,又卖盾。卖矛的时候说他的矛无比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透;卖盾的时候又说他的盾无比坚固,什么东西都穿不透。有人就问他,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呢?他无言以对。后用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4、自相矛盾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说有一个人,拿起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无比,攻无不克,没有什么东西能抵挡的住;然后又拿起盾,大喊:我的盾异常坚硬,能抵挡任何锋利的武器……有人怀疑: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有如何呢?
25、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如下: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
26、朝代:春秋
27、翻译:勇敢和武力,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8、自相矛盾反义词:天衣无缝、并行不悖
29、白话译文:有抵触,不相投合。格格:相互抵触。
30、【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31、出处:《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32、二、并行不悖[bìngxíngbùbèi]
33、因此该成语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一致、互相抵触。
34、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
35、朝代:五代·前蜀
36、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别人或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出自《韩非子·难一》。
37、【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38、出处:《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39、出处:《寄房师邓逊斋书》:“以前辈之典型;合后起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40、朝代:清
41、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2、作者: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
43、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
44、白话译文: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45、自相矛盾每个字的意思如下:
46、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
47、作者:牛峤
48、翻译:慢慢看他的衣服都没有缺漏可寻;翰问的;对他说:天衣本不是针线为啊。
49、白话译文:指事物(多系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
50、自:自己、自身;
51、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52、【成语】自相矛盾
53、翻译:万物一起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同时进行,不相冲突。